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将领漫谈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军队里面也相应地占一定比例,而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秩序的紊乱,中央政府不能控制一些边远地区,因而大量的少数民族军人纷纷而起,割据一方,其中少量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甚至卖国投敌。
当然,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将领在对抗外敌入侵的时候大义凛然,英勇捐躯,谱写了一部光怪陆离的历史剧。
以下就对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将领进行一定的介绍,这些将领不光是正统军队的军人,也包括部分伪军和影响较大的非正规武装首领。
首先,谈谈满族将领。
满清末年大力培养满族将领,也培养出一些不错的人才,但这些人在民国因为不受信任,出彩的并不多。
但其加上民国时期出头的一些将领,数量还是不少的。
其中职务最高的是荫昌,这位将军清末留学德国,曾任满清陆军大臣,是满清少有的有眼光、有能力的新军将领,为袁世凯的好友。
民国初先后任总统府高等顾问、侍从武官长、参政院参政和参谋总长,陆军上将,是民国初满族将领标志性人物,其地位极为崇高,但毫无实权。
在此之后,中央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满族将领了,只不过在东北,因为满清末年加意培养,满族将领在东北,尤其是在黑龙江、吉林的地方军队当中还很有实力,民国初,吉林的旅长英顺、巴英额与督军闹不和,让张作霖白白弄了吉林地盘。
不过他
们虽然垮台,但吉林的地方军队还是满族军人有很大力量,九一八的时候,吉林的实际指挥者张作相的参谋长熙洽就是满清宗室,独立27旅旅长吉兴也是皇族,正是他们在九一八当天命令军队撤退,将吉林主要城市不战送给日寇,他们也立即率部投敌,使东北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东北沦亡。
而因为卖国有功,他们先后在伪满任陆军上将,将军府将军等要职。
不过,满族将领也有几个很有民族骨气的,江桥抗战打响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就是汉军旗人,算半个满族吧。
另外,奉军中的原直隶督办李景林也是汉军,不过其在被冯玉祥打败之后,没当上内阁总理,也不再进行政治活动,仅凭自己精研的剑术潇洒人生。
至于在抗战中英勇捐躯的佟麟阁将军,也是满族,他能成为极端仇视满人的冯玉祥的亲信,也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其战死沙场成为抗战期间第一个被追赠为陆军上将的高级将领。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满族将领就是新疆的盛世才,他是郭松龄送去日本读军校的,郭松龄反奉失败后,投靠蒋介石,不被重用,只身出关。
在风云变幻中利用白俄的归化军,退到新疆的东北义勇军以及苏联红军,打败了各个竞争对手,终于统一新疆。
以后在苏联、国民党、共产党之间搞平衡,统治新疆10余年。
可以说,民国的满族将领大多数和东北军有关,有很深的地域性。
其次,是蒙古族将领,蒙古族将领最高职务为萨镇冰,其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在北洋海军任
康济舰管带,清末海军统领(总司令、海军正都统衔,相当于海军上将),民国历任海军总长、代总理、海疆巡阅使、
福建省长,被北洋和蒋介石都任命为海军上将,共和国建立后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历仕3朝。
其侄孙萨师俊中
校在抗战中任中山舰舰长,为抗战中阵亡的海军最高级军官。
不过,其他的陆军将领很多都与清末的毅军有关,如北洋时期在河南当过师长,河南军务帮办被冯玉祥枪毙了的宝德全就是毅军出身。
以东北军团长率一个旅投降日寇,以后发展成为拥兵近2万的伪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他是汉蒙古,祖上汉族入赘蒙古家庭)也是出身毅军,曾任伪蒙古军总参谋长,接任李守信统领原伪蒙古军在解放战争中与共军硬拼的宝贵廷(李守信的拐弯小舅子)也出身毅军。
除此之外,蒙古军人还有出身蒙匪的,如著名蒙匪宝振荣(荣三点),他在被东北军收编后(骑兵旅),在奉苏战争中被苏联军队击败,部队恢复土匪本性,烧杀抢掠,被张学良枪毙。
而另一类的蒙匪巴布扎布,更是在日本的豢养下,多次进攻内地,妄想复辟清朝。
其儿子正珠尔扎布、甘珠尔扎布(川岛芳子的原老公)也是日寇精心培养的代理人,在伪满军队中曾升任将级高官。
而布里亚特蒙古人乌尔金更是被日寇任命为伪满上将的高位。
而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在内蒙地区任命白海峰,奇子俊等等这些人将军军衔,其实他们的实力并不强,基本上都只有几百,近千人,不过是羁縻而已。
蒙
古族民国将领出身复杂,有海军萨镇冰家族,有陆军毅军出身,有胡匪出身,有封建王公出身,还有少部分军校出身。
第三,回族将领,其最高任职者为白崇禧,其为保定军校出身,桂系军阀魁首,国军一级上将,历任国军参谋总长、国防部长。
但在桂系中回族将领不多,只有白崇禧的外甥海竟强等寥寥数人,真正回族将领的大本营在大西北,其主要是西北马家军阀,他们是清末回族起义军后裔,投降清朝后成为清军主力董福祥的甘军的一部分,民国后共分三大支:(1).马安良系,是西北马家军的主力,为清末马占鳌后裔(原为起义军,后投降左宗棠),曾任精锐西军统领,曾控制大半个甘肃,后在民国前期被西北军消灭,主要人物有马安良、马廷骧父子(2).马骐、马步芳系,原为马安良部下,后在青海独立,父子,兄弟,3人相继任青海省主席,主要人物:马骐、马麟、马步芳、马步青、马仲英(尕司令)、马继援(3).马福祥、马鸿逵、马鸿宾系:原为马安良部下,后在宁夏独立,马福祥曾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办、蒙藏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鸿逵任15路军总司令、宁夏省主席。
马鸿宾曾任宁夏镇守使、甘肃省主席。
马家军的野蛮和血腥,应该大家都很了解。
就不再多说了。
其他各个军阀手下也有一些零星的回族将领,如傅作义的军长刘万春,但他们的作用很小了。
第四,彝族将领,其主要代表为龙云,云南军阀,历任云南省主席,军事参议院院
长,二级上将。
龙云的继任人,其表弟卢汉,还有重要的军长、师长如安恩溥、陇耀等都是彝族人。
他们率领新滇军,在抗战中和日寇血战8年,先后参加了台儿庄血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战斗,而且龙云坐镇昆明,使昆明当时成为民主思想的大本营。
但好景不长,抗战刚胜利,蒋介石就炮轰五华山,解决了龙云。
而其部属在卢汉等的带领下在解放战争中又与中共打了好几年,最后,大势所趋,陆续起义。
除此之外,成为国军和后来解放军双料少将的原拉卜楞保安司令、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的藏族将领黄正清和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人士也曾经获得将军军衔,但这些人的实力都很小,基本在民国政治生活中没有多大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