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概念
根据种差的不同特征,“属加种差”定义法 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类型:
发生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产生或形成过程。
如:圆就是平面上一动点绕一定点做等距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性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的定义。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功用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功能或作用的定义。
如:仪器是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量、观测、检验、绘图等的 比较精密的器具或装置。
五 、概念间的关系:
普通逻辑是从概念的外延方面来考察概 念间的关系。按照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 外延是否有重合,从而把概念间的关系 分为两大类: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不相容关系 反对关系 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 概念间的相容关系 ① 全同关系:A概念的外延都是B概念的外延, 并且B概念的外延都是A概念的外延,即A、B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A = B:欧拉图(1)
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 说明的语词定义
实质定义是指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的定义,最常用的是“属加种差”定义法, 其特点是,揭示被定义的种概念与同属的其 它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异。 如: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种差 属
被定义概念与 同属的其它种 概念之间的差 异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
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是否为集合,可将概念划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 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非集合概念是 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反映作为集合的对象,反映集合的属性, 它的外延是一个集合。如“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中,“中国人”表达集合概念,它的外延是中国人 的整体。 集合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一个集 合有它特定的属性,而组成集合的个体不必然具有 集合的属性。如森林所具有的绵延无尽的属性属于 它的集合属性,而作为组成森林的个体的某棵树则 不具备这样的集合属性。
A B
土豆=马铃薯
例如: 人=能够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其外延相同但内 涵不必然相同,可以互相证明,交替使用。 这不仅有助于概念明确,而且也会使表达更 为生动。
② 属种关系 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 相同,是概念外延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其中外 延较大,包含另一个概念外延的叫做属概念;被包含 的概念叫做种概念。例如:“动物”(属概念)和 “哺乳动物”(种概念)。 属种关系分为两种: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 对任意两个概念A、B,如果B的外延完全在A的外延之 中,而A的外延只有部分与B的外延相同(即所有的B 是A,并且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就称A、B之间 具有真包含关系。而如果A的外延完全在B的外延之中, 而B的外延只有部分与A的外延相同(即所有的A是B, 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就称A、B之间具有真 包含于关系。
常见的集合概念还有群岛、舰队、丛书等。 非集合概念有树、楼房、公路、山等。它们反映的 不是集合,是非集合概念。 判断同一句词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何种概念需要具体 分析。如: 1、人是有思维能力的、有语言能力的。 非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 2、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3、正概念与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 有还是缺乏某种属性,可将概念划分为正概念与 负概念。正概念是肯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是反映对象缺乏某种属性的概念。 正概念也称为肯定概念,即肯定对象具有某种属 性的概念。例如“党员”“聪明”“正式”。负 概念也称为否定概念,即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 性的概念。如“非党员”“不聪明”“非正式”。 并不是凡有“非”“不”等字的都是负概念。例 如“非洲”“不丹”“无中生有”等诸如此类的 词语。
关系定义: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的定义。
如:叔父就是父亲的弟弟。
语词定义是规定或说明语词意义的定义方法。 包括: 规定的语词定义:创立一个新语词,并赋予 其特定含义的定义方法。如:“四个现代 化” 、“一国两制”。 说明的语词定义:通过说明也已存在的语词 的含义从而下定义的方法。如:“耄耋 (màodié)之年”表示八九十岁年纪。
欧拉图(2):
B
A
ABຫໍສະໝຸດ A 真包含于B,B真包含A; B 真包含于A,A真包含B。
③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相同。 欧拉图(3) 有的A概念的外延是B概念 的外延,有的A概念的外 延不是B概念的外延,并 且有的B概念的外延是A概 A大学生 B中共党员 念的外延,有的B概念的 外延不是A 概念的外延。 或者说A、B两概念的外延 大学生(中共)党员 有部分相同,有部分不同。
F同学:“你们的说法太抽象了。依我之见, 新闻就是传播筒、开心果。因为新闻能把各 地的新鲜事传播开来,让大家开心。”
系主任:新闻就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 体机构对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 作的报道。
?
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窄;一个概 念的外延越宽,其内涵越少。 例如:“外语大学”与“大学”两个概念, “外语大学”的内涵比“大学”的内涵多, “外语大学”的外延比“大学”的外延窄。
丈夫就是妻子的法定配偶,妻子就是丈夫 的法定配偶。 奇数就是偶数加1所得的数,偶数就是奇 数减1所得的数。
③ 定义必须清楚明确。如果定义项使用晦涩 难懂、含混不清的词语就会犯“定义含混” 或“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如:
概念
表达关系
反映关系
语词
指谓关系
对象
概念是思维的形式。概念的产生和表达都必须借助 于语词,脱离语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概念是人类认识 的共同结果,而语词体现着民族的特点,带有约定俗成 的性质。
四、概念的种类 形式逻辑根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一般特征,把概念分 成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和负概念。 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之不同, 可把概念划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外延只 有一个个体的概念。普遍概念是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 体的概念。 单独概念常用专用名字(如北京、毛泽东、西南财经大学) 和摹状词(中国的首都、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峰、2的平方、 《狂人日记》的作者)表达。普遍概念反映一类事物。如 “国家”、“学生”、“自然数”、“红色”、“勇敢的” 等。 判断一个语词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要考虑语境。
一切概念都是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是, 这种反映有直接的反映,也有间接的反映;有正 确的反映,也有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实概念:所反映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概念。如: “成熟的苹果”、“小学生”、“北京”…… 虚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概念。 如“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永动机”、 “理想气体”、“神仙”…… 虚概念的外延是空类,不等于说虚概念没有 外延。一切概念均具有内涵和外延。
定义过窄
被 定 义 项 定义项
② 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 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是指在定义项中直接包含了 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用A定义A。如:
逻辑学就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麻醉现象就是麻醉品起作用的现象。
“循环定义”是指在定义项中间接包含了 被定义项的逻辑错误。用B定义A,又用A 定义B,而A、B均是未知概念。如:
•
定义的结构 被定义项
定义项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 矩形 (2)矩形就是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人 (3)人是能够知道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 和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
定义联项
Ds就是Dp 或Ds=Dp
• 下定义的方法
发生定义 性质定义 实质定义 功用定义 (“属加种 差”定义) 关系定义
•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 • 也称全异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重 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不是A)。 又根据不重合外延相加的情况分为: • 矛盾关系:两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同,互相 排斥,他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它们的邻近的属概 念的全部外延。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叫做矛盾 概念。例如:“男人”和“女人”。 • 反对关系:两概念之间的外延完全不同,互相 排斥,他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邻近的属概 念的全部外延。具有反对关系的概念叫做反对 概念。例如:“白马”和“黑马”。
事物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而本质属性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 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
如:人的定义就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两足直立,无羽毛的动物; 具有理性思维的高级动物; 劳动; 能够制造并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概念是人对事物认识的结果及概括。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因为概念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属性,所以也就 反映了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个体对象。任何概念 都有内涵和外延之分。“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 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什么 是?”);“概念的外延”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具 有本质属性的个体总和(“哪些是?”)。 例如“商品”: 内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外延——古今中外市场上出售的产品。 要了解一个概念是否正确,就要检查这个概 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明确。
三、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任何一个概念都要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是 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一:任何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 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汉语中的实词(名、代、 动、形、数等)都是概念;虚词(叹、助、介) 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语词来表达。如“医 生”可用医生、先生、大夫、郎中等表达。 第三: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概念。 如“道”既可指道路,也可指方向、路径,还可 以指道理、方法等。
全异关系:欧拉图(4)
A B
矛盾关系:欧拉图(5) 反对关系:欧拉图(6)
A 团员 B 非团员 A 红 B 黑
C
C
六、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内涵和指 出概念的外延。这两种方法就是定义与划分。 1、定义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 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揭示对象的特有属性 或本质属性。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 个部分组成。如: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矩形就是四个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3)人是能够知道和使用生产工具、有语言 和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