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单缸四冲程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年级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录第一部分绪论 (1)第二部分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2)2.1 课题题目 (2)2.2 机构简介 (2)2.3设计数据 (3)第三部分设计容及方案分析 (6)3.1曲柄滑块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6)3.1.1设计曲柄滑块机构 (6)3.1.2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 (8)3.2 齿轮机构的设计 (12)3.2.1 齿轮传动类型的选择 (13)3.2.2 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13)3.3 凸轮机构的设计 (14)3.3.1 从动件位移曲线的绘制 (14)3.3.2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15)3.3.2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6)第四部分设计总结 (18)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9)第一部分绪论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热效率高、起动性能好的特点。

但是燃机一般使用石油燃料,同时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害气体的成分较高。

广义上的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燃机是指活塞式燃机。

塞式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

活塞式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它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

这也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热机。

第二部分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2.1 课题题目单缸四冲程燃机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图2-1燃机机构简图2.2 机构简介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广义上的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燃机是指活塞式燃机。

活塞式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

活塞式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能。

燃机的工作原理:让燃料在机器燃烧产生热量向外界传输机械能。

四冲程汽油机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

吸气冲程:活塞下行形成气缸压力小于于大气压的差,这个压力差俗称真空度,由于真空度的存在使机器外的空气进如气缸。

当活塞下行到最后位置进气阀门关闭吸气冲程完成。

在机器运转中由于速度的关系在吸气冲程完成时气缸的气压是大于大气压的,在设计上设置了一个进气门关闭的延迟时间就是为了提高进气量。

压缩冲程:吸气冲程完成后活塞上行压缩空气达到一定温度使燃料燃烧,此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界给于点火,另一种是压缩到一定时候使其自燃.做功冲程:压缩后燃烧的空气使活塞下行从而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这种是通过连杆活塞组和曲轴实现的,在高温高压的燃气的作用下推动活塞下行通过连杆使曲周做圆周运动,这个圆周运动就是人们所需要的机械能,其能量同过于曲轴连接的设备输出,其中一部份转换成势能储存在与曲轴相连的飞轮中,这个势能以飞轮惯性旋转的形式释放为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这三个冲程提供能量。

排气冲程:在飞轮惯性的驱动下活塞上行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打开的排气阀门中排出,当活塞行至上终点位置时整个燃机的工做循环完成,在飞轮惯性的作用下将开始新的一轮工作循环2.3设计数据1、曲柄滑快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已知:活塞冲程H,按照行程速比系数K,偏心距e,,柄每分钟转数n1设计数据表2-1符号215 55 1.05 650设计数据表2 -2位置编号 2 8曲柄位置(º)60º240º-图2 曲柄位置图学生编号33 位置编号 2 82、齿轮机构设计已知:齿轮齿数Z1,Z2,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轮为正设计容齿轮机构设计符号Z1 Z2 i m a α'数据15 45 3 4 120 1203、凸轮机构设计已知:从动件冲程h,推程和回程的许用压力角[α],[α]′,推程运动角Φ,远休止角Φs,回程运动角Φ′,从动件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运动。

第三部分 设计容及方案分析3.1曲柄滑块机构设计及其运动分析已知:活塞冲程H ,按照行程速比系数K ,偏心距e ,柄每分钟转数n1表3-1设计数据表设计容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符号 H (mm ) e (mm ) K n 1(r/min ) 符号215551.05650以R ,L 表示曲柄、连杆的长度,e 表示曲柄回转中心与滑块移动导路中线的距离,即偏距;H 表示滑块的最大行程;K 为行程速比系数,θ为极为夹角。

左图为过C1,C2,P 三点所作的外接圆。

半径为r ,其中C1,C2垂直C2P,∠C1PC2=θ,C1,C2为滑块的两极限位置,A 为圆上的一点,它至C1,C2的距离为偏距e ,即A 为曲柄的回中心。

曲柄回转中心A 的位置。

为了能够满足机构连续性条件,A 点只能在右图所示的C2AP 上选取,而不能在pt (p 、t 为滑块处于两极限位置 图 3-1 C1,C2时,导路 的垂线与C1C2P 圆周的交点)上选取。

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出曲柄和连杆的长度:()39.411180=+-=K Kθ○1○2由○1○2得:θsine22HRL=-○3)(2)(2))((2)()(22222222cosRLHRLRLRLHRLRL--+-+--++==θ○4由○3○4得:mm106sin4sine2-cose22==+θθθHHHRmm407sin4sine2cose22=++=θθHHHL可得R=106mm,L=407mm。

按此比例作出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3-2所示。

图3-2机构运动简图θθβsinsin22r2sinHRLHRLRL-=-=-=RL+=esinβ3.1.2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1.解析法分析滑块的运动位移分析:由上图可根据曲柄滑块简图及几何知Le-sin sin ϕR ECB =∠ 故()22e -sin 1cos L R ECB ϕ-=∠=()LR L 22e -sin ϕ-则()22e -sin cos cos cos ϕϕϕR L R ECB L R S -+=∠+=位移s 数据表3-2速度分析:()222e -sin 2cos e 2-2sin -sin -dt ds ϕϕωϕωϕωR L R R R V -==加速度分析:()()()[]23222222222e -sin 4cos e 2-2sin R e -sin sin e 2cos 2--cos -dt dv a ϕϕωϕωϕϕωϕωϕωR L R R L R R R --+== 2.图解法分析机构的二个瞬时位置利用图解法作机构的两个瞬时位置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 已知曲柄滑块机构的尺寸及2个位置,构件1的转速n1,用图解法求连杆的角速度w2及角加速度α2滑块上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a 曲柄位置:(1)曲柄位置为60°位置图 取μl = 5(mm/mm )图3-3曲柄位置图 ϕ=150°(2)速度多边形图v μ=0.2(m/s)/mm已知 68rad/s =2ππ=W 11s R W V B /m 2.71 ==CBB V V V +=c方向 √ √ √大小 ? √ ?由图3-4可知 图3-4 速度多边形s m bc V spc V v CB /4.3/m 6.6c v =⋅=⋅==μμ(3)加速度多边形 a μ=10()mm s m 2/t CBn CB t B n B c n CB B CBa a a a a s m L a s R Lv +++=======/4.28/m 490a s/rad 354.822221n 2ωωω图3-5加速度多边形方向 √ √ √ √大小 ? √ 0 √ ?由图3-5可知:222.2/398.1034/421''/235''.s rad a a s m c n a s m c p a tCB a t CBa c ======μμb.曲柄位置(4)曲柄位置为240°的位置图取 μl = 5(mm/mm )图3-6曲柄位置图(2)速度多边形v μ=0.2(m/s)/mmCB B V V V +=C大小 ? √ ? 方向 √ √ ?图3-7速度多边形由图3-7可知:sm bc V sm pc V V CB C /8.3/98.4===⋅=μμ(3)加速度多边形 a μ=10()mm s m 2/CBn CB t B n B c n CB CBa a a a a s m L a LV +++=====/48.35s/rad 337.9222ωω图3-8加速度多边形 方向:√√ 0 √ ?大小:√ √ √ √由图3-8可知:3.2 齿轮机构的设计已知:齿轮齿数Z1,Z2,模数m ,分度圆压力角α,齿轮为正常齿制,在闭式润滑油中工作。

设计数据表3-3设计容 齿轮机构设计 符号 Z1 Z2 i m a a' 数据 154534120120222.2/66.1093/445''/360''.s rad ta a s m c n a s m c p a tCB a tCB a c ======μμ3.2.1 齿轮传动类型的选择由最小变位系数,X min =minmin Z Z Z )(-h a *,其中Z min =17则有:X 1≥171517-=0.118 X 2≥174517-=-1.647选择等变位齿轮传动则: X 1=-X 2 X 1+X 2=0 取X 1=0.118 X 2=-0.118X 1+X 2=0且X 1=-X 2≠0。

此类齿轮传动称为等变位传动。

由于X 1+X 2=0,故:a ’= a , α’=α , y=0,Δy=0即其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中心距等于中心距节圆与分度圆重合,齿顶圆不需要降低。

对于等变位齿轮传动为有利于强度的提高,小齿轮应采用正变位,大齿轮采用负变位,使大﹑小齿轮的强度趋于接近从而使齿轮的承载能力提高。

3.2.2 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已知:齿轮齿数Z 1=15,Z 2=45,模数m=4,分度圆压力角α=20。

,齿轮为正常齿制,在闭式润滑油池中工作齿轮m=4>1,且为正常齿制故h a *=1,c *=0.25 由等变位齿轮传动可知α’=α=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