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学考试试题
试题1
一、名词解释
1.针灸学:
2.经络系统
3.十二经脉:
4.砭石:
5.“阳脉之海”:
6.经气:
7.“一源三歧”:8.十五络脉:9.经络学说:
10.“六合”:11.“气街”:12.五输穴:
13.“肺系”:14.募穴:15.“陷下则灸之”:
16.“感觉阈”:17.隔姜灸:18.平刺:
19.四总穴”20.艾炷灸
二、判断题
1.《针灸大成》记载了361个经穴。
( )
2.《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 )
3.唐代初期,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
( )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 )
5.经脉循行中与耳有联系的经脉有2条。
( )
6.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
( )
7.下合穴中,三焦下合委中,胆下合穴为阳陵泉。
( )
8.丰隆穴的定位: 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 )
9.十二经脉皆有“标”部与“本”部。
( )
10.胎位不正首选至阴穴。
( )
11.十二经筋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并深入内脏。
( )
12.肺经的五输穴是少商、太渊、鱼际、经渠和尺泽。
( )
13.八脉交会穴中,公孙通带脉,而内关通阴维脉。
( )
14.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皮肤上。
( )
15.大肠经的郄穴是手三里。
( )
16.十二经脉中,六阳经均不经过手(足)掌部。
( )
17.拇短、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取阳池。
( )
18.瘀血腰痛的配穴为膈俞、次髎。
( )
19.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故有“阴脉之海”,“血海”之称。
( )
20.中风的中经络型的针灸治法为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主穴选内关、水沟。
( )
三、单项选择题
1.最原始的针刺工具是()
A.骨针
B.竹针
C.砭石
D.陶针
E.铜针
2.创子午流注针法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