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卷(附答案)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点睛】
易错项是D项,注意区分冷战开始的标志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2.C
解析: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材料内容“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这种强烈的心理意识”体现的是欧洲人的自我认同感,其他选项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日本……通过经济合作扩大对他国的影响”说明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D符合题意;题干是说日本的经济援助和日本扩大影响之间的关系,ABC均不是这个角度,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19年3月29号,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脱欧”协议草案,这是英国议会第三次投票否决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草案或其关键内容。材料中“脱欧”指英国脱离欧洲联盟。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故B符合题意;三国协约、联合国、北约组织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A.日内瓦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9.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10.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①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
②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
③民主德国的成立
④东欧剧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这道“德国的伤疤”东德官方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同一面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是因为
A.美苏两国进行冷战B.德国因此而发生了分裂
A.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美国由此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C.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均衡
D.联邦德国在西欧四国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13.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C.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取得的,ABC项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的表现。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环境,英国宪章运动时期,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是“安全网”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这种强烈的心理意识召唤西欧国家发展自立的地区经济通过不断联合抗衡美国的经济渗透和竞争”可知,此类表述的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欧洲“自我认同”观念。二战后欧洲开始走向联合,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AB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C项符合题意,故选C。
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A符合题意;柏林墙修筑之前德国已经分裂,B排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C排除;柏林墙的修筑没有使雅尔塔体系遭到破坏,D排除。故此题选择A。4.C解析:C来自【解析】【详解】
根据题干“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1967年7月,煤钢联营协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C符合题意;原子能共同体建立于1958年1月,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A不符合题意;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于1951年,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B不符合题意;欧洲联盟的建立于1993年,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29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A.铲除军国主义
B.稳定日本政局
C.巩固两极格局
D.遏制共产主义
11.2019年3月29号,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脱欧”协议草案,这是英国议会第三次投票否决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草案或其关键内容。材料中“脱欧”指英国脱离( )
A.三国协约B.欧洲联盟C.联合国D.北约组织
12.观察下表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英国B.民主德国C.法国D.联邦德国
19.“英国政府实行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求得平等,牺牲了一些效率。一些人由于享受保险和救助而达到相当生活水平后,不愿意再勤奋工作。”由这段材料可知,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A.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B.暴露出许多的弊端
C.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D.消除了贫富差距
10.D
解析:D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结合课本所学,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苏矛盾急剧恶化,冷战开启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遏制苏、中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的重要前沿,因此其大力扶植日本,以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D项符合题意。美国扶植日本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是想利用日本,主要意图不可能是维护日本政局,AB两项不合题意;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美苏两极格局形成。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A.社会扶贫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妇女获得选举权D.计算机网络
16.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如下图,是一幅名为“西边的太阳升起来了”的漫画,此漫画的寓意是( )
A.西欧走向联合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联合国的成立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7.如下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形成
2.斯大林曾经说过:“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下列史实能印证斯大林这句话的有
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
4.二战后,丘吉尔在演说中指出:“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下列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指
A.原子能共同体建立B.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
5.根据下侧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B.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如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被山姆大叔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有
【点睛】
题干“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欧共体”的成立来解答此题。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英国家庭收入差距税前收入差距很大,但是政府补贴和税后差距迅速降低可知英国实施福利政策缩小了收入差距,这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的结论,选项AB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社会问题不符合历史史实,只能缓和,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A.遏制苏联B.对付日本
C.控制西欧D.对付中国
22.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B.轴心国集团解体C.华约建立D.北约建立
23.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它修建的时代背景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
1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
A.社会保障制度B.网络防火墙C.社会扶贫制度D.“以工代赈”
15.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