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明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有关规定

昆明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有关规定

昆明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为规范非居民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指标管理工作,根据《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昆明市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目的和意义
计划用水管理就是根据城市水资源和供水状况、合理用水需求以及结合各行业用水定额,对各非居民计划用水单位编制下达年度月计划用水指标并按月进行考核,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以经济手段促使各计划用水单位科学、合理用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通过对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科学的计划用水管理,达到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水平和用水效率,使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用水量能有效的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的水资源量的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计划用水管理范围
我市主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使用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计划与定额相结合的计划用水管理,具体管理范围根据国家节约用水的有关要求和非居民用水单位的月用水量确定。

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的非居民用水单位应与市节约用水管理机构签定《昆明市计划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责任书》。

三、计划用水指标的编制
(一)编制计划用水指标的原则
1、计划用水指标的编制要从我市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科学合理用水,节约用水为原则。

计划用水指标计划的编
制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社会稳定。

编制的计划用水指标除水资源紧缺时期外应当满足非居民用水单位合理用水的需要。

2、计划用水指标的编制应有利于推动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的开展。

3、计划用水指标的编制办法,要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编制计划用水指标的依据
1、上一年度滇池流域水资源状况和编制计划年度内供水形势预测。

2、工业生产企业产品用水定额和非工业用水单位用水定额。

3、计划用水户节水技术措施和节约用水管理现况。

4、计划用水户近三年来同期实际用水情况。

(三)年度计划用水指标的具体编制办法
1、每个计划年度内的计划用水指标分上半年(1-6月)及下半年(7-12月)二次编制和下达。

上半年度用水计划的发放时间为上一年的12月份,下半年度用水计划的发放时间为当年的6月份。

各非居民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指标将下达到该单位由市自来水公司抄表收费的每只总水表。

2、每次进行年度计划用水指标编制前,要根据本规范制定具体的“计划用水指标编制办法”上报主管局,经批准后再行具体编制下达各非居民用水单位计划用水指标。

3、计划用水指标根据非居民用水单位每只总水表的历史用水情况和规律进行编制,具体如下:
⑴编制的数学方法为“时间序列法”;
⑵根据非居民用水单位每只总水表近三年来同期各月用水量,并按一定的权重加权平均得出编制年度内该总水表相应月计划用水指标基
本值;
⑶近三年来各年水量所占权重,由历史供水变化及水资源状况在每次编制时确定;
⑷在加权平均得出计划用水指标的基本值后,还要根据当年水资源状况及供水形势预测确定浮动比率(修正系数),并最终计算出编制年度内非居民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指标。

4、对于产品相对单一,生产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的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可按单位产品用水定额进行考核。

但对连续3个月不报送用水报表或上报数据不真实,取消产品单耗考核,按第⑶项规定来编制核算下达计划用水指标。

5、为鼓励用水户积极采取节水措施,促进节水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具备以下条件的用水户分别给予指标上浮奖励。

⑴经市节水管理机构确认,建有“再生水利用设施”并回用再生水的单位;
⑵上一年度表彰的昆明市“节水先进单位”;
⑶近三年来进行过水量平衡测试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单位;
⑷被评定为“节水型企业(单位)”在评定有效期内或评定期满经复验合格的单位;
⑸已建成并使用节水设施的单位或进行工艺改造明显提高了重复利用率及循环用水率的工业企业。

上述⑵—⑸项指标上浮不得重复享受,其中⑸项条件须经市节水办验收认可。

具体上浮比例,在年度计划用水指标编制意见中确定。

⑴项指标的上浮奖励原则为上一年度对应月份期间内的再生水月平均回用量的50%,计入年度本次编制期间段内各月计划用水指标。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和规定
1、用水户往年用水量,由于估表或其它原因而不能反映实际用量的,在核算过程中参照往年同期或当年近期正常用水量修正。

2、在上年度内办理过基建施工临时计划用水指标,工程竣工验收后正式用水的或办理过新增项目增加计划用水指标的单位,若按“编制办法”编制的年度内月计划用水指标与实际用水有出入的,则将在原已办理的新增项目用水指标范围内进行修正和调整。

3、对于学校(含大专院校、中小学)因寒暑假原因,部分企业(单位)因生产和经营受市场影响导致用水无规律性等原因,在年度(上半年或下半年)总计划量不变的前提下,由用水户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实后可对月计划用水指标进行调整修正。

4、居民生活用水(以用水户实际执行的供水价格为确定标准),实行阶梯式水价,不执行计划用水管理。

(五)计划用水指标的下达
在计划用水指标编制、审定完成后,将通过媒体发布通告和“节水信使”短信通知等手段,通知各计划用水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到市节水管理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逾期不来办理的,视为认可市节水管理机构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

(六)计划用水指标的核减
非居民用水单位已下达执行的计划用水指标,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进行核减:
1、水资源紧缺时,在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采取核减非居民用水单位计划用水指标的限制用水措施。

2、对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条件,但未按相应规模组织建设,或者可以使用其它再生水利用设施,但未组织安装再生水用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和使用再生水的产权单位或物业单位,在按照《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处于罚款的同时,并处核减计划用水指标,核减的指标量为该单位的可回用再生水需水量。

3、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未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核减其计划用水指标,核减的幅度根据国家或行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标准,以及该企业实际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来确定。

4、对于逾期不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的非居民用水单位,除加收滞纳金外,按照当月的超用水量核减次月的计划用水指标。

因上述原因,市节水管理机构在调查核实后,对核所减计划用水指标的原因及核减量应书面通知计划用水户。

四、计划用水指标执行情况的考核及用水节水统计管理
(一)计划用水指标下达后,市节水管理机构将按月对各计划用水管理的非居民用水单位进行计划用水情况考核。

具体程序如下:
1、按自来水公司提供的用水户每月实际用水数据,根据已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进行考核并形成书面考核情况材料。

2、书面考核情况材料提交市节水管理机构办公会议讨论审定。

3、将考核结果录入信息管理系统生成当月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清单,按清单进行累进加价水费征收。

(二)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非居民用水单位要做好用水节水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用水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用水情况月报表于每月10日前报送;用水情况年报表于每年12月底报送。

用水单位不按规定报送用水统计报表的,将按《条例》和有关规定处罚并限期改正。

市节水管理机构对用户报表及每月计划用水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形成相关统计数据备查。

五、计划用水指标调整的申报和审批程序
年度计划用水指标核定下达后,原则上将不作调整,但非居民用水单位在计划下达后实际用水情况与所下达计划有较大差距的,可以按以下程序提出计划用水指标调整书面申请。

(一)实际用水量或用水项目发生变化需申请调整计划用水指标的申报及审批。

非居民用水单位到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市政公用局窗口,填报《昆明市非居民用水单位计划用水指标申请表》。

收到申请表后,市节水办按照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限进行现场调查核实。

在管理制度完善、配套建设了节水设施、使用了节水型用水器具等情况下,对于以下两种情况,市节水管理机构将根据相关用水定额或实际用水量进行计划指标的核算,新增的计划用水指标并入该单位用水指标内一并考核。

1、未进行定额考核的工业企业因生产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实际用水量变化的;
2、非工业企业(单位)因用水人员、工作环境、经营项目等变化增加用水量的。

(整个办理过程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临时计划用水指标的申报及审批
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因施工增加用水量的或非居民计划用水单位短期内(三个月内)因临时活动及其它原因需临时增加用水量的,应到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市节水办窗口填报《昆明市非居民用水单
位临时用水计划申请表》。

市节水办按照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限进行审核,对经审查同意的节水设施设计方案建设项目,按基建用水定额进行指标核算审批后,由建设单位根据施工工期和工程量填写《施工用水临时指标分解表》进行指标分解,分解后的基建临时计划用水指标并入相应各月计划用水指标内一并考核;对其它增加临时用水的,经核算审批后,新增加的临时计划用水指标并入该单位相应月的计划内一并考核。

整个办理过程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