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Preci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课程代码:M106103
总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
本课程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光电检测与控制方向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融会贯通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系统掌握各类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现代计量测试新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计量测试的基本知识,能够依据被测量的技术要求拟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实施测量并分析处理测量结果,完成一个测试的全过程,从而具有初步解决工程测量中几何参量精密测试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2、公差基础知识
3、测量的基本概念
4、测量方法的选择
第二章长度尺寸的测量12学时
1、长度的基准与标准
2、量块的检定
3、线纹尺的检定
4、光滑极限量规
5、轴类零件测量
6、孔类零件测量
7、大尺寸测量及新技术发展
8、微小尺寸测量及纳米测量技术
第三章角度测量6学时
1、角度的实用基准
2、角度和锥度的测量
3、小角度测量技术
4、新型角度传感器
第四章表面粗糙度的测量6学时
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2、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3、微观形貌测量新技术的发展
第五章形位误差测量12学时
1、直线度误差测量及准直技术的新发展
2、平面度误差测量
3、圆度误差测量
4、平行度位置误差测量
5、垂直度位置误差测量
6、同轴度位置误差测量
7、误差分离技术
8、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第六章螺纹测量6学时
1、螺纹测量基础
2、普通螺纹的综合检验
3、螺纹的单项测量
4、丝杠的测量
第七章圆柱齿轮测量8学时
1、概述
2、齿轮单项测量
3、齿轮综合测量
4、齿轮整体误差测量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精密计量与测试发展概况,熟悉量值传递系统,掌握长度计量检定基本内容。
2、理解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则,对拟定测试方案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掌握工程测量中各种几何量参数的测量原理、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了解各种常用仪器的技术指标。
4、了解几何量计量测试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课内54学时,课外自学内容16学时;
每章完成习题2-4题
四、课程实践环节
由专业实验和生产实习两个环节完成。
专业实验为开放性实验计2学分;生产实习为综合性训练及生产实践计4学分。
五、先修课程及推荐教材
先修课程:《物理光学》,《应用光学》,《传感器原理》,《机械设计
基础》,《误差理论》
推荐教材:校内自编教材《精密计量与测试技术》六、面向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
七、开课教研室
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