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星品牌分析报告

三星品牌分析报告

管理学院三星电子品牌战略分析报告专业:工商管理班级学号:工商中本121-01 学生姓名:**2014年12月目录引言 (3)1.品牌规划 (3)1.1品牌设计 (3)1.2品牌识别 (4)2.品牌传播 (4)2.1品牌定位 (4)2.2品牌整合传播 (5)2.2.1体育文化营销推广品牌形象 (5)2.2.2广告促销准确传递品牌信息 (5)2.2.3消费需求调查定位品牌差异 (5)3.品牌提升 (6)3.1品牌延伸 (6)3.2品牌国际化 (6)3.2.1确立了单一品牌战略 (6)3.2.2导入期全面拓展国际市场 (6)3.2.3成长期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三星品牌 (7)4.品牌评估 (8)4.1品牌资产评估 (8)4.2品牌保护 (8)结束语 (8)引言在电子行业发展中,提及在近几年品牌价值提升最快的公司,无疑人们想到的是韩国三星!这家公司成立于1969年,早期业务主要以生产廉价产品为主,在西方人心目中三星曾经是代表着“低价位,低质量、仿制品”的二三流公司。

1990年代,三星施行品牌重塑策略,全力打造三星一流品牌,到现在的三星代表“时尚、高档、技术领先,e化”的全球领导性的品牌公司的蜕变,仅用了36年的时间!三星是如何摆脱困境,迅速提升其品牌价值的?它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们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三星的详细研究,从品牌的各个角度,揭示三星企业的品牌管理战略。

1.品牌规划品牌规划核心在于建立与众不同的品牌识别,为品牌建设设立目标、方向、原则与指导策略,为日后的具体品牌建设战术与行为制定"宪法"。

1.1品牌设计2011年,三星将一直以来用于中国市场的手机品牌“Anycall”标志改成了“SAMS UNG”。

虽然带有“Anycall”标志的手机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但为坚守全球品牌方针,三星改变了手机标志,体现了三星趋向国际一体化的决心。

三星的形象着眼于战略。

首先是三星徽标的设计,为了突出高端形象,三星的基础色选择了象征高科技的蓝色。

基础色体现了三星事业领域的广泛性,给人一种安定感和信赖感,同时也体现出“与顾客是共同体”的三星人的意志和姿态。

文字:英文SAMSUNG.用世界通用的英语,SAM是“巨大、充足、强大”之意,SU NG是“辉煌、永久、纯洁、闪亮”之意,体现了三星向世界挑战的意志。

文字采用了成熟的标识体,从而强化了追求高新技术的企业理念,并给人一种高科技企业的形象。

形体:椭圆形。

椭圆形象征宇宙和世界,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体现三星人富于创造和挑战的性格,勇于革新、励精图治的形象。

两端字:S和C。

以S字开头和以G字结尾,两字都有开口部分,表明三星集团与外界息息相通。

为人类社会服务,既是三星集团经营的出发点,又是它的归宿,体现了三星与各国消费者和谐共存的理念。

“三”代表大、多、强的意思,“星”则是闪耀着明亮、崇高洁净的光芒、代表永恒,以此命名为“三星”。

三星创始人李秉喆会长如此说明企业命名的理由,品牌是企业通过所以经营活动累计建构而来,作为韩国代表企业,三星成功建立了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地位以及企业品牌价值。

三星就像所以一流企业的作风“以人为本”,他们相信一切企业的变革均来自于人的变革。

CI: 三星集团的成长和发展,始终贯穿着一种强烈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思想精髓就是“坚持第一”;并善于将这种思想精髓演化成自己企业的一种管理文化模式,使之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李秉哲一贯坚持“领先”的经营原则,无论什么事,不干则已,要干就要达到“大于别人、良于别人、先于别人”的要求;将“最好、最便宜、最快”作为检验三星产品的基本原则。

1.2品牌识别三星的“新经营运动”重组了企业的产业结构,制订了进的品牌发展战略。

把三星打造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核心强势品牌,而且要使产品的品牌成为创新和高品质、时尚的代名词。

新品牌战的核心就是修改品牌识别,使品牌识别与进军高端数字化产品、追求高贵公司的品牌管理。

在品牌团队组建后,着力主打一个品牌,三星电子(SAMSUNG)。

三星在品牌辨识度与价值感的塑造上煞费苦心,包括CEO品牌形象,文艺与体育活动经营品牌,通过社会公益强化品牌。

为了做的这一点,公司一是不断开发推出设计时尚、功能先进、使用方便的数字高端产品与品牌想配合;二是实行高定价,进入更加高档的销售渠道。

进入各种专卖店,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三星的每种产品都只选一个总代理商负责区域的销售工作,避免渠道冲突;三是透过体育营销和事件营销一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四十选择“青春、活力、时尚、魅力”的明星作为产品形象代言人;五是在市场推广,进行体验营销。

2.品牌传播2.1品牌定位1997年经济危机发生后,三星公司决定重新进行品牌定位,做到高级化、个性化,因此采取了定位于高端的品牌战略。

凭借着卓越的品质、不断的创新、引领潮流观念和产品赢得了顾客的青睐,成功树立了“动感、时尚、高科技”的品牌形象,从而从根本上摆脱了那种大量生产、廉价卖出的规模经营模式。

2.2品牌整合传播2.2.1体育文化营销推广品牌形象因为他们看到,体育运动越来越超越人种、国界和文化,而且关心度比较高的是年轻人,三星电子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主要就是有活力的年轻人,和体育的关注者非常吻合。

公司首先将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作为其体育营销的最高策略,强力打造品牌声势。

赞助奥运会使品牌与奥运结合在一起,让崇尚健康生活的人们把三星当作值得尊敬的品牌。

体育营销大见成效后,三星又着手投入文化营销。

原则是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目标消费群的不同,组织相应的赞助活动。

比如在韩国赞助很多包括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内的音乐会、在俄罗斯赞助托尔斯泰文学奖、在2002年纪念中韩建交1 0周年之际赞助韩国音乐剧团到中国演出、在英国赞助博物馆设立很多韩国馆展示韩国的文化风情等。

文化营销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广品牌形象的作用。

2.2.2广告促销准确传递品牌信息2001年底,三星电子正式选用了美国的FCB广告公司作为全球独家广告代理商,并从2002年起,开始在全球统一进行广告推广,每一年制定统一的平面、电视和网络广告,投放全球。

这样做的好处是,三星在全球有了一致的广告识别形象。

2.2.3消费需求调查定位品牌差异从白色家电到IT产品,三星的产品线非常广,只有不断地进行市场调查,才能了解消费者对其品牌的真正看法,市场的潮流是什么,主要竞争品牌是怎么操作的,消费者的需求是怎么变化的,公司的重点在哪里,自己的力量是否够投入,消费者是否能接受。

这样才能有效地贴近目标消费客户,集中投入相应的领域和市场,并与竞争对手做品牌区分,达到品牌迅速提升的目标。

李相铉说:“这是品牌管理部门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

”1997年三星品牌在中国遭遇挫折后,就对消费者做了需求调查,对产品质量和维修服务做了一定的革新和改善。

同时发现如果产品质量和使用功能突出,消费者可以接受更高的价格。

后来三星电子在中国的品牌管理也大有收获。

中国消费者对三星品牌抱有很大成见的状况已悄然改变。

三星电子渐渐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了高技术、高品质、高价值、高档次的品牌形象。

3.品牌提升3.1品牌延伸三星的快速崛起有一个重要原因,它拥有很多消费电子厂商所没有的优势: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和生产能力。

据统计,苹果iPhone有32%的零部件是由三星提供,其中就包括处理器、DRAM闪存以及一部分显示屏。

竞争对手的认可,充分显示了三星在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上的实力,三星已经建立了一个垂直整合的产业链帝国。

前瞻性地投资半导体和液晶面板,当别的企业还在追求技术和品牌优势时,三星就已经构建了超越品牌和技术的垂直产业一体化优势,而这也促使三星才能在新世纪一开始就依托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执行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

三星拥有完全独立的垂直整合王国,众多关键零组件,从液晶面板,到CPU流片,再到存储芯片,它都能自给自足,这使得三星的垂直整合更有规模效应和效率。

而在与苹果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三星在关键零部件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牵制了苹果。

因为三星的全面布局,苹果既是三星的客户又是三星的竞争对手。

产业链上的优势,让三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

3.2品牌国际化三星集团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概括地说,这个过程先后经历了贸易、低价扩张和高端品牌三个发展阶段。

3.2.1确立了单一品牌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起,三星预见到数字时代的到来,并确立了单一品牌的发展战略,放弃原来的多个品牌,全力打造SAMSUNG品牌。

并将核心品牌“SAMSUNG”定位为“数字技术的领先者、高价值和时尚”。

同时在数码领域进行品牌延伸,实现多元化发展。

虽然在部分产品上三星还沿用原有的副品牌,但其品牌驱动作用在减小,三星作为主品牌发挥主要市场驱动作用。

3.2.2导入期全面拓展国际市场技术创新结束OEM,为自主品牌发展奠定基础。

依靠给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加工芯片和电子产品,三星大大扩展规模,成为韩国最成功的制造企业之一。

在近十年的代工过程中,三星逐步掌握了代工业务的核心生产技术,并于1976年获取了彩色电视的生产技术。

1977年三星电子兼并三星三洋,标志着三星OEM时代的结束。

采用“销售公司—生产基地—研究机构”的渐进本土化模式,全面进入一线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选择上,三星选择市场壁垒高、进入难度大的美国、德国等一线国家作为突破口。

三星进入国际市场,采用的是“销售公司—生产基地—研究机构”的渐进本土化模式。

具体来看,1978年,三星在美国建立销售公司;1982年,三星在德国建立了销售公司,同时在葡萄牙建立了海外第一家生产公司;1984年,三星在英国建立销售公司,在美国建立生产公司;1987年,三星在美国和日本成立研究机构,同年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建立销售公司和在英国建立生产公司;1988年,三星在法国建立销售公司。

借助在一线市场的成功,以建设生产基地的方式全面拓展二、三线国际市场。

三星在占据了美国、欧洲等一线市场后,借助在一线市场的成功,三星开始进入二、三线国际市场,并将三星的制造重心往低成本国家倾斜,在这些地区建立加工、生产基地以降低制造成本。

1988年,三星在泰国、墨西哥建立生产公司。

1989年,三星在马来西亚建立生产公司。

1992年,三星在中国、捷克建立生产公司。

3.2.3成长期全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三星品牌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三星开始全面重视企业的品牌工作。

把握技术变革的重要契机,加大产品创新。

三星敏锐地意识到数字化正在席卷整个消费电子行业,三星开始从模拟时代步入数字时代,开始向数码产品创新转型。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三星开始将数字技术确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方向,引领了全球数字化浪潮。

为提高产品研发设计能力,三星的技术研发投入每年高达当年销售额的8%,年均增长率近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