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推荐、晋级赋分办法(2019年8月)为积极稳妥推进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推荐工作,依据《XX区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赋分参考标准》、《关于做好2017年自治州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推荐工作的通知》(XX教人发〔2018〕1号)以及州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特制定以下赋分标准。
一、总体原则依据国家和自治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总体要求,我校的评审推荐工作坚持“民主、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建以教师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师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二、评价标准坚持把思想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工作实绩和工作贡献作为主要评审主要依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一)坚持把讲政治和重师德放在推荐的首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师的政治表现、职业操守和从教行为,政治思想和师德师风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在严格落实教师业务对口和完成工作量基础上,把教学业绩、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学校反响好、学生反映好、教学实绩突出”作为职称评审重要条件。
(三)学校坚持教师在教学一线,校级领导教学工作量和教学任务不达标者,职称不予晋升。
(四)学校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乙等标准,不达标者职称不予晋升。
三、赋分项目及标准评审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评价赋分,其中学识水平项的“提升学历层次”、获奖情况的“学科领域荣誉”为教师任教以来的评价,其它项目均是对教师符合评审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内的的评价。
每项赋分不能突破该项设定的最高分值,总分值为120分。
说明:1、本办法经2019年7月2日全体教职工大会讨论,应到140人,实到122人,与会122人全部同意通过;由于支教、请假、产假等原因18人未到现场,经逐一征求意见,未到场的18人也都表示同意该办法,全校教职工表决同意率为100%,可以实施。
2、所有考核、加分项目的赋分分值不能突破该项最高分值。
(一)政治思想表现赋分标准(10分)维护祖国统一,牢固树立X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意识。
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在“两学一做”、“三进两联一交友”、“集中学习教育”等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具体赋分细则:1、政治学习资料不按时上交扣1分,内容不完整扣1分。
2、无故不参加升旗活动,每次扣1分。
3、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等大型活动或“三进两联一交友”、“入户走访全覆盖”等全校性主题教育活动,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的,每次扣2分。
4、未按规范要求做好值班值守、护学值周等安全工作的,每次扣1分。
5、未按要求完成各类政治学习任务的,每次扣2分。
6、在社会上散布有损学校声誉的言论,在网上乱发帖、跟帖、散布不当言论的,每次扣1分。
注:扣分项可累加,最多扣10分。
※操作办法:以经过学校党总支会议研究的处理决定为依据进行扣分。
(二)职业道德考核赋分参考标准(后附文件职业道德附件)(5分)为引导我校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核评价教师职业道德。
1.考核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具备全部条件得5分。
内容如下。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予以酌情减分(1)迟到(一次扣0.25分)、早退(一次扣0.25分)、旷工(一次扣1分);以学校考勤结果为主。
(2)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次扣0.5分);(3)恶意诋毁他人名誉,挑拨离间,引发争执冲突(一次扣1分);(4)拉帮结派,挑拨离间,破坏团结,引发争执冲突,干扰学校工作(一次扣1分);(5)学生管理混乱,由此引发教学事故,造成不良影响(一次扣1分);(6)违反相关规定,擅自向学生推销商品、教辅资料的、乱订复习资料(一次扣1分);(7)不按要求参加学习、进修、培训、教科研活动(一次扣1分);(8)其它不良行为。
注:可以累加扣分,最多扣5分。
1—8项所发生的行为以当年推荐工作时间为标准往前推一年为考核期限。
其中4—8项行为认证以学校党支部、校行政会书面决定为准。
3.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票否决,不得评审推荐(1)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存在“两面人”、“两面派”问题的;(2)无正当理由,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或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造成不良影响的;(3)歧视、侮辱、挖苦学生,并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伤害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4)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接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等钱物的;(5)对学历、资历、教育教学业绩及学术成果等弄虚作假的;(6)以非正当方式表达个人诉求的,如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通过网络、短信、匿名信等渠道和方式,捏造、虚构、歪曲事实,恶意诋毁、中伤、诽谤、威胁集体和他人的;(7)参与宗教活动、封建迷信、赌博等与教师身份不符的活动的;(8)没有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发生重大安全稳定责任事故的;(9)因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受到处分及其它违反师德规范要求的。
※-操作办法:如有违反师德或一票否决的情况。
以经过学校党总支会议研究的处理决定为依据进行扣分,具体违规行为见“XX 教育局和人社局下发的文件关于师德的有关规定”。
(三)学识水平赋分标准(10分)(1)提升学历层次(2分):符合国家学历规定,大专学历1分,每提升一个学历层次加1分,本科学历2分,研究生学历2分。
(自任教以来,2分封顶)。
(2)符合任职年限(8分):符合评审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加4分,增加年限每年加0.5分,加分不超过4分。
(8分封顶)。
(四)教学能力及工作业绩赋分标准(50分)1.工作量(10分)根据《XX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赋分参考标准》(见《关于做好XX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推荐工作的通知》(X教发﹝2012﹞141号)、《关于印发XX自治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新人社发﹝2016﹞76号)相关规定计算。
语文:带一个班语文和班主任为满工作量;带一个班语文和4节其它课;数学:带两个班数学为满工作量;带班主任和一个班数学和2节其它课为满工作量;带一个班数学和6节其它课位满工作量。
英语:带14节课为满工作量。
体育:16节课,以文件为准。
其他学科:带15---18节课为满工作量。
注:结合学校实际,其它学科工作量必须要在这个范围之间,跨课头代课加1课时,学校对非课堂教学(兼职、教辅人员)工作量可根据岗位的工作特点、职责要求和需要达到的标准,有针对性地逐一折合纳入总教学工作量。
※-操作办法:取近三年工作量平均值:每年每学期实际工作量÷核定工作量×10%,算近三年六个学期工作量的平均值。
2.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3分)(后附XX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历认定办法)(1)任职年限期内担任班主任年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的按增加年限每年加0.5分。
(2)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的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的按增加年限每年加0.5分。
(3)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支部书记、备课组组长(6人以上)可视同为班主任年限,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的按增加年限每年加0.5分(重叠时间不得累计);6人以下的每任2年可折合计算为1年加0.5分。
(4)学校聘任的副班主任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每任两年折合为1年加0.5分。
(5)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电教(含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由学校安排带队训练,或组织学科小组活动,在州市以上级别比赛中获得名次,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每2年可折合1年加0.5分。
(6)学校专职进行综合实践工作的教师,按照学校要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劳动技术教育,在州市以上级别比赛中获得名次,有学校正式认定材料记载,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的每任2年可折合1年加0.5分。
(7)学校科室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承担教学工作的,满三年加1分,三年以上的每担任2年可折合为1年加0.5分。
(8)州、县(市)直学校教师经组织安排到农村学校支教、南疆支教,支教工作期间可视同班主任工作年限。
对兼任两个及以上职务可以累加,分值3分封顶。
备注:任职期限内,同一职务的非连续任职时间可以累加,但每次任职的时间需够一个学期。
(如临时担任班主任的时间够一个学期方可纳入班主任任职时间,不够一个学期的不做累加。
)3.学生思想教育能力(4分)(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2分。
(2)承担值日工作、德育主题教育课程授课任务,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和教育,加0.5分。
(3)担任德育导师,关注待进学生思想状况,针对学生个性问题进行思想教育和辅导,加0.5分。
(4)承担德育课题研究,研究结果值得推广和供他人借鉴,加0.5分。
(5)积极参与德育经验交流分享和讲座,加0.5分。
(6)主动参与德育活动策划,提供的活动策略被采纳,加0.5分。
(7)承担青年班主任成长指导工作,加0.5分。
备注:各项分值累加4分封顶。
4.教育教学研究能力(7分)教师参加论文评选、课题研究须符合《XX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学术团体认定目录》、《XX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教育教学奖项目录》。
(1)论文获一、二、三等奖,国家级加2分、1.5分、1分,区、州级加1.5分、1分、0.5分,县(校)级加1分、0.5分、0.5分;每多一篇不分等次按国家、区(州)、县市(校)依次加0.3分、0.2分、0.1分,加分不超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