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探讨论文摘要中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之中, 中国企业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应对贸易摩擦的旅程总是深一脚,浅一脚, 最后才能稳定。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原因的分析, 浅析了一些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所谓国际贸易摩擦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 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 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 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竞争日渐激烈, 当然就会产生摩擦。
因此, 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并不奇怪, 这是贸易增长的必然反应。
但应对贸易摩擦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要冷静对待、看清本质; 另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应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尽可能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遭遇过技术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 通过颁布法律、法规, 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 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由于这类壁垒大量地以技术面目出现, 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
如2009 年, 可以说是玩具壁垒提升最为频繁的一年。
包括欧美在内的主要玩具出口国纷纷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检测法规指令, 使玩具生产企业出口风险不断加大。
加拿大以往是我国第五大玩具出口国, 但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 我国对之出口的玩具数量也在急速下滑。
自2009年8月起, 加拿大已降至我国主要玩具出口国第六位。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在技术上的差距, 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不断制定和修改各种标准, 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 是我们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
首先,企业应适时地了解各国产品的各种技术标准, 从原有的出口增长过多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局面, 转变为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
其次, 企业在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方面,应积极走出去,规避和转移冲突。
从战后日本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来看,20 世纪70年代以来, 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80 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对外投资的重心转移到了美国。
我国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也开始加大走出去的力度1999 年,海尔决定在美国建厂, 为此, 海尔成为中国制造业中第一个在美国建厂的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先后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和公司, 利用本土品牌和渠道成功地获取美国市场; 上海广电集团和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组建合资销售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己的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这些成功的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
走出去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巩固和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道路虽然崎岖不平, 但前途还是光明的。
美国人有句俗语推到水里的人, 能很快学会游泳。
跨国之旅总是深一脚,浅一脚, 最后才能稳住。
我们只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逐步适应、不断发展、谋求共赢, 相信最后终究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要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2007年2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关于无汞碱锰电池专利侵权调查337电池调查案作出公告, 宣布中方企业不构成侵权, 结束了337 电池调查案历时四年的重审。
本次337 电池调查应诉案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得到了全国电池行业的积极配合, 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方企业取得应诉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 政府应加大交涉、磋商和法律抗辩力度。
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对话机制加强沟通, 要求有关国家取消不公平、不合理的保护措施。
作为具有协调同行、避免过度竞争以及自主对外沟通功能的行业协会, 在获取信息、提供外贸咨询和协助政府和企业开拓并调整对外贸易关系,缓解对外贸易摩擦等方面, 应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的作用。
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与行业协会取得联系, 遇到情况向行业协会反映, 行业协会有义务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壁垒。
三、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和行业预警机制我国部分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差, 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不能做到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手段及营销谋略。
因此, 管理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泛、资料传递迅速、调查研究充分、立案反应及时的预警机制非常关键。
它不仅可以把有关工作的重点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 亦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从长期来看, 要大量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 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的价值。
在国外对华反倾销、反补贴等案件的应诉中, 涉案企业不了解应诉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应诉的情况很普遍; 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损害时也不知道利用世贸规则进行合理保护, 没有大批懂得规则的专门人才参与国际经贸活动, 要提升我国的对外经贸的竞争力和形成竞争优势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 就要尽快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用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问题各个层面的专门人才, 让优秀的人才能成团涌出并在对外经贸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我们本着平常的心态,以共赢的原则、积极的行动,一定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厚双, 刘向丽等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法理、经验与对策研究[] 北京九州出版社 2 蔡珍贵时代的国际贸易新壁垒研究[] 中国市场出版社本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重症肺炎【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 位。
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 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
在HAP 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和健康护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
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始的抗生素治疗。
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 综合治疗中获益。
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
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
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简单地讲,是住院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①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 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④WBC > 1099 X 10 / 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
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认的定义。
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肺炎的表现: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5d、机械通气>4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ATS)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①需要机械通气;② 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50%;《少尿(每日177卩mol/L( 2mg/dl)。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PaO2/FiO2 2007年ATS 和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制订了新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
主要标准:① 需要创伤性机械通气②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①呼吸频率>30次/min;②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⑥ 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v 4X 109 /L)⑦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⑧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⑨ 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的定义与SCAP相近。
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成人HAP, VAP, HCAP 处理指南》。
指南中界定了HCAP 的病人范围:在90d 内因急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
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F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现。
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容易引起误诊。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
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CAP患者,部分是HCAP患者。
重症CAF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⑴肺炎链球菌为重症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30%~70%。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精中毒、抽搐和昏迷)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
病毒感染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素。
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
多发性骨髓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 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人。
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