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


(三)青少年个案工作的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 基本假设:人是有潜力的,是可以改变、向前发 展的。 • 青少年成长过程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心理 和社会两方面影响最大。根据“人在情境中”的 理论,来解决青少年问题,增强内在的心理平衡 能力和外在的社会适应能力 • 应用重点: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及主观 感受力;工作员致力于努力改善环境,促进青少 年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帮助青少年实现在客观环 境与主观印象上的平衡
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
2015. 04.13
一、青少年个案工作
针对青少年个人或家庭,青少年社会工 作者以一对一的服务形式开展各种专业助 人活动。 青少年个案工作是青少年服务最常用的 工作方法。 请思考:个案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适 用性?
(一)个案工作的适应性分析
• 个案工作个别化的服务方式,对问题的分析更细致、 更全面,跟踪式的服务能及时处理后续问题。这些优 势适用于青少年群体。
案例
针对一些青少年面临缺乏与父母沟通等 共性问题,社会工作者阿珍为此成立了沟 通技巧学习小组。这样的小组属于( )。 A.任务小组 B.焦点小组 C.教育小组 D.娱乐小组
• • • •
• • • •
社会工作者组织的足球队、篮球队、街 舞活动队,属于( )。 A.治疗小组 B.教育小组 C.娱乐小组 D.游戏技巧小组
某社区积极开展社区信息苑活动,这是由市委宣传部 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集电子政务、数字电影欣赏、数字图 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项目。青少年社会工 作者与信息苑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网络关系,为社区青少 年提供了包括就业培训、就业技能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 这个案例体现了( )。 A.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B.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C.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D.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2、危机调适模式 • 了解青少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做出危险判断,帮助分析焦点问题,并且 根据“问题—解决”方式,寻找解决问题 的途径 • 帮助青少年理清引起危机的时间或原因, 找出可用的资源,缓解青少年的不适,并 努力引导其适应新环境,有意识提高其自 我调适的能力
3、行为修正模式 • 关注青少年的可观察的行为 • 运用各种行为修正技术来强化新的良好行为, 淡化并最终消除那些不良行为 • 重视评估的环节
三、青少年社区工作
青少年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青少年在 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 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环境和引导青少年在 力所能及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 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青少年, 促进社区健全发展。
1.主要工作层面。 一是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内 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 务; 二是将社区内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动员 他们参与社区发展,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 提升青少年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1
• 小娜,14岁,河南人,小学一年级文化水平。家 在农村,可能是洛阳附近,案主已经记不清具体 地址。父亲有家庭暴力行为,母亲在她8岁时候离 家。之后案主与爷爷同住,爷爷死后,由父亲带 到北京,在火车站被遗弃,先后在福利院、北郊 医院住过。 • 被抛弃的事实始终困扰着案主,她渴望有人关心, 心理自我防御比较强,对他人不信任,人际交往 状况不良,且长期生活散漫,无心学习,对生活 缺乏兴趣,得过且过,对个人不良行为没有正确 认识,对未来表示无奈。
面对非自愿案主时,工作者错误的做法是:( )
A.专注于案主的敌对性行为,而不要给案主贴 上敌人的标签 B.不允许案主在短时间内发泄自己的愤怒 C.强调案主自身的力量,不要攻击案主 D.告诉他有权选择是否接受服务,但要承担相 应后果
2.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 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 • 个人需求:青少年需求主要包括人格特征、自 我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知识技能水平、 社会参与等。 • 社会资源:学校的接纳及支持、劳动部门的就 业政策及就业机会、社区支持网络、各类专业 服务机构、家庭及同伴的支持等等。 • 社会工作者只有在需求及服务资源充分评估的 基础上,才能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并制定可 行的服务计划。
青少年社区矫正
2011年5月,艾龙因打牌与邻居发生口角后将对方打 成重伤。2011年6月,法院判处他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 执行。而艾龙也成为社区矫正对象。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 ,以艾龙为服务对象,恰当的做法是( )。 A.找来与艾龙发生纠纷的邻居,对其进行批评 B.对艾龙的问题不做正面回应,防止他情绪波动 C.劝艾龙在缓刑期间少管闲事,好好反省自己 D.安排艾龙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同时开展社区教育,培 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小组方法与青少年工作有着天然的适应性。
青少年团体的分类
• 根据团体成员间亲密程度分为初级团体、次 级团体等; • 根据团体的组成和结构分为正式团体、非正 式团体等; • 根据团体成员参与团体的程度可以将青少年 团体划分为志愿团体和强制团体 ; • 根据青少年团体工作的目标可以分为朋辈团 体、成长团体、学习团体、治疗团体等;
4、结构家庭疗法 • 评估家庭状况,通过专业介入来改变家庭的结 构和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 • 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家庭的影响力 无疑是最大的
(四)青少年个案工作的原则
• • • • 个别化原则—个别化原则也可称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 即工作者要重视青少年个案问题的特殊性,强调青少年的个 别差异 ; 承认与接纳的原则 —承认与接纳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要把青 少年作为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来接 受,承认其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态度及行为等 ; 保密原则 —保密原则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对 青少年的一切资料予以保密 ; 沟通原则 —沟通是指工作者与青少年案主双方交换意见,这 种意见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但一定要做到工 作人员对青少年的了解,以促成问题的快速、高效解决 ; 环境分析原则 —环境分析原则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综合分析, 即不局限于青少年自身,而着眼于广大的系统,着眼于整体 社会的影响 ;
• 个案工作特别强调对人的尊重和肯定,这一价值观念 对于鼓励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 个案工作特别强调深入挖掘服务对象自身及其周围环 境的资源和能力,以促进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 这一点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非常重要。
(二)青少年个案工作的过程
个案过程:接案和建立关系;收集资料 与诊断;制定目标与计划;提供服务与治 疗;结案和评估。
团体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
1.小组规范对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制约作用。 2.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增强 社会经验。 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有 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增强了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 隔离的封闭状态。 3、情感满足感、归属感。
• • • •
• • • • •
二、青少年团体工作
青少年社会团体工作是以青少年团体 (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 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青少年 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青 少年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整 体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团体工作的核心技术就是利用群体的力 量解决个人的问题。 青少年对同辈群体的认同度较高;让有着 相同问题的青少年走到一起,通过沟通交 流,明确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使个人的问 题在团体中得到回应和解决。
案例:东城培训社区能人组建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
东城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程日前启动,将陆续培训一批“社区能 人”,组建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社区里的社会组织将 告别唱歌跳舞等较单一的文体活动模式,大幅度增加其公共服务能力。 首批培训人员包括民安社区荣刚林老人在内的43位“能人”。他们具备 组织动员服务能力,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具有一定威望和号 召力。通过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的专业培训,主要使其了解居民参与社区 事务的现状、组织形态、发展理念和参与方法,掌握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 、项目策划、项目申请、参与式讨论技术等内容,提高社区服务创新及服务 项目拓展、管理能力。 据介绍,目前东城区共有1470余个备案的社区“草根社会组织”,其 中50%以上都是文体活动团体。此次培训孵化项目,将突出居民社区社会组 织的服务功能,重点扶持一批关注老年居家养老、扶助残障人士、社区红娘 等公益性的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情境配合
家庭、学校和群体是易对青少年造成主要影响的环境。 • 家庭方面——要积极主动地访问案主的家庭,了解其家庭的环 境,明确家庭成员的构成、父母工作概况、家庭背景以及家庭 生活情况等,如有可能,应与案主家长进行讨论分析,力求找 出该家庭与其它家庭生活方式的不同及原因,从而分析是否对 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后果,并以此为基点,争取家长的合作,改 变家庭生活的方式; • 学校方面——要了解案主的综合学习情况,包括与周围同学的 相处是否融洽、与老师是否配合、学习成绩的高低等,还要积 极地了解案主对周围同学及老师的评价以及日常的态度; • 青少年群体方面——要了解案主在同龄群体中的生活情况,了 解其所依赖的同龄群体的行为倾向,了解其在群体中所处位置、 感受、人际状况即对于他人的评价等,通过对于群体的工作影 响案主;
3.服务计划制定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 • 服务计划的制定需要青少年的积极参与。
• 通过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给予的正 向回馈与支持,青少年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解决 问题的能力。
•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设计的主要步骤?
4.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着重在提 升青少年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 体、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开 展各类介入和行动。 一个青少年在成长发展中发生的问题, 一般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需要重视运用 系统论的思想。 其中,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家庭、同伴、 社区、社会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越多,青少年 就越容易建立各类社会联结,其抗逆力及适 应社会的能力就越容易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