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2011-9-23
第三讲古代印度教育制度
1、种姓制度: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
2、古儒学校
·公元前8世纪古儒学校在家庭中开办的婆罗门学校。
三、古代东方古国教育的特点
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2、等级性、阶级性
3、教育内容涉及德育、宗教等
4、教育方法简单,体罚盛行
5、教师地位因为知识的等级制而较高。
第二章希腊教育
希腊教育的发展阶段:
1、荷马时代(前1100-前800年)
2、古风时代(前800-前500年)
3、古典时代(前500-前330年)
4、希腊化时期(前330-前30年)
主要把握住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发展;
一、荷马时代的教育
1、荷马时代的希腊社会
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度过渡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2、荷马时代的教育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塞)记》
阿卡琉斯之师:喀戎、富尼克斯
教育目标:培养演说家和勇士
道德教育:“四大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二、古风时代的教育
·城邦制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主权国家,最具代表性的如:雅典、斯巴达。
(一)斯巴达教育
·地理条件:封闭
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拉哥尼亚平原
·社会结构:等级制
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被征服的奴隶)
·教育体制:国家控制(我国封建时代靠礼教维护各个等级)
·新生儿体检制度
·0—7岁:家庭教育
·7—18岁:国家教育机构-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养成坚毅、刚强、机警的品质
·18—20岁: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重视女子教育,体格健壮的母亲才能生育健康的子女
·只有国性,没有民性,个人要完全服从国家的需要,强调的是国家的观念、集体的观念
(二)雅典教育
·地理位置:阿提卡半岛,三面临海,宜于航海
·社会体制:民主政治(从索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