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康复理疗科工作制度
一、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由科护士长配合,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完成门诊、住院病人的诊疗、科研、教学任务。
二、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二次,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三、各级医务人员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开展业务。
四、坚持核心制度,如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提高医疗质量。
五、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达到整洁、卫生、规范化,力争为病人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
六、严格无菌操作,针灸器具必须严格消毒,按规定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防止交叉感染。
七、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
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八、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九、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
治疗完结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
十、经常检查针灸器具是否完好,如有问题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十一、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十二、加强医患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疗情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等等,做好医疗告知并获得患者的有关授权,尊重患者知情权,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康复理疗科查对制度
一、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二、高频治疗前,应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三、低频治疗前,应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四、针刺治疗前,应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出针时,应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五、进入组织的诊疗器具操作前,应检查灭菌效果及有效期。
康复理疗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二、进行无菌操作及接诊每一位患者前后要洗手,擦手毛巾专人使用,定期消毒。
三、进入人体的诊疗器具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必须消毒。
四、接触传染病人的诊疗器具必须进行双消毒。
五、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定期更换各种消毒液,并监测其浓度。
七、坚持每日清洁诊室,地面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八、废弃的针灸针放人锐器盒内,棉签等医疗废物放人黄色塑料袋内,交回收。
康复理疗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必须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要洗手。
二、保持室内清洁,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应重新灭菌。
四、针灸针用后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并清洗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处理。
五、火罐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清洁干燥备用。
六、接触传染病人的诊疗器具必须先消毒,后清洗,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七、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要定期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
按摩室工作制度
一、医师(士)应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对病员施行手法时,应辩证施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
三、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每治疗1个病人后,医生应洗手,方能对下一个病人施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