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层及古生物学 第9讲 地层学原理

地层及古生物学 第9讲 地层学原理

• 包括组成地层岩石的颜色、矿物组分或结
构组分、结构、组构和沉积构造等。
• 是认识地层的最重要内容和划分地层的最
重要基础。
22
生物学特征
• 主要包括生物化石组分、含量、保存状态、 化石之间及化石与围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 生物化石在认识地层和地层划分中的意义:
一、年代学意义:反映地层形成的时代。 二、环境学意义:反映生物化石形成环境的 差别。
• • • • 纵向堆积作用 横向堆积作用 生物筑积作用 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
3
纵向堆积作用
• 原始水平律
• 原始侧向连续律
• 地层叠覆律
4
原始水平律
• 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 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水平摆放).
5
原始侧向连续律
• 地层在大区域甚至全球范围内是连续的,
8
9
穿时普遍性原理
• 在所有侧向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地
层必然是穿时的。
• 地层特征:地层时间界面和岩性界面不一
致或斜交。
10
生物筑积作用
指造架生物原地筑积而形成地层的作用方式 地层特征:地层一般呈丘状隆起,岩层多具
块状构造
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侧向加积或垂向加积
11
12
旋回沉积作用和非旋回沉积作用
• 旋回沉积作用: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由于 环境单元的变迁,或在一定的沉积作用过程 中由于作用方式的变化导致底层的沉积单元 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不同的旋回沉积作用 形成不同的旋回沉积序列。 • 相反,不能够形成这种规律重复的沉积作用 是非旋回沉积作用。
13
旋回沉积作用类型
• 据旋回沉积作用的形成机理,可以将旋回沉 积作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九讲 地层学原理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史学》 国家精品课程修改
1
地层学含义
• 地层:各种层状岩石的统称.包括所有的沉积 岩,部分火成岩和变质岩. • 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地 质年代、时空分布规律(狭义)和形成环境条 件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地层形成的沉积作用
侵入接触 intrusive contact
26
其他属性
• 磁性特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矿物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生态特征、同• 沉积体自身作用为主的,如:生物筑积作用 沉积盆地内环境单元变迁,如:曲流河、三角洲等 突发事件形成,如:鲍马序列 沉积背景因素影响,造成海平面升降
14
15
16
17
18
地层的物质属性
• 是我们划分地层和建立地层单位的基础。
19
地层的物质属性
• • • • • • 岩石学特征 生物学特征 地层结构 地层的厚度和体态 地层的接触关系 其他属性
23
地层结构
24
地层的接触关系
25
地层的接触关系
角度
有地层缺失,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 有地层缺失,上下地层产状一致 假整合
地层与地层
不整合
unconformity
平行
连续
上下地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间断 有沉积间断
整 合
conformity
不连续
地层与其 它地质体
沉积接触
非整合
nonconformity
或者延伸到一定的距离逐渐尖灭(侧向连续)。
6
地层叠覆律
• 原始地层自下而上是从老到新的(上新下老)
7
横向堆积作用
• 指沉积物的颗粒在介质搬运过程中沿水平方
向位移,当介质能量衰减时沉积下来。如曲
流河河道侧向迁移形成的侧向加积作用、河
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与海滩、障壁沙坝的进
积作用以及滨岸沉积的退积作用等。
20
地层的厚度和体态
• 地层的体态:指岩层或地层体空间形态和 分布状态。
地层的形态一般层状,也有楔状、透镜状、 丘状等。 地层的分布状态一般水平,但也有斜列的。
• 一个地层单位应有一定的厚度,厚度过小 不足以建立一个地层单位。一般应可以在 地质图上以最小的表达尺度(1mm)表达 出来。
21
岩石学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