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级混合运算培训资料

同级混合运算培训资料

第一课时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

同级运算的顺序。

2、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时间】2016、4、11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板书:划线用色笔标出),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
53-24+38
=29
=67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
6、计算15÷3×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
(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级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并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及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主题图、课件。

【教学时间】2016、4、12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计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探究新知。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1、教学例2。

(1)观察例2图,说说图意
(2)列式
4×3=12 12+7=19
4×3+7=19 7+(4×3)=19 7+4×3=19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行是分步算式,第二行是综合算式。

(3)脱式计算
4×3+7 7+4×3
(4)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样的。

(5)脱式计算54÷6-7 7+54÷6
(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强调:计算两步式题时,必须首先观察,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计算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四、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第三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时间】2016、4、1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2、计算;32-8÷820+16÷430-4+5;二、教学教材第49页例3;1、计算58-(14+6);先说说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加法?;2、用递等式计算;7×(7-5)(77-42)÷7;(1)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2)按格式计算上面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0-36÷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 20+16÷4 30-4+5
二、教学教材第49页例3
1、计算58-(14+6)
先说说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加法?
2、用递等式计算
7×(7-5)(77-42)÷7
(1)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按格式计算上面两题。

(3)说说7×(7-5)与7×7-5一样吗?
(77-42)÷7与77-42÷7一样吗?
3、练习:
(1)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注意每题的计算顺序。

(2)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注意每组中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计算顺序。

4、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第1题
①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②乘法的积在减法算式中做被减数还是减数?
③如何列综合算式?
65-5×6 后面的乘法需要加小括号吗?为什么?
注意综合算式列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所列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④这题这样列综合算式:5×6-65,对吗?为什么?
(2)同法做第2 题,让学生明白小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

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要用到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

注意正解使用小括号。

2、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8题。

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一。

四、总结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有小括号的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习题、课件。

【教学时间】2016、4、14
【教学目标】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二。

提示:注意发挥小括号的作用。

2、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0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减法的一个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用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有时这样能全计算简单。

3、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2题。

(1)这题应该先计算出什么?
(2)学生列式计算
4、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5、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14题。

三、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