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选摘十六首其一:《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韵译】: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评析】: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
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
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其二:《送梓州李使君》作者: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解】: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2、翻:翻然改图之翻。
这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
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论”。
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
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韵译】: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象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评析】: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
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
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
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其三:《汉江临泛》作者: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1、楚塞: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
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韵译】: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评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
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
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
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其四:《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韵译】: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评析】: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
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
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
“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
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其五:《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作者: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解】:1、绛帻:用红布包头似鸡冠状。
2、鸡人:古代宫中,于天将亮时,有头戴红巾的卫士,于朱雀门外高声喊叫,好像鸡鸣,以警百官,故名鸡人。
3、晓筹:即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
4、尚衣:官名。
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5、翠云裘:饰有绿色云纹的皮衣。
6、衣冠:指文武百官。
7、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
旒:冠前后悬垂的玉串,天子之冕十二旒。
这里指皇帝。
8、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9、香烟:这里是和贾至原诗“衣冠身惹御炉香”意。
10、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袍。
11、浮:指袍上锦绣光泽的闪动。
12、五色诏:用五色纸所写的诏书。
【韵译】:卫士头戴红巾象雄鸡高唱报告天明,管御服的官员刚把翠云裘捧进宫廷。
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蔽日的障扇被晨曦照临着向前移动;香炉的轻烟依傍着皇上的龙袍升腾。
朝拜后贾舍人就用五色纸起草诏书;可听到服饰铿锵声他已回到中书省。
【评析】:这首诗与岑参所写同题,全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
内容也无甚足取。
但全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层次,描绘了大明宫早朝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
这首和诗不和韵,只和其意。
用语堂皇,造句伟丽,格调和谐。
附: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原诗:“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其六:《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作者:王维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注解】:1、渭水:即渭河,黄河最大支流,在陕西中部。
2、秦塞:犹秦野。
塞:一作“甸”。
这一带古时本为秦地。
3、黄山:黄麓山,在今陕西兴平县北。
4、汉宫:也指唐宫。
5、銮舆:皇帝的乘舆。
6、迥出:远出。
7、千门:指宫内的重重门户。
意谓銮舆穿过垂柳夹道的重重宫门而出。
8、上苑:泛指皇家的园林。
9、双凤阙:汉代建章宫有凤阙,这里泛指皇宫中的楼观。
阙:宫门前的望楼。
10、阳气:指春气。
11、宸游:指皇帝出游。
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处,后又引伸为帝王的代称。
12、物华:美好的景物。
两句意谓,皇帝本为乘此顺应时令,随阳气而倡导万物,并非只为赏玩美景。
【韵译】: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
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杨柳,阁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
帝城高耸入云的是凤阁凤楼,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美不胜收。
为了把住春光时令出巡民忧,不是因为玩赏春光驾车逛游!【评析】:这是应对皇帝诗作的诗。
这种诗一般以颂扬居多,内容上价值不高。
诗的题意在于为天子春游回护,因此,开头虽写道中景物,仪卫丰盛,春色醉人,结句却掩盖玩春之实,而颂扬他披泽于世之虚。
蘅塘退士编选这首诗,有否让当时应试书生揣摹借鉴的目的,尚不可知。
但这首诗的写作技巧,还是很好的。
其七:《积雨辋川庄作》作者: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解】: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这里指蔬菜。
4、黍:这里指饭食。
5、饷:致送。
6、东: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
:本指初耕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
夏:大。
8、啭: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
槿:也叫,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
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
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
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
【韵译】: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
【评析】: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
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
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
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
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
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
二是《列子·皇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
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
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
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
”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
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
”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
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
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
“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
其八:《赠郭给事》作者:王维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解】:1、奉:“捧”的本字。
2、无那:无奈。
【韵译】:门庭楼阁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桃李繁荣茂盛柳絮乘风纷飞。
禁宫中官舍的晚钟稀稀落落,门下省里鸟鸣吏少无事可为。
凌晨身佩玉饰进诣銮殿朝拜,傍晚捧着诏书退朝拜别琐闱。
我想随您进退无奈年迈体衰,将因常常卧病解脱朝衣引退。
【评析】:这也是一首唱和诗,郭给事有诗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
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