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20 贵州铜仁】13、以下不属于WTO职责范围的是:A.组织实施多边贸易协定 B.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C.统一处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D.定期处理各国的政治纠纷12.(2020资阳)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C)①《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②珍珠港事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③古巴导弹危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④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24.(2020淮安)当今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合作共赢。
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发达国家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资源和劳动力。
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是(D)A.思想自由化 B.欧洲一体化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20. (2020扬州)胡锦涛曾说过,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
这里的“地球村”含义丰富,若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方面,主要是指经济(A)A.全球化B.民主化C.多极化D.城市化(2020怀化)下面两幅图片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资料。
以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C)A.经济区域集团化B.政治格局多极化C.世界经济全球化D.世界文化多元化15、(2020襄阳)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就。
该组织成立顺应了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B. 两极格局的形式C.政治多极化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19.(2020泉州)一部iPhone手机的生产流程:美国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D)A.能调控资金在全社会的配置B.能根本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C.能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D.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15、(2020玉林)右图是某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建立(A)A.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B.消除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C.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D.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15、(2020桂林)2020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此后该展会将永久落户桂林,这位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东盟属于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理解正确的是(C)A.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B.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C.提高了集团内各国的国际竞争力D.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5.(2020黔东南)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
然后开一辆德国生产的汽车,去中加合资企业 上班。
这一现象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C )A .思想自由化B .政治民主化C .经济全球化D .文化多元化19. (2020海南) 下列国际组织和局面的出现,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在经济、政治发展中的哪两大趋势(A)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一超多强”局面A. 全球化、多极化B. 多极化、工业化C. 信息化、全球化D. 工业化、信息化20. (2020大庆)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应该(D) A.趋利避害,因势利导B.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反对全球化,不与发达国家交往16. (2020荆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20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的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2020年,在中国倡导下,“亚投行”正式成立。
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D)A.区域化B.多极化 D.集团化 D.全球化24. (2020云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B)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20. (2020济宁)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 .全球化C .和平与发展D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4.(2020永州)《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山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由此可知(C)A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 .“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C .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D .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作用衰退32. (2020郴州)(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平衡的跷跷板”材料二 1492 年 10 月 2 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舰队送上了梦寐以求 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
从这一天。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科技革命改变了人——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及发展趋 势?(2)材料二中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 事件有何重大意义?(4 分,答两点即可)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 分)1995 年,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1 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1 分)(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国应该怎样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 分)(2020济宁)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分)【苏联篇】材料一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政治基础,是由于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8.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宪法应该颁布于哪一年?(1分)这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什么体制的形成?(1分)【美国篇】材料二如右图所示9.右图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办的公共工程,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1分)【中国篇】材料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
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10.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1分)【世界篇】材料四某品牌轿车的部分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如右图所示11.材料中“某品牌汽车”的生产主要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12. 这一趋势将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1分)8.1936年。
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9.《全国工业复兴法。
10.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或只回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1.全球化。
12.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和超越。
(意思相近的任意一点即可)56. (2020娄底)(16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20年8月(1)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什么朝代?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4分)材料二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
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
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4分)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
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3)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四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
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4)根据材料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4分)56. (16分)(1)汉朝(西汉)西域都护(4分)(2)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交流;友好交往等;(任答两点即可。
4分)(3)新航路开辟(2分)。
世界连成一体,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相互对抗和争斗(意思相近即可,2分)(4)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2分)经济全球化(2分)【2020 厦门】35.(10分)世界一体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30年代)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欧洲的航海家们已经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成图。
在最早的几次航行中,探险家……首先开辟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相互隔绝的局面。
——《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材料二材料三苹果的iPhone手机在美国设计,在日本制造关键零部件,有韩国制造最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由台湾厂商供应另外一些零部件,最后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里组装,然后空运到美国,再被销售到世界各地。
——曾航《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根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苹果的另一面》编制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2分)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