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技术作业答案
第三章
P88-3
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对信号检测有何影响,使用时如何减 少暗电流?
暗电流为无光照时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电流,对测量缓变弱 信号不利。减少暗电流的方法: (1)对光电倍增管致冷,以减少阴极和倍增极的热电子 发射; (2)对暗电流进行补偿 (3)对光信号调制,并对光电倍增管输出信号滤波
第三章
P33-5:
空腔处于某温度时λm=650nm,如果腔壁的温度增加, 以致总辐射本领加倍时, λm变为多少?
第二章
P62-1
对光子探测器和热探测器特性上的差别列表作一比较。
原 理
光子探测器 热探测器 晶体中的电子吸收光 材料吸收辐射温度 子能量跃迁到高能态, 升高,从而特性发 从而特性发生变化。 生变化。
第三章
P88-1
为什么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材料的量子效率高,而且光 谱范围可扩展到近红外区?
一般半导体光电子发射材料的长波限为hc/(Eg+EA),而负电 子亲和势材料的长波限为hc/Eg。对于许多常用光电子材 料,如Si的禁带宽度1.1ev,对应的长波限为1.1μm, GaAs的禁带宽度1.4ev,对应的长波限为0.89μm。因此长 波限扩展到了红外。 吸收光子跃迁到导带的电子,在向表面迁移的过程中 ,因与晶格碰撞而能量降低变为热化电子(能量接近导带 低)。对于负电子亲和势材料,热化电子也能逸出,因此 逸出深度深,量子效率高。
光谱响应 有长波限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短 响应度 响应度高
全波长均匀响应 响应时间长 响应度低
第二章
P62-2
试以光电导探测器为例,说明为什么光子探测器的工作 波长越长,工作温度越低。
工作波长长,长波限长,禁带宽度或杂质电离能小,容 易产生热激发,需降低温度,以减少热激发概率,降低 暗电流和噪声。
也可根据亮度守恒 太阳可看作 圆形面光源 亮度:Le太 面积:S太
r
R
β=32' E地=13.5 KW/m2 A地=1 m2
补充: 有一温度T=1000K,出口直径Φ=6mm的黑体辐射源, 求①距出口L=0.2m处的辐照度,②若在距出口L=0.2m处 放置面积100mm2的光电探测器,该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辐 射功率。
第二章 P62-3
说明光电导器件、P-N结光电器件和光电子发射器件 的禁带宽度和截止波长的关系。
本征光电导:
杂质光电导: P-N结光电器件: 光电子发射器件:
Eg:禁带宽度
Ei:杂质电离能
EA:电子亲和势
第二章 P62-6
探测器的D*=1011 cm·Hz1/2·W-1,探测器的光敏面的 直径为0.5cm,用Δf=5×103Hz的光电仪器,它能探测的 最小辐射功率为多少?
作业 p33-3
如果忽略大气吸收,地球表面受太阳垂直照射时,每平 方米面积接受的辐通量为13.5KW。假设太阳辐射遵循兰伯特 定律,试计算它在每平米面积上发射的辐通量。(从地球看 太阳的张角为32') 太阳可看作 圆形面光源 亮度:Le太 面积:S太
r
R
β=32' E地=13.5 KW/m2 A地=1 m2 Ω地=A地/R2
第八章
P247-1
1.对光辐射调制有哪些优点,对光电信号调制有哪些途径。
对光辐射调制,一方面利于克服背景干扰,另一方面使光辐射 携带信息。同时,对光辐射调制还能克服电子电路所固有的直 流漂移和1/f噪声等缺点。
内调制:在光源内进行调制,光源发出调制光波。如直接对发 光二极管电源进行调制,即可使其产生调制光。 外调制:在光源外进行调制,如调制盘可实现光强调制,声光 调制可实现光频率、相位调制,电光调制可实现光强或相位调 制。
r=3mm
L S = π r2 Me = σT4=5.67W/cm2 Le = Me /π=1.80W/cm2
• 氦氖激光器发射出波长632nm的激光束3mW,此光束的光通 量为多少?若激光束的发散半角1mrad,放电毛细管的直径为 1mm,并且人眼只能观看1cd/cm的亮度,问所戴保护眼镜的透 射比应为多少? 答:对于波长632nm的光,人眼的光谱光视效率为0.265 所以其光谱光视效能为 K=Km * V=638 * 0.265 lm/W=181 lm/W =K * P =181*0.003=0.543 lm 故此光束的光通量为 v -3 rad -3)2 * sr 激光束的发散半角10 时,光线方向上的球面度为d=(10 = r2= (0.005)2 m2 放电毛细管的截面积为,dSn =v / (d dSn )=2.2*1011 cdm2 故激光亮度为:Lv 11 cd 2=4.54*10-8 /L =1cd/cm/2.2*10 m 故保护眼镜透射比为 =Lmax v
I V 光照1 光照2
E0
RL -
RL 反偏
+ 零偏
P151-3
第五章
3.光伏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受哪些因素影响?常用光伏器件响应 时间为多少量级?提高响应频率有哪些常用方法。
光伏探测器的响应时间τ=τn+τd+τc, τn为扩散时间,τd 为漂移时间, τc=RLC,为电路的RC时间常数。一般响应时间达 ns级。提高响应频率的方法有:选用高速器件如PIN型、提高 反偏电压(以减小结电容)、采用较小负载电阻等。
第四章
P118-5
5.已知CdS光电导探测器的最大功耗为40mW,光电导灵敏度 Sg=0.5×10-6s/lx,暗电导g0=0,若给CdS光电导探测器加 偏置电压20V,此时入射到CdS光电导探测器上的极限照 度为多少?
V2 P V 2g R V 2 ( g 0 Sg E ) V 2 Sg E P 40 103 E 2 2 lx 200lx 6 V S g 20 0.5 10
第四章
P118-4
4.光电导探测器的内增益与哪些量有关?为什么说内增益系数是一个随
机变量? (1)光电导探测器的内增益G =τ0/ τd, τ0为载流子平均寿命, τd 为载流子渡越时间。 τ0=l/v,l为半导体长度,v为平均漂移速率。 (2)由于载流子平均寿命、渡越时间均为统计平均值,因此内增益也 是一个统计平均值。 主要掌握(1)
0.6 暗电流I D A 0.4 A 1.5 2.4-0.6 光电流I P= A 1.2 A 1.5 I 1.2 灵敏度SI P A / lx 0.012 A / lx E 100
- +
第六章
P170-2
2.通过测量热释电探测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能否确定热时间常数 τH和电时间常数τE ,如何确定。 能,热释电探测器的响应率为
P151-1
第五章
1.给出光伏探测器的光伏和光导模式,并比较其特点。
光伏模式无需偏压,工作于伏安特性的第四象限,输出电压与 光强非线性。光伏器件多工作于光导模式,包括反偏和零偏两 者偏置模式。反偏时工作于第3象限,有暗电流,零偏时工作 于I轴,无暗电流。光导模式时光电流与光强为线性关系。 I RL V 光伏模式-自偏 光照1 光照2 E0
第三章
P88-12
(1) 画出具有11级倍增极,副高压1200V供电,均匀分压的光电 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图,分别写出各部分名称,标出Ik,IP,ID的 方向。 (2)若该倍增管的阴极灵敏度SK为20μA/lm,阴极入射光的照 度为0.1lx,阴极有效面积为2cm2,各倍增极二次发射系数均相 等(δ=4),光电子的收集率为0.98,各倍增极的电子收集率 为0.95,计算放大倍数和阳极电流。 (3)设计前置放电路,使输出的信号电压为200mV。计算放大 器的有关参数,并画出原理图。
响应时间短、暗电 增益高、响应时间短、有非线性、 特点 流小、灵敏度高、 增益受偏压及温度影响大 线性度好。 应用 弱光探测、光子计数、光通信等 应用广泛
第五章
补充: 图为一光伏探测器和一理想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光电探测电路 ,无光照时输出4V。求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和光电流灵敏度。 RL=1.5M
(1)
光阴极 D1 D2 D3 IK
···
阳极 D11
IA ID RL
-1200V
GND
(2)
G=(0.95×δ)11×0.98=2.34×106 IK=SK×E×A=20×0.1×2×10-4μA=4×10-4μA IA=SK×G=936μA
(3) RL=Vo/IA=214Ω
光阴极
D1 D2 D3 IK
P151-5
第五章
5.Si-APD与Si-PIN光电探测器特点(原理、特性、应用)。
Si-APD 光生载流子在较强内电场作用下, 获得较高能量,与晶格碰撞时产 生电离,激发新的电子-空穴, 原理 新的电子-空穴在电场作用下获 得能量,又产生新的激发,光电 流得到倍增。 Si-PIN 其工作原理与PN结 光电二极管相似, 由于中间增加了本 征层,耗尽层宽度 大大增加。
P88-7
分析电阻分压器的电压再分配效应和负载电阻的反馈效应, 怎样才能减少这些效应的影响? (1)分压电阻的电压再分配:当信号电流较大时,接近阳极的 倍增极从分压电阻链中取走的电流较大,影响了分压电阻两端 的电压:后几级电压减小,前几级电压增大,从而影响倍增系 数,产生非线性。 解决方法:减小分压电阻以提高分压电阻链电流;或用稳压管 替代后几级分压电阻;脉冲工作模式时,可在后几级分压电阻 上并联电容。 (2)负载电阻的反馈效应:信号电流较大时,负载电阻上的压 降较大,导致阳极和最后倍增极间电压减小,影响阳极对电子 的收集率,从而产生非线性。解决方法:减小负载电阻,或用 运放代替负载电阻。
RV ( )
AD RL
1 2 H 2 1 2 E 2
其随ω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两个拐点(峰值的0.707)分别对 应1/τH和1/τE,一般τH>τE。为确定哪个是1/τH,哪个是 1/τE,可改变RL重测, τE对应的拐点位置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