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醉翁亭记复习用ppt课件

醉翁亭记复习用ppt课件


名字
颓然乎其间也 然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
……的样子 ……的样子
这样
5
太守归而宾客从 归 云归而岩穴暝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回家 聚拢
归依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到
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至于负者歌于途

6
二 、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开花
秀丽 开花 特别优异的人
饮少辄醉

辄 浅尝辄止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豁然开朗
广开言路
散开 开怀 打开
8
野芳发而幽香 芳
流芳百世
香花 芳香
杂然而前陈者 陈
新陈代谢
陈列 陈旧
云归而岩穴暝

众望所归 完璧归赵
同归于尽
聚拢 归向 归还 归宿
9
四、内容梳理
醉翁亭记
引入 亭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山—酿泉—醉翁亭(整体—局部)
16
【风霜高洁】 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秋高气爽。
【水落石出】 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
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
全显露。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
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
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往来不绝】来来往往而不停绝,
络绎不绝。
17
括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
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
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
客的欢乐而醉)
7.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12
六、艺术特点
一、本文采取叙事说明的笔调,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全文用了21个“也”字,每一个“也”不仅帮助煞
名字由来: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故自号曰“醉翁”也。
写景 山间朝暮: (山水山间四时: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
之乐)滁人游:负者歌于途……往来而不绝者(动作表欢快)
游与宴 太守宴:临溪而渔……杂然而前陈者
(宴酣 之乐)
众宾欢:
射者中……起坐而喧哗者
(食物现富足)乐
像“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石出”等句子,多为后人
沿用。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句
子,就是在欧阳修的基础上翻新而成为名句的。欧阳修论
文,主张“言简而意深”,本文可以说完美地体现句,加强了韵律美。 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
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作 者控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 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与《岳阳楼记》 不同的是,本文运用骈句,出了句中自对,两两 相对外,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21个 “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 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 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 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 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 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秀丽
秀 佳木秀而繁阴
开花,这里指滋长。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山水之乐
快乐,乐趣 乐趣
心乐之
以……为乐
4
太守自谓也
称、命名
太守谓谁

此之谓失其本心 是
谓 秦王谓安陵君曰 对……说(告诉)
不可谓忠
称做,叫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认为
名之者谁 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命名 说出
并自为其名
(活动现热闹)
太守醉: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神态展醉颜)
归与乐 太守归,宾客从—游人去,禽鸟乐
(乐人
之乐) 三种乐: 禽鸟 之乐— 游人 之乐— 太守 之乐 10
五、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 写景 为主,兼以 抒情 ,贯穿全文 的主线是 乐 。文章是如何围绕这条主线层层 展开描述的? 写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 乐、太守之乐最后与民同乐 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尾,还成了文章转折的标志。这样文随意转,层层道出,
织成一篇锦绣文章。再如,除第一段,每段一开头都有领
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
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二、本文不过四百多字,却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景物和情境。
如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及四时景物变化,都言简意深,
片语传神。语句凝练,语意精警含蓄,是本文一大特色。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菲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11
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 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
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
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
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
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
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
《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
文。
3
一、一词多义:
临溪而渔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靠近
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近
执策而临之
对着,面对
临表涕零
对着,面对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4
七、主旨理解
本文通过描写醉翁亭及其附 近优美的环境及变幻多姿的自 然风光,以及太守与民同乐的 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 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来排遣由 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心情。
15
八、文中成语: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 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 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 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用以比喻本意不 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做状语,像鸟的翅膀。
3.山行六、七里 名词做状语,沿山上
4.杂然而陈前者方位名词做状语,在前面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意动用法,
6.临溪而渔
以……为乐 名词作动词,捕鱼
7. 酿泉为酒:名词作状语,用酿泉。 7
三、古今勾联:
佳木秀而繁阴 秀色可餐 秀 秀而不实 后起之秀




1
欧阳修(1007-1073),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 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 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 学家、史学家。
2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写 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 作 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 背 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 景
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