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暗示语言模式一.概论米尔顿*埃里克森拥有极为知微深入的观察和洞识能力,有极为积极的人生观和无比的爱心。
对潜意识来说,文字本身并不是好的沟通工具,潜意识更在乎非文字语言,这更显出米尔顿*埃里克森发展出的这套语言模式的可贵。
如果(if),当(when):“如果”提供了可有可无的选择,而“当”则已经假设了某些条件一定会实现。
“不能”——无选择“不会”——暗示已掌握能力第十五章跟随效果走,而不是跟随形式走“NLP简明心理疗法”强调灵活。
辅导者的工作目的是使受导者摆脱困扰。
“为什么不可以”的态度什么时候需要改变而自己没有察觉了第十六章效果没有出现怎么办不同情况的处理技巧第十七章处理受导者情绪的技巧第十八章添增力量的技巧一个适当的良好信念,是一份正面的力量。
一个新的,符合受导者潜意识的“身份”角色(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也是正面的力量。
一.“借力法”是最直接的添增力量的技巧,模仿一些具有所需力量的人。
1.洒金粉式,能力不会因借出分享而减少。
2.代入式3.三步借力法,我只借对我有用的东西,其余的与我无关。
二.“重拾优良状态”也是模仿:模仿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
三.“换框法”是凭逻辑思考取改变受导者的信念,力量来自找到突破的可能性,最适合习惯了用理性处理事情的人。
1.意义换框法·可以有其它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同一件事情里面总有不只一个意义包含其中。
找出最能给自己帮助的意义,便可以把事情的价值改变,使事情由绊脚石变为踏脚石,自己因而有所提升。
⑴使他无所挑剔⑵使我提升得更快⑶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⑷使我超越他的标准⑸使我变得更能干⑸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⑺使我更有能力去另找新工作⑻使我在同事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⑼使我能更早创业⑽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⑾我要证明我可以做到⑿使我能清静愉快地工作⒀证明在这种上司之下我仍能胜任⒁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⒂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出转工的机会⒃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意义换框法是NLP的换框法之中最常用而且是十分有效的改变思想技巧,它可以在两三句话中便能发挥效果,在辅导工作尤其受欢迎。
2.二者兼得法3.环境换框法当信念对我们达到人生目标有所妨碍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修正,移开(暂时),扩阔(兼容)甚至改变。
四.“避弹衣法”对于自卑感强,或者经常受到别人语言伤害的受导者十分有效,例如虐待,在工作环境里受人排斥等个案。
五.“反败为胜法”也是靠找到突破的可能性而添增力量,只不过它的过程较多运用感觉去取得效果。
反败为胜法假设我们可以把自己从负面情绪中抽出,因而能够启用自己的职能去解决问题。
六.“六步换框法”是凭借与潜意识沟通进而取得它的合作以做出新的改变。
属于高级技巧。
步骤:1.确定需改变的行为2.建立与潜意识中负责该行为的部分沟通3.把该行为的正面动机分离出来4.找出新行为的可能5.引导在未来转用新行为6.建立“整体平衡”——确保潜意识内所有部分都一致支持七.“天地人法”适用于所有人都抗拒的受导者,因为他难以借别人的力。
八.信念种入法第十九章化解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技巧“冲突信念融合法”(conflict resolution)1.接受自己法一个经常与自己过不去的受导者,必然有很多自己做得不够好的记忆。
有些时候,受导者甚至记不起有关的往事,而只是感到对自己不满意,不耐烦。
这些情况最适合使用这个技巧。
过去这么多年的迷惘,摸索,不安,现在都成为过去了。
我感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我的成长是因为有你,我会用这一份多年发展出来的能力保护你,照顾你。
2.自我整合法针对的是处理一个人内心的矛盾冲突,概念来自“冲突融合法”(conflicts resolution)及“接受自己法”。
例如,内心觉得应该去做某件事,但同时又不想去做;或者,内心总有一个责备,批评自己的声音。
第二十章处理过敏恐惧症状的技巧“改变经验元素法”是NLP的经典技巧“消除恐惧法”是NLP的镇山之宝。
“重塑印记法”是NLP的另一个镇山之宝。
一.快速眼球移动脱敏法二.改变经验元素三.消除恐惧法四.重塑印记法第二十一章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技巧“化解争吵法”针对两个人之间的冲突,焦点是找出两个人的说话背后的正面动机,然后引导他们改用更能表达那份正面动机的说话模式。
“一分为二法”是帮助受导者与一个他感到相处有困难的人相处得更好。
既然两人需要相处,那个人肯定对受导者有正面价值。
“宽恕法”,宽恕对方并不是为了对方,而是为了自己。
我们宽恕一个犯错误的人,正是为了让自己更开心,更快乐一些。
宽恕别人如同宽恕自己一样。
“化解情感痴缠法”是用在处理不应维持,但仍在继续的情感关系。
一.一分为二法这个技巧专门处理需要与自己不能接受的人相处的情况没有人是完美的。
二.感知位置平衡法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感知模式)。
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身体由内心支配,所以如果对另外一个人的感知模式改变了,面对那个人的时候,声调,身体语言,所选用的文字,说话和行为模式都会有改变,沟通效果和关系便会因此而有所不同。
三.宽恕法“勾子”的隐喻:一个人的价值,只可以在其他人和物身上实现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是联系得线,我们运用这些“线”去建立和肯定其他人的关系。
因此,说没一句话,做每一件事,都好像抛出这样的线。
线的末端有一个勾子,对方听到了我说的一句话,或者感受到我们对他作的一次行为,有了反应,便像是一条线的勾子已经把他勾着,每一个人都用这个人方式去影响另一个人。
四.化解情感痴缠法人与人之间的每段关系,最大的意义是互相使对方成长和提升。
当把应该学习的掌握了之后,便该分手了,并且向自己的未来人生继续前进。
个案实录我们宽恕一个犯错误的人,正是为了让自己更开心,更快乐一些。
宽恕别人如同宽恕自己一样。
有效比有理更重要不要把途径当作是目标如果儿女要在21岁的时候完全自主,那从1岁至21岁的20年中,每一年我们就要选择5% 的事物让儿女学习独立自主,以使儿女日后能拥有这份能力去生活,并适应周围环境的要求。
真正的问题,不是外面的人,事,物引起的,而是自己内心的原因。
这肯定了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
每个人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需要尊重别人控制他们自己人生的权利。
从“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慢慢转变为“我能够照顾自己”。
正确处理的关键来自如何在受导者的说话中找出隐藏的讯息。
angelinama发表于2006-02-0201:21:16 | 阅读全文| 评论1 | 编辑| 推荐so help me to get where i belong......i love u...forever....•NLP简明心理疗法IVTag:NLP心理一般性技巧第十一章快速引导受导者进入状态一.调控受导者的状态二.引导思想1.人生始于今天,过去只存在于脑中。
2.过去是否是沉重的包袱,由自己决定3.你只能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别人或世界4.你的世界在你的脑中,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5.你本人已具备所有能力,无需外求6.所有的改善,由信念开始7.每个人照顾自己的人生,不能假手于他人8.值得做的,都值得做好;值得做得好的,那值得做得开心9.每个人都想有更好的明天10.事情本无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11.事情从不给人压力,压力来自一个人对事情的反应;事情也从来不带给人情绪,情绪来自一个人的信念系统。
12.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除非你允许他这样做;也没有人能够控制你,除非你允许他这样做。
三.观察及配合技巧观察技巧从语言,声调和身体语言而得之辅导者至少有以下五个方式去做出肯定1.在受导者说过的话里找出可以接受的部分而加以肯定2.肯定受导者的情绪3.肯定受导者的动机4.从受导者的角度去做出肯定5.承认总有新的或未曾想过的可能性“复述”和“感性响应”四.快速引导受导者进入配合状态五.快速取得所需资料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六.焦点转移七.帮助受导者订立有效的目标完整的目标必须由受导者自己提出受导者的目标必须含有以下的元素,才是有效的目标:1.用正面词语组成2.能力范围内3.有清晰明确的量化指针4.有时间限期5.符合“三赢”和“整体平衡”6.没有信念上的障碍第十二章一般性技巧四.五步脱困法(用语言去摆脱困境)改变说话方式,也可以改变内心状态1.困境:我做不到A2.改写:到目前为止,我尚未能做到A3.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A4.假设:当我学懂……,我将会做到A5.未来:我要去学……,我将会做到A八.把有用的意义抽出保留1.不良情绪消失2.意义储存在心里,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好3.内心平静地回忆事情九.与潜意识沟通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好像一个小孩子:力量又多又大,好奇贪玩,对文字不大欢迎,需要呵护。
它负责一个人的所有喜怒哀乐,也负责人生里需要的勇气,自信,冲劲,冷静,创造力,幽默感等感觉。
越肯定它,越对它表示欣赏多谢,它越起劲,越与你配合。
与潜意识沟通时,跟随这些概念,效果会又快又好。
十.配合受导者的思考模式内感觉包括了味觉,嗅觉和触觉,也包括本题感觉(冷热),空间感觉(所处位置),情绪感受等。
眼球转动模式:视创Vc 左上右上Vr 视回听创Ac 左凝视向前平视右听回Ar感觉K 左下右下Ad 听自语V=Visual 视觉c=create 创造A=Auditory 听觉r=remember 回忆K=Kinesthetic 感觉d=digital (internal dialogue) 自言自语当一个人比较多用内视觉时,即是在思考时多景象冒出,为视觉型;若他用听觉多些,即是多用文字说话作思考,便是听觉型,若他常与自己的感觉一起,他就是感觉型。
眼球转动的第一个方向是开启数据库的内感官,是他最惯用的内感官。
最后一个方向,是储存有关事情资料的内感官。
一个人的眼睛望上面正中,是同时激活视创(Vc)及视回(Vr)。
一个视觉型的受导者没有耐性,不愿多说。
一个听觉型的受导者会喋喋不休,而且说话反复。
一个感觉型的受导者往往不愿说话,只是低着头,说话的声音低沉。
如果不论辅导者问得问题是涉及过去还是未来,受导者的眼睛都往右方走,这个人的性格多时属于“进去型”,即是总是往前看,就算在人生中跌倒,站起来拍拍屁股又向前走了。
这类人的问题也由此而起:往往没有在失败中取得教训,经常重复同样的俄错误。
与此相反的是不论辅导者问的问题是涉及过去还是未来,受导者的眼睛都往左方(过去)走,这个人多属“怀旧型”。
怀旧型的人老师想过去的事,会是很念旧,适合做朋友的人。
但是,这类人不敢往前望,策划未来的能力弱。
用太多内视觉但是太少听觉的人,会不听别人的说话,忽略事情的意义,并且忽略别人的感受;用太多内听觉但是太少内视觉的人,会固执于做法而看不到现实的情况,他也会过分地斤斤计较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