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
课本第31~32页。
学生分析:
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在新授课上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较快。
本节课将要教学的“圆柱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设计思想: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创造条件,是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路搭桥,是让学生真正在探索中发展。
因此,教师要通过组织大量的探索性活动,让学生借助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学习方式,体验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从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
完全是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建构,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体,知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
(2)通过画、剪、拼、证等活动,从中获得合作、成功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