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程教案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
同时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学校新生入学家长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学习机会,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
围绕以下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学生现状的分析。
三、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重要性四、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几个误区。
五、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相配合的具体方法。
下面就以上五个问题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了我们全体师生学习、教育的目标,即塑造“虚、勤、思、博、约前海人”。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和榜样者,又要以“虚、勤、思、博、约”作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虚心之人,勤勉之人,思想之人,博学之人,约理之人”,学校教育工作以“虚、勤、思、博、约”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一些列教育活动,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社会公民。
二、学生现状分析。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三年级新生,学校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们带着新奇走进课堂,但是三的知识量比一二年级要大,知识难,科目多,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压力。
表现出以下问题:1、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无法团结协作。
2、吃苦精神缺乏,自立能力较差。
3、学习自觉性不够,上进心不强。
4、劳动意识差,责任意识薄弱。
5、情绪不稳定,叛逆心较强。
三年级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学校和家长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
三、下面我就谈谈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少年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但是不少家长朋友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
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从教育的角度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数事实证明孩子不论向哪个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家庭环境则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学校的教育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
如果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积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
2、家校联系有利于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
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问题,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还要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既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不要“包办代替”或“放任不管”。
3、家校联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老师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迟;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
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
家长可以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以及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家校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俗话说环境塑造人”。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教育环境的建设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中的误区1、教育责任的转移第一个误区也就是孩子一旦上了学,家长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
有些家长认为,做家长的只要保证孩子吃好、穿好、供他完成学业,就尽到父母的责任了。
在家长会上经常有家长跟我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您打也行骂也行,只要能教成人,什么方式您说了算!”认为只要管住孩子,教育就成功了。
在严厉管教下的孩子一般自控力差,当着家长的面老老实实,一离开父母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第二个误区也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
也就是不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家长们虽然重视子女的教育,却不甚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往得不偿失。
孩子成绩不理想,父母便不惜重金为其请家教,甚至专人辅导。
家教确实会使某些孩子成绩提高很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家长们万万没想到的。
学生因晚上家教时间占用过多,老师布置的任务只有拖到很晚才能完成,因而睡眠不足,上课打瞌睡,没有听懂,再请家教补,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适当补缺补差是可行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用认真听讲了,反正有家教辅导。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些误区,相信你也曾经踏入过。
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大家最关心的,家长该如何配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家长们可能要说了,如果要配合学校的话,最重要的应该是跟老师沟通吧?1、要先了解学校、班级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架好沟通的桥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做到正确配合老师的工作,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
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
家长应把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及在家的表现告诉带班老师,有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同时也加强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交流。
在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交流的方式、时间等,当有孩子在场时,家长的言谈举止等等都需要格外注意,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不是在跟老师告状,所有说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
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
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孩子教育的心得。
3、配合学校,注意维护老师的威信老师是学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
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是最完美的,他们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时期。
这时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如果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学生不听老师的话,还能再听谁的话,还能崇拜谁呢?正确的做法是: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特别是老师的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老师,要让孩子看到老师的优点,把老师的优点放大再放大,缺点缩小再缩小。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老师的缺点还要指出来,要讲究方法,这就是最好的配合,不给老师树立威信,再好的配合也无从谈起。
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要先想想自己哪一点做的不到位,不要把责任都一股脑的推向老师,应该与老师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应该与老师做个换位思考,应该想到班上还有其他的孩子,要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更何况,老师面对您的孩子只有几年,而您的孩子一旦教育失败,您也将面对孩子一生。
4、关心孩子的学习。
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家长什么都不关心,只关心孩子的成绩。
虽然这只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不过也确实很有道理。
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不能让孩子还停留在填鸭式的学习中,而是指导孩子科学的学习。
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进行督促检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时间的时候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如发现孩子欠有作业,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完成,孩子学习中有不懂的问题,家长不会回答的,应该及时督促孩子问老师。
5、家长们还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渡过。
如果想要孩子学习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须的。
如,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房间,有名人名言、名人像、小书橱等,引导孩子阅读积极健康、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这种氛围一定能够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
6、关心和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参加活动会影响学习,因而会采取制止的措施。
其实,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会锻炼到许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
家长们应该尽量支持。
7、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强的孩子,家长可以“遥控”督促;好动,自觉性差的孩子,对学生学习上的督促,要落在实处,不能只过问一下,认为完成得不好,老师会有办法。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不但搞不上去,反而养成好多坏习惯,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又会带到学校。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在孩子的学习、劳动中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从小养成善始善终、坚持到底的优良品格。
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
整天忙于经营,忙于工作,忙于社交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和学校密切联系,积极配合。
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一些时间。
特别是平时与孩子接触少的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情况,又不知道孩子在变化的事实,因为这世界上没有比与孩子成才更重要的事情了。
家长朋友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表率。
在学校里,老师都是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
老师给孩子讲了一些思想培养方面的大道理和故事,可是当孩子回到家,看到和听到的与老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他们会觉得大人都是虚伪的,这边这样说,那边却那样做。
如果他连大人都不信任了,又怎么能听话呢?对于这一点,家长们可以经常跟孩子沟通,问问最近在学校里又有什么收获啊,然后好好想想,该怎样在行为上跟学校教育相配合,让孩觉得家长和老师在行为上是一致的。
7、要配合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学生的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
我们学校安全教育是高度重视、高度落实的。
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家长有责任必须积极配合。
孩子有什么身体特殊情况,要及时告诉老师。
对孩子加强交通、行走、饮食、用火用电、防坏人,校内的、校外的等各方面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