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李振岩1、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面对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要求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组织不同观念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爱国思想是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

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特点。

1935 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

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的原因。

教学难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教学准备:通过张裕葡萄酒百年兴衰的历史,学习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问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代表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学过程:一、民国初期民族工业(1912~1919年)——“短暂春天” 1.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展示多媒体课件,投影材料:百年张裕(一)1892 年著名华侨实业家张弼士为实现“实业兴帮”的梦想,先后投资300 万两白银在烟台建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

该公司采用欧洲现代酿酒技术生产优质葡萄酒,建立了窖内恒温为摄氏11 度的亚洲唯一的地下大酒窖,它是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大企业。

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1896 年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

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

1905 年张裕葡萄酒公司兴建的亚洲最大的地下大酒窖竣工。

结合书本知识思考:张裕葡萄酒公司是在什么时期诞生的?在这一时期诞生有哪些有利因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张裕葡萄酒公司诞生在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时期。

有利因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利润的刺激。

百年张裕(二)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4年张裕“双麒麟”商标注册成功,公司正式对外营业。

1915 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药浆和雷司令白葡萄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张裕”一跃成为一个世界知名企业。

1917 年张裕正式营业四周年庆典,张学良、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宝贵手迹。

合作探究:1、民国初年,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有什么表现?同时又有怎样的特点?展示材料: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

——《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趣旨》材料三:年产量(万吨)≥100 10—99 1—9 ≤1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促进、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新建厂矿企业470 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民族工业的特点: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面粉、纺织、卷烟)发展迅速。

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发展时间十分短暂,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1927~1936 年)——短暂发展展示多媒体课件,投影材料:百年张裕(三)1929年张裕公司结束自营阶段,转为租赁阶段。

1934年进入中国银行接管时期。

合作探究2、国民党统治前期,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又迎来一个怎样的发展时期,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的?3、“1934年进入中国银行接管时期”,说明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在此时期的发展受到哪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第2 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1)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3)“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白银国有。

币制统一,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白银国有,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4)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5)政治上: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到1935 年大规模内战基本结束第3 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官僚资本的控制,帝国主义的压迫给学生讲解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和官僚资本。

展示多媒体课件,投影材料:百年张裕(四)1941年被日军强行接管。

1949 年烟台解放,濒临破产的张裕得以重生。

合作探究:4、“1941 年,张裕葡萄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你能以此得出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概趋势吗?说说你的理由。

5、“濒临破产”形象的说明了此时期以张裕葡萄酒公司为代表的民族工业面临的情况。

找一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的?投影材料:日本在沦陷区掠夺物资,国民政府滥发纸币,货币贬值,《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学生讨论后,总结此时期大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展示教学课件: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937--1949)——日益萎缩1、概况:工商企业大量破产2、原因:(1)抗战期间:洗劫、破坏(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课堂小结:请大家动动手画一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曲线图。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曲线图,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从中我们得出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结论包括:(1)推动发展的因素:A、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B、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 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C、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D、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2)阻碍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

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

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学生讨论。

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顽强发展民族企业家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顽强抗争投影材料,感悟历史:感悟历史——从历史中感悟真谛荣德生1943 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

荣德生说;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基也。

人才之盛衰,实关系国运之隆替。

1905 年张弼士获清朝皇帝光绪恩赐御书“声教南暨”匾额一方。

在受匾典礼上,张弼士慷慨陈词:“国家贫弱之故,皆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皆由于学校不兴,我等旅居外埠,积有财资,眼见他西国之人,在埠设西文学堂甚多,反能教我华商之子弟,而我华商各有身家,各有子弟岂不可设一中文学校,以自教其子弟乎“借各股东资本之力,以成鄙人建设一新世界雏形之志” 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父实业,母教育 ----------- 张謇畅所欲言:从这些民国时期的实业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总结:从实业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以下精神:爱国精神艰苦奋斗坚强意志抓住机遇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展示多媒体课件,投影材料:百年张裕(五)新中国成立后,张裕公司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有企业。

1994 年公司进行了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9 年,“张裕集团××公司”挟品牌优势,成功发行8800 万(B)股,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上市公司。

2019 年张裕与世界葡萄酒巨头卡斯特集团合作,加速了张裕与国际化接轨的步伐。

几年来,张裕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骄人业绩。

新中国成立后,张裕公司张裕公司迎来真正的“春天”,取得骄人业绩。

与党的哪些政策有关?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合理调整工商业;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接受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板书设计: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912~1919 年)——“短暂春天”1、原因:(1)辛亥革命的推动(2)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促进(3)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新建厂矿企业470 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2)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3、特点:(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迅速。

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发展时间十分短暂,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1927~1936 年)——短暂发展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原因: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②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③A . “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B.白银国有: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⑤政治上: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2)表现: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②1935 年后工业各行业出现较好发展局面2、官僚资本的膨胀(1)表现(2)影响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1937--1949)——日益萎缩1、概况:工商企业大量破产2、原因:(1)抗战期间:洗劫、破坏(2)抗战胜利后: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②美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