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喉科中医健康教育

耳鼻喉科中医健康教育

目录1.耳疖耳疮 (2)2.耳鸣耳聋………………………………………………..3-63.耳眩晕…………………………………………………..6-94.鼻槁…………………………………………………….9-115.鼻鼽…………………………………………………….12-156.鼻渊…………………………………………………….15-187.鼻衄…………………………………………………….19-228.喉痹…………………………………………………….22-239.喉喑…………………………………………………….23-2510.急喉风…………………………………………………25-2611.喉关痈…………………………………………………27-28耳疖耳疮一、饮食指导1.病情加重时宜进流质或软食,以免咀嚼硬物时耳痛加剧。

2 .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

3 .忌辛辣、焦躁、刺激之品,以防火热、湿热内蕴、加重病情。

4.肝胆湿热者忌食肥甘厚味之食,忌烟酒;宜食疏肝利胆之食,如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粥等。

5.血虚失养者指导患者予高热量,富营养补血益气之食,如大枣,黄芪,山药,当归等。

二、情志护理消除紧张、稳定情绪,心情舒畅,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三、用药指导1. 初期或风热邪毒证者遵医嘱给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中药外敷。

2 .耳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3.耳疖破溃时,消除脓液,遵医嘱用中药换药。

四、生活起居指导1. 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2. 避免污水入耳,若有污水入耳,应外耳道口朝下,同侧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或用棉签拭干。

3 .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疖肿成脓溃破,或患有脓耳者,应及时治疗,以免脓液长期浸渍耳道为病。

4 .有脓液者,睡眠时患耳应朝下,以利于脓液排出。

耳鸣、耳聋一、病情突变时的应急措施指导患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二、饮食指导1.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多进食补肝益肾的食物,如如银耳杜仲羹、天麻鱼头汤、咸蛋蚝豉粥、猪腰枸杞汤等,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2.咖啡、浓茶、烟酒等。

3.辨证施膳(1)实证型神经性耳聋指导患者早期的药膳疗法通常以活血通窍为主,避免过食补益、燥火、升阳之品,如当归、人参、北芪、红枣汤等。

(2)慢性虚证的神经性耳聋指导患者药膳疗法,通常以补益脾、肝、肾、气血为主。

一般不宜进食寒凉、生冷之品。

(3)风热侵袭型指导患者宜清热疏风通窍,用菊花或薄荷泡水代茶饮,多饮节根蔗水,雪梨汁、马蹄汁。

(4)肝火上扰型指导患者宜清肝泻火,用溪黄草泡茶饮,鸡骨草煲汤以清泻肝火。

忌酒、姜、蒜、葱等助肝火之品,多进食新鲜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痰火郁结型指导患者宜清热化痰,用陈皮泡水饮,忌咖啡、烟、酒辛辣刺激及油腻原味之品,用杏仁煲汤,多饮水及新鲜果汁,保持大便通畅。

(6)脾胃虚弱型指导患者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饮食有节,定时定量,多以大枣、莲子、山药、茨实、饴糖等调配煮食,忌吃生冷瓜果及凉性食物或油腻甜粘之品。

(7)肾精亏损型指导患者宜补肾填精、溢阴潜阳。

可用枸杞子泡水喝。

多吃苹果、枇杷、猪腰、甲鱼、银耳等食品。

(8)气血亏虚型指导患者宜补气益血。

多饮桂圆、红枣茶。

多吃猪肝、鸡蛋、瘦肉、黑木耳,或用党参、黄芪、红枣、桂圆炆老母鸡。

三、情志护理1.劝慰患者,避免过度忧郁与恼怒,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气滞可加重血瘀,故应保持心情愉快,气血畅行。

2.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3.加强自我调节情志,规律生活习惯。

4.听一些优美悦耳的音乐,音量以舒适为宜。

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

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四、用药指导1.指导患者中药宜温服。

注意,避免过食补益、燥火、升阳之品,如当归、人参、北芪、红枣汤等,一般不宜进食寒凉、生冷之品。

2.告诉患者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使用巴曲酶患者,要定时监测凝血功能,低分子右旋糖酐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他血容量过多及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3.告诉患者吸氧可以增加血液中含氧量,血液循环通畅可以促进听力提高。

4.告诉患者氦氖激光照射耳部,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内耳微循环,耳鸣治疗可以刺激耳部听觉神经,从而减轻耳鸣。

五、生活起居指导1.告诉患者家属保持安静、整洁、冷暖适宜,避免潮湿、闷热、噪音等刺激。

2.教育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有眩晕应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3.告诉患者正确配戴助听器,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4.指导患者应睡前用热水泡脚,可起到耳部气血疏通的作用,以减轻耳鸣,耳鸣影响睡眠者,嘱患者用手摩擦两足涌泉穴,直至发热,促进睡眠,睡前切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饮热牛奶。

六、功能锻炼(一)指导患者1.鼓膜按摩法:用于治疗耳闭之耳鸣、耳聋、耳膜内陷者。

其法是用中指尖插人外耳道口,轻轻按压,一按一放,或用两手中指,分别按压耳屏,使其掩盖住外耳道口,一按一放,有节奏地重复数十次。

2.鸣天鼓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

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

以上算作1回。

每次可作3回,每天可作3次。

3.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用于治疗耳胀、耳闭之耳鸣、重听等。

其方法是:调整好呼吸,闭唇合齿,用拇、食二指捏紧双前鼻孔,然后用力鼓气,使气体经咽鼓管咽口进人中耳内,此时鼓膜可有向外膨胀的感觉,若咽鼓管不通畅时,则无任何感觉。

若有鼻塞流涕多者,不宜行此治法。

4.听宫穴按摩(二)告知患者1.刺治疗:采用亳针刺激穴位,根据患者证型灵活使用补法、泻法或补泻结合法。

所选择的穴位常包括局部取穴、辩证取穴两个方面。

2.穴位注射疗法:将药物直接注射入穴位所在部位,常用选穴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3.耳穴压豆疗法:将王不留行子、莱菔子、白芥子、西米等对准所选耳穴贴压,用胶布固定,常用选穴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内耳、肾、肝、脾等;一般用单侧耳廓贴压,双侧交替进行;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按压1~3分钟。

每隔2~5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应注意洗脸或洗澡时勿将胶布弄湿,以免胶布药丸自行脱落,影响治疗效果。

耳眩晕一、病情突变时的应急措施指导患者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注意患者运送安全。

二、饮食指导1.指导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生冷、辛辣、烧烤等物。

限制饮水,以低盐饮食为宜。

2. 眩晕发作时不宜进食,防止呕吐物呛入食道,忌食辛辣刺激之品,禁烟、酒。

3.气血亏虚证,宜进食高热量。

富营养之物。

4.辨证施膳(1)肝火上扰型指导患者宜清肝泻火,用溪黄草泡茶饮,鸡骨草煲汤以清泻肝火。

忌酒、姜、蒜、葱等助肝火之品,多进食新鲜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痰火郁结型指导患者宜清热化痰,用陈皮泡水饮,忌咖啡、烟、酒辛辣刺激及油腻原味之品,用杏仁煲汤,多饮水及新鲜果汁,保持大便通畅。

(3)肾精亏损型指导患者宜补肾填精、溢阴潜阳。

可用枸杞子泡水喝。

多吃苹果、枇杷、猪腰、甲鱼、银耳等食品。

(4)气血亏虚型指导患者宜补气益血。

多饮桂圆、红枣茶。

多吃猪肝、鸡蛋、瘦肉、黑木耳,或用党参、黄芪、红枣、桂圆炆老母鸡。

三、情志护理1.劝慰患者,避免过度忧郁与恼怒,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因气滞可加重血瘀,故应保持心情愉快,气血畅行。

2.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3.加强自我调节情志,规律生活习惯。

4.听一些优美悦耳的音乐,音量以舒适为宜。

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

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四、用药指导1.指导患者中药宜温服。

一般不宜进食寒凉、生冷之品。

2.告诉患者发作时减少头颈部活动,去舒适的体位,闭目静卧养神。

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慢起立,防突发眩晕而跌倒。

3.告诉患者吸氧可以增加血液中含氧量,血液循环通畅。

4.告诉患者氦氖激光照射耳部,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内耳微循环。

五、生活起居指导1.告诉患者家属保持安静、整洁、冷暖适宜,避免潮湿、闷热、噪音等刺激。

避免风邪外感,定期门诊复查。

2.教育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有眩晕应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3.告诉患者如有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剧烈,立即通知医护人员,禁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如发生一侧行头痛或偏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血压升高、视力改变、呕吐时,及时就医。

4.指导患者应气血亏虚、肾阳亏虚者,宜温暖;肢体不温时,给予热水袋保暖,每晚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半小时后,搓涌泉穴。

六、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鼓励患者在眩晕缓解阶段,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加强自我保护,眩晕发作时减少头颈部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1、鼓膜按摩法用于治疗耳闭之耳鸣、耳聋、耳膜内陷者。

其法是用中指尖插人外耳道口,轻轻按压,一按一放,或用两手中指,分别按压耳屏,使其掩盖住外耳道口,一按一放,有节奏地重复数十次。

2、听宫穴按摩告诉患者:经络、穴位疗法:⑴针刺治疗:⑵穴位注射疗法:将药物直接注射入穴位所在部位,常用选穴有: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⑶耳穴压豆疗法:将王不留行子等对准所选耳穴贴压,用胶布固定,常用选穴有: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内耳、肾、肝、脾等;一般用单侧耳廓贴压,双侧交替进行;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按压1~3分钟。

每隔2~5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治疗期间应注意洗脸或洗澡时勿将胶布弄湿,以免胶布药丸自行脱落,影响治疗效果。

鼻槁一、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A、D食物,如丝瓜、芹菜、红梗菜、黄花菜、芹菜、淡菜。

水果如西瓜、甜橙、鲜梨、鲜藕。

忌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戒烟酒。

4.辨证施膳(1)肺脾气虚证鹌鹞小豆龙眼羹:取赤小豆30克,龙眼肉6克,鹌鹑2只。

上三味加水煮至鹌鹑烂熟,分2次吃。

本方健脾除湿,益气养血。

(2)肺阴亏虚证1).蒌根冬瓜饮:冬瓜1000克,瓜萎根15克。

瓜蒌根水煎取汁,冬瓜去皮、子捣取汁,二汁混匀.如少许砂糖,代茶饮。

本方润肺生津。

2).梨汁大海茶:取麦冬12克,百合10克,胖大海4个,梨1个。

将上三昧,煎水取汁,煎洗后冲泡胖大海,代茶饮。

本方养阴润燥。

3).海参葛地粥:用粳米50克,生地黄30克,海参、葛根各20克。

地黄、葛根煎汤取汁,用汁煮粳米成粥,将熟放入发好,切成小块的海参至熟,早餐服用。

本方养阴益精,润燥,举气升津。

二、用药指导1.遵医嘱按时使用喷鼻剂,使用喷鼻剂喷鼻时,左手持喷鼻剂喷右鼻腔,右手持喷鼻剂喷左鼻腔,教会患者正确擤鼻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