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比热容实验例题及知识点总结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酒精灯)、玻璃杯、温度计;铁架台、天平、停表。

天平:称量等质量的液体
停表:记录加热时间
实验方法:
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控制变量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1)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多少。

2)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相同初温,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2.(转换法)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实验中,用相同加热器加热的时间来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

(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

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

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图甲中使用了相同的试管和温度计,在图乙中
使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
(1)图甲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
制____ __相同.
(2)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
更容易控制__ __相同.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一),
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 _有关.
表一
物质次数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
水1 0.1 10 2
2 0.2 10 4
食用油3 0.1 10 1
4 0.2 10 2
表二
加热时间/min 0 1 2
水的温度/℃20 26 32
液体的温度/℃20 34 48
(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__ 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
(5)对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小明同学回到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如表二所示.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他所用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 __J/(kg•℃).
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1)吸收热量的多少(2)大于(3)沙子(4)水的导热性能好或沙子导热性能不好;沙子温度计玻璃泡插入比较浅;受热不均匀,没有用搅拌棒搅动
4、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

在两个
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
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的温度,发现植物油
的沸点比水的高。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
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
高的多。

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选填“相同”或“不同”)。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5、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和器材。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
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另一组同学将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丙所示,用两根串联起来的阻值相等的电热丝代替火焰强度相同的酒精灯作热源,它的优点在于这两个串联的电阻丝在任何时间产生的热量一定.
6、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
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时,除图所示中的器材外,还必须添加的测
量工具是,作用是.
(2)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一些,这说明煤油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
正确?.请说明理由.
(3)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而煤油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该小组同学就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结论,该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7、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不同。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______温度升高的多。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一这方法的是()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C.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8、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电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你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

9、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 __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 __.
(2)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 __.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 __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 _来判断.
(4)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 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 _.
(5)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__ _.(答出一个即可)
(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均匀受热;(3)相同;加热时间;合理的;(4)升高的温度;秒表;(5)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6)大于;(7)C.
1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_________;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_________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_________.如果甲瓶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液体的吸热能力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