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脏 学 PPT课件
图
结 肠
位于盲肠与直肠之间,按其形态及其位置, 可分为: 升结肠:始于盲肠,形成结肠右曲。 横结肠:始于结肠右曲,形成结肠左曲。 降结肠:始于结肠左曲。 乙状结肠:呈乙字形弯曲,向下进入盆腔。
直 肠
一、位置及毗邻: 位于小骨盆内,直肠后面是骶骨和尾骨,男 性直肠前面有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女性前面 是子宫和阴道,临床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或子 宫、阴道等。
舌
形态
上面(舌背):有界沟, 分为舌根、舌体。
下面:正中有舌系带, 舌下阜顶端有唾液腺的开口, 舌下襞深面有舌下腺。
舌
舌乳头 丝状乳头:一般感觉 菌状乳头:味觉 轮廓乳头:味觉 舌 肌: 舌内肌:上、下纵肌,舌横肌,舌垂直肌 舌外肌: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伸舌)
大唾液腺
腮腺:位于耳廓前下方,
胸椎连于胃,长25厘米。
生理狭窄
①咽与食管相续接处, 距中切牙15㎝ 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25 ③穿膈的食管裂孔处 40
临床意义:异物停留, 食管癌的 好发部 位, 插食管镜、胃镜注意
胃
一、位置 3/4在左季肋区,¼在腹上区。
二、形态 两口:贲门、幽门 两壁:前壁、后壁 两缘:胃大弯、胃小弯
内
1、消化系统
脏
学
2、呼吸系统 3、泌尿系统 4、生殖系统
概 述
组成
消化管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肛门 消化腺 大消化腺 小消化腺
功能:消化吸收
概 述
组成
消化管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肛门
消化腺
大消化腺
小消化腺
功能
消化吸收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肝
三、功能 1、参与物质代谢 2、分泌胆汁 3、排泄吞噬功能
胆 囊
1、位置: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 2、形态:呈鸭梨状。可分为底、体、颈和管。 3、体表投影:右侧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相交处。 胆囊炎症时,此点有压痛(墨菲氏征)。 4、功能:储存和浓缩胆汁。
图
输胆管道
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
图
左上 空肠 腹 2/5 右下 回肠 腹 3/5
大 肠
分部: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结构特征 结肠带:三条,由纵行平滑肌增厚而成。(为 寻 找阑尾的标志) 结肠袋:由横沟隔成的囊状突起。 肠脂垂:黄色脂肪的小突起。
图
盲肠和阑尾
盲肠:位于右髂窝内。 回盲瓣:回肠末端开口的上下缘有一半月 形的粘膜皱襞,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入小肠。 阑尾:三条结肠带汇集到阑尾根部, 可沿结肠带向下追踪,寻找阑尾。 麦克伯尼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 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急 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图
胃
三、分部 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
四、构造 四层结构:粘膜、粘膜下组织、肌织膜和 外膜。 幽门括约肌:幽门处环形肌特别增厚 幽门瓣:幽门括约肌内面粘膜形成环状皱 襞,防止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及控 制胃排空。
图
1
2
小 肠
为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上起自 胃的幽门,下接盲肠,分为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开口平对上颌第二磨牙
的颊粘膜上。 下颌下腺:位于下颌骨体内 下面,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位于口腔底舌下襞 深面,开口于舌下阜。
咽
位置
上起颅底,下至第六颈椎
分部
鼻咽:通鼻腔,
咽鼓管咽 口,咽隐窝
口咽:通口腔,
扁桃体窝,腭扁桃体
喉咽:前下通喉,后下通
食管,梨状隐窝
食管
位置:起自第六颈椎,下至11
消化管壁可分为四层(咽到肛门之间):
1. 2. 3. 4. 粘膜:最内层。 粘膜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 肌织层:内环、外纵两层。 外膜:浆膜。
胸腹部的标志线及腹部分区
消 化 管
口 腔
一、形态结构: 前壁--口唇,(人中 水沟穴 鼻唇沟) 侧壁--为颊 上壁--为腭,分为硬腭、软腭 腭垂:两侧向下各有两条弓形粘膜皱襞, 前:腭舌弓,后:腭咽弓 后-- 咽峡:由腭垂、左右腭舌弓与舌根共同围成。 底--舌和软组织 二、分部 以上下牙弓为界,可分为: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直 肠
二、形态及结构 1、两个弯曲: 骶 曲:骶骨前方,凸向后。 会阴曲:尾骨尖前面,凸向前。
2、直肠壶腹:直肠下段膨大的肠腔。内面的 粘膜形成2~3个半月形的皱襞,称为直肠 横襞直肠镜检时,应顺应直肠的弯曲及避 免损伤直肠横襞。
图
肛 管
为大肠的末端,上端连于直肠,下端 开口于肛门,长3~4厘米。 肛柱 肛瓣 肛窦 齿状线 肛梳 白线 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
图
消化腺
肝
一、形态:呈楔形,可分为膈、脏两面、左右两 叶和前后两缘。 膈面:上面,贴膈,由镰状韧带分为两叶。 脏面:与腹腔内脏器相贴,“H”形的沟 肝门:中间横沟,有左右肝管、肝固 有动脉、门静脉出入。 两叶:左叶小而薄,右叶大而厚。 两缘:前缘锐而薄,后缘肥厚。
图
肝
二、位置及体表投影 1、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及腹上区,小 部分可达左季肋区。 2、体表投影:肝的上界与膈穹隆一致,下界 与肝的下缘一致。肝的上界在右腋中线、右锁骨中 线、左锁骨中线处分别交第7肋、第5肋及第5肋间 隙。肝的下界则在右腋中线交于第10肋,至右侧8、 9肋结合处离开肋弓,经剑突下3~5厘米,至左肋 弓第7、8肋软骨结合处连于肝上界左端。
十二指肠
长25~30厘米,呈“C”形,可分为四部分。 1、上部:十二指肠球,粘膜光滑,临床为十二指 肠溃疡好发处。
2、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 同开口。 3、水平部:又称下部。 4、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 (TREITS韧带)固定于腹后壁。
图
空肠、回肠
项目
畅道
淋巴
位置 管径 管壁 血管 颜色 皱襞 滤泡 散在 较粗 较厚 丰富 红润 密高 孤立 还有 较细Biblioteka 较薄 较少 较淡 疏低 集合 滤泡
图
牙
形态
牙冠:露于口腔 牙根:嵌入牙槽 牙颈:冠、根之间
构造
部
牙质:牙的主体,位于内 釉质:牙冠部牙质表面 牙骨质:根、颈表面
牙髓:牙腔内
牙
出牙: 乳牙:20个,切牙、尖牙、磨牙 恒牙:32个,切、尖、前磨、磨 牙式:横线表示上下牙列的分界,纵线 表示左右侧的分界,罗马数字表 示乳牙,阿拉伯数字表示恒牙。 如:十3表示左下侧恒尖牙 Ⅲ十表示右上侧乳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