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化学与社会结课作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论文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班级:城市规划1202
姓名:李少璇
学号:0513120210
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

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

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具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环境激素污染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一、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分类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损害是复杂多样的,其危害程度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按损害性质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及间接效应。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的急性危害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接触(进入体内)所引起的,通常其损害表现快速、剧烈,呈明显中毒症状、疾病暴发,甚至死亡。

急性危害的典型例子见于世界各国大气污染中毒的公害事件。

例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由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燃煤排放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急剧增加、扩散不开,结果造成数千居民中毒死亡。

洛杉矶、纽约、东京及我国兰州市曾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这种淡蓝色的烟雾多在气温高、阳光强的夏季中午发生,对眼有强烈的刺激与催泪作用,污染严重时还可引起肺水肿,使老年人死亡率增加。

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该市80万人口中有52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中毒,5万人失明,2500人死亡。

1986年曾发生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当地放射性污染水平达正常允许量的1500倍。

数十人因急性放射病死亡,共有25万人不得不从周围污染区紧急撤离。

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是由于低剂量的环境污染物长期反复作用于人体,污染物在体内负荷量蓄积,其产生的损害不断累积,而造成的特定的病理反应。

慢性危害最为常见,且影响广泛,是较为潜匿的健康损害方式。

例如,在磷肥厂、炼铝厂周围的大气受氟化氢污染,居民长期吸入而引起慢性氟中毒。

某些金属矿冶炼与精炼过程中排放的含砷烟尘污染大气,造成附近儿童的慢性砷中毒。

3、远期危害: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如环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

环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体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学因放,如热带性恶性淋巴瘤,已经证明是由吸血昆曳传播的一种病毒引素的。

化学因素,根据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性的化学物质达1100余种。

另外,污染物对遗传有很大影响。

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环境污染对人体遗传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致突变和致畸作用。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引起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产生亚临床的和病理的改变,出现临床体征或存在潜在的遗传效应,发生急、慢性中毒或死亡等。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

例如飘尘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就取决于飘尘的粒径、硬度、溶解度和化学成分以及吸附在尘粒表面上的各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

有害气体在化学性质、毒性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异。

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浓度一般比较低,对人体主要产生慢性毒作用。

直接刺激呼吸道的有害化学物质被吸入后,会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痉挛、咳嗽、喷嚏和气道阻力增加。

在毒物的慢性作用下,呼吸道的抵抗力会逐渐减弱,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的还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心性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

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呼吸道疾病总死亡率和发病率都高于轻污染区。

慢性支气管炎症状随大气污染程度的增高而加重。

2、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其中包括:
(1)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水体受化学毒物污染后,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便会造成中毒,入甲基汞中毒(水俣病)镉中毒(痛痛病)砷中毒、氰化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2)致癌作用: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苯并
(a)芘和其他的多环芳烃、卤代烃等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蓄积。

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可能诱发癌症。

(3)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霍乱、副霍乱等。

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4)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

如某些污染物在一般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味、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

(3)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损伤听力。

长期在强噪声中工作,听力就会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

干扰睡眠。

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的干扰时,就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诱发多种疾病。

噪声会使人处在紧张状态,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胃肠溃疡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疾病。

影响心理健康。

噪声会使人心情烦躁,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并且容易引发工
伤和交通事故。

4、固体废弃物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

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

世界各国的垃圾以高于其经济增长速度2~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

垃圾若不及时清除,必然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

从而导致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4、治理措施
(1)推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除尘配件产业和城市生活污水设施建设。

(2)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减排
(3)关停淘汰落后生产设施和严重污染企业。

对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关停的落后生产能力和不符合环保政策的排污企业坚决依法关停淘汰。

对生产规模小、物耗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治理无望的工业企业实行环境污染末位淘汰。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污染减排。

(4)实行污染源挂牌督办限期治理。

(5)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6)针对水污染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沿河的工业生产、城区生活用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找出污染根源,研究治理措施。

对于排查出的重点水污染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个制定再提出方案,同时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及政策,实施关停治理,特别是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而不正常使用的企业,坚决给予重罚,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在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间矛盾的,无疑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从根本是杜绝了资源的滥用与环境的无限制污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对大自然的保护,这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从实际社会来说,可持续发展与人们利益相冲突,实现具体方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