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奥秘的探究欲,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路
1.从这一组课文开始,我们走上了探究自然奥秘的道路。

之前我们认识了大自然的“趣”、法布尔的“痴”,今天我们去认识变色龙的“怪”。

自然界的动物有着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绝技,不少动物依靠保护色在自然中得以安全成长。

今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一神奇生物的妙手天工。

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变色龙》(板书)。

2.课文写了这样几个内容:“我们发现变色龙、我们放回变色龙、我们端详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为它们排一排队。

即使上节课我们没有读过课文,你也会这样排序吗?理由是什么?
说一件事、写一段话,就应该像这样脉络清晰,井井有条。

二、细读端详
1.刚开始发现这个小东西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它,称它是什么?(怪物、怪蛇)
2.它真的怪吗?怪在哪里?(板书:怪)
请自由读读全文,找一找它的“怪”。

注意: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建议你手中夹着笔,双手捧着书,读读想想、圈圈划划。

过渡:它怪在哪儿呢?
外形怪——
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2.你见过这样的怪物吗?
不如亲眼看一看。

出示图片
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说上一两句。

3.同学们口中的都是零散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当然要有一定的顺序。

<点击课件>图片旁配上第九段外形描写自己读读,理一理顺序。

依次写到了什么部位?(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分别介绍了各个部位。

当然,只要是循着一定的次序,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
一起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4.这里说的是什么怪?(板书:外形)
捕食怪——
1.看录像,说体会。

叙述:你瞧,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书上描述的那片丛林。

林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野花的芬芳。

<点击课件>
仔细看,关注它的动作,说说你的感受!
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捕食)
2.读课文,谈感悟。

到课文里面读读,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哪些词句写得特别有水平。

“迅雷不及掩耳”
说什么的?(雷声传得快,来不及遮起耳朵);
书上用它来说什么快?(变色龙的舌头快,来不及——眨眼睛),只听得——(唰)的一声,食物到哪儿了?——(肚子里)。

这可是变色龙的独家妙招。

“刹那间”
一般理解:“刹那间”是说什么的?(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这时间究竟多长多短?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意思的词?(转眼间、眨眼间、顷刻间、一瞬间、一刹那、一眨眼、弹指间、白驹过隙、一刹那、片刻、刹那、瞬间、霎那、一霎那、霎那间、刹那间、一下子、一秒钟、须臾、少顷、侧目、忽然、转瞬、片刻)
解文中意:课文中的“刹那间”说的是什么?
读文中句:我们读读文中具体是怎样描写的。

指导朗读:刚才在录像中你就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建议把你当时的表情在读书的同时用上。

做到怀着感情、带着表情去读书。

练习朗读,指名读,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

眼舌怪
1.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
不,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舌头?
怎么不同?一个身长三十厘米的变色龙,舌头有多长?
它的舌头一伸一卷,一只飞舞的蝴蝶就成了口中的美餐。

是所有的舌头都能如此轻而易举地将飞虫尽收囊中吗?(长、准、快)这又说明了那个字“怪”
2.还靠什么?
不,也应该说——(靠它与众不同的眼睛)
何以见得?读课文
3.绘声绘色
它的眼睛究竟有哪些特异功能?
能不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都连起来,能不能带着表情、流畅而生动的介绍它的眼睛。

这种带着表情的、流畅而生动的介绍,就是课文中所说的——绘声绘色。

板书:眼舌怪
过渡:除了外形怪、捕食怪、眼舌怪,变色龙还有什么怪?
颜色怪——
1.我们文中这些中非工人发现的变色龙,是一条挂在豆藤上的——(绿莹莹的四脚小蛇),变色龙都是绿莹莹的吗?(相机板书:颜色)
我不信
①书上是怎么说的?(……香蕉叶……泥土……水泥板……)
②你猜它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
简洁些,怎么说?(随机应变、随心所欲)
2.观看视频。

3.如果你是掌握了变色技术的科学家,你会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
4.由于变色龙有变色保护自己的特点,所以“变色龙”常常被用来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变色龙)
比喻失势的人(落水狗)
比喻恩将仇报的人(中山狼)
比喻勤勤恳恳的人(老黄牛)
比喻十分小气的人(铁公鸡)
比喻称霸一方的人(地头蛇)
比喻外表和蔼而内心险恶的人(笑面虎)
比喻目光短浅的人(井底蛙)
比喻有才华、非常能干的人(千里马)
比喻代人受过、顶罪的人(替罪羊)
三、整体回顾
1.这节课我们从“外形、捕食、眼舌、颜色”了解了变色龙。

现在的你还会说变色龙是“怪物”吗?“在我的心目中,变色龙果然……”
2.#名副其实#
(如果学生未说到这个词,教师就参与到说话训练中。

“在我的心目中,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
这话该怎么说?(名:变色龙,副:符合,实:会变色)现在知道什么叫名副其实了吧?
3.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么办?
四、激发探究
1.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广博的知识、无穷的奥秘。

其中许多动物都和变色龙一样,有着自己的特异功能。

你看,枯叶蝶能乱真、蚯蚓避虎能再生……
接下来老师将这些神奇的家伙带到大家面前,让我们一睹生物界的妙手天工。

北极熊、蛇-模拟周围的颜色,有助它伏击猎物。

枯叶蝶,躲在枯叶中,很难发现它。

竹节虫,扮作树枝的模样,一动不动时,敌人根本无法可以辨认它出来。

尺蠖,害虫,扮作树枝的模样,行动时一曲一伸像个拱桥。

树皮蚱蜢,这只藏在枯树皮中的5厘米小虫,你看到了吗?
石头鱼,它完全地模拟岩石的形态,以静待猎物进入攻击范围。

兰花螳螂,不要让它花一般的外表将你迷惑,这种螳螂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捕猎高手。

变色龙,这是咱们今天的主角,大师级别的生物。

和这些生物一样,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万千生物中的一员。

善待生命,善待地球,只有他们和谐相处,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的多姿多彩……
2.世界真奇妙。

这一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大自然的“趣”、法布尔的“痴”、变色龙的“怪”,我们还将去认识金蝉脱壳的“奇”。

动物世界还有更多更有趣的故事。

你也学着书上的样子观察一种动物,或者抓住一个特点介绍它的生活习性、或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它的外形特征。

<点击课件>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像今天课堂上这样关注动物、热爱自然,用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去探寻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板书设计:
6 变色龙
外形
怪捕食名副其实
眼舌
颜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