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毒品教育的重要性

论毒品教育的重要性

论禁毒教育的重要性[摘要】毒品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破坏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实施全民禁毒教育是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禁毒教育;紧迫性;毒品毒品犯罪的蔓延,诱发了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造成吸毒人员猛增。

在庞大的毒品消费群体中,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青少年毒品吸食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二是女性吸毒呈上升趋势;三是传统毒品处于稳定,新型毒品快速增长。

四是在吸毒人口中,不仅有文盲、中小学文化程度者,也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者;不仅有农民、工人、个体户,也有国家干部。

毒品问题已经是我国不可回避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

很多人在无知、好奇、炫耀等不健康心理驱使下,抱着“试一试”、“尝一尝”的心理而涉足其中,导致“一日染毒、终生难戒”,甚至于做出“以贩养吸”等犯罪的勾当。

因此,对大众进行必要的毒品知识教育,使广大公众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并检举揭发毒品犯罪活动,这是遏制毒品犯骣、构建和谐社会的治本大计。

一、吸毒引发的社会问题(一)吸毒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吸毒往往导致吸毒者心理变态、人格扭曲、失去自尊、道德沦丧。

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是生活的第一需要,为了获得所需的毒品,可以不顾一切。

为了得到毒品及毒资,他们不尽任何责任,对配偶不忠实,对子女不抚养,对父母不赡养,对亲属不念亲情;他们没有责任感,对任何事都无所谓,对他人的关心无动于衷;他们毫无羞耻之心,无自我约束能力,精神空虚,沉湎于感官刺激。

(二)吸毒诱发种种违法犯罪毒品的依赖性,会引起吸毒者强迫觅药和反复无节制地用药。

而强迫觅药必然会引起反社会行为,包括为获得药物而违法犯罪。

目前,我国吸、贩毒问题诱发大量的杀人、盗窃、抢劫、诈骗、伤害等刑事案件和各类治安案件;吸毒使贩毒犯罪蔓延开来,大批吸毒者加入到“以贩养吸”的行列;毒品被人体吸收之后,会损害神经组织,破坏正常的神经活动往往引发杀人、伤害等恶性案件;吸毒还引发卖淫嫖娟行为,许多女性在吸毒成瘾后“以淫养吸”,据统计吸毒女性中卖淫的占80%以上。

吸(三)吸毒促使艾滋病、性痛、肝炎和肺结核等严重传染病广为传播截至2006年lO月底,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累计超18万中。

吸毒的途径感染艾滋病占37%。

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显示: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80%患有各种传染病。

(四)影响社会经济目前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 亿至l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这一数字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收入,成为与全球军火贸易额相差无几的世界第二大贸易。

由此看出。

吸毒不但对个人的心理、生理造成了伤害,而且引发了家庭的矛盾,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社会和谐环境,诱发种种违法犯罪行为,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国家与社会的和谐。

因此,加强全民的禁毒宣传,遏制“消费市场”的发展(即控制新的吸毒人员的增长1不但关系个人的利益,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

二、禁毒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禁毒教育不落实虽然国家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与打击,而吸食毒品的人却越来越多,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禁毒教育不普及,社会公众不了解毒品特性与危害。

虽然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禁毒的认识多半集中甚至停留在打击毒品犯罪上,因而在观念上便存在“禁毒是公安、武警、边防、海关等部门的事,与我何关”的误区。

特别是某些城市、农村、企业、机关、学校,仍未引起必要的重视。

这些地方和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熟视无睹,不进行禁毒教育,不向人们宣传禁毒法规,宣传毒品的严重危害,不告诉人们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怎样与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致使禁毒教育存在盲区。

(二)禁毒宣传教育方式以“运动式”教育为主禁毒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教育广大民众,抗拒毒品诱惑、珍惜生命。

通过教育使民众逐步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采取抵制毒品的态度,帮助戒毒者树立美好人生观、建立健康心理状态。

我国的禁毒教育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宣传力度上都是不够的。

禁毒宣传教育流于形式,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前后,宣传的内容大都是通过新闻报道、喊口号、贴标语、搞集会等形式的宣传缉毒成果,缺乏宣传的长期性、有效性;禁毒思想的宣传教育只讲概念不求形式,不讲效果,仅仅停留在发了多少新闻、贴了多少标语,多少人参加了禁毒咨询等,数字化概念上。

对于广大民众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则关注太少;宣传的内容过于单一,往往注重宣传毒品种类、毒品危害的宣传,而对毒品是什么、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等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形式主要是在“6.26”期间举办禁毒宣传展览,接受教育的面比较狭窄。

通过对吸毒人员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第一次吸毒前对国家禁毒法律不了解,没有从正规的禁毒宣传渠道得到毒品知识,相反却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吸毒如何好而走向毁灭深渊的。

这说明我们的禁毒宣传教育停留在以“运动式”教育为主的流于形式,而没有将禁毒宣传教育从广度、深度进行推进。

(三)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对禁毒宣传教育的规律没有系统的研究,规律认识不深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它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禁毒宣传教育的对象不同,采用的形式就应该有所不同。

如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应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主力军作用,结合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学校的管理,结合学校的一些团队活动,把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纳入其中;对社会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和社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把社区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系起来,结合“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活动、“平安家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的创建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有过吸毒史的人员要通过对吸毒人员的大排查,在摸清底数、核实身份、掌握现状的基础上,将吸毒人员信息全部登记上网,以实现全国信息共享、动态监控和网上跟踪,建立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机制。

以此最大限度地教育戒治挽救吸毒人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不够全面禁毒教育内容停留在“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远离艾滋病”,“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等禁毒宣传标语口号的宣传,缺乏实际内容,人们对哪些是毒品,有什么样的性质、危害、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毒瘾为什么很难戒除等知识缺乏全面的了解,造成社会人员对识毒、防毒、拒毒和自觉地远离毒品的意识没有建立起来。

三、禁毒宣传教育的建议《一)禁毒教育应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禁毒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但影响我国的毒情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

因此各级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加大禁毒宣传教育的力度,形成强大的声势.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将其纳入日常的工作常抓不懈。

(二)禁毒教育的形式多样化禁毒宣传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多元和多样化上下功夫。

应当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体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精神,营造多形式、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的禁毒宣传教育态势。

只有坚持多样化,禁毒宣传教育之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富有新鲜感,富有生机活力。

进行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充分利用禁毒知识宣传展览、公益广告、粘贴悬挂条幅标语、禁毒知识讲座、宣传车巡展等形式,深入社区、企业、单位、工地、学校及娱乐场所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通过听、看、讲,可以较全面地认识毒品,了解毒品,提高拒毒、防毒能力,使禁毒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套毒教育对象层次化根据禁毒教育对象的不同群体分类情况,可以将他们分为三个层次,即普通禁毒教育对象群体、高危禁毒教育对象群体和滥用毒品禁毒教育对象群体。

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开展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

普通禁毒教育对象群体是广大普通市民和青少年学生,每年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制定具体禁毒教育计划,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以拒绝、抵制毒品为主要内容的毒品预防教育;高危禁毒教育对象群体既包括高危涉毒对象,也包括偶尔试吸毒品者。

该层次的禁毒教育目的有两个,一是使高危人群深刻了解吸毒的危害,二是对个别试吸者进行规劝,及时制止他们的行为,该类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应以法制宣传教育、道德宣传教育、情感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并重,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帮助他们克服在情感、性格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使他们真正懂得吸毒必然会对自身、家庭、社会和他人造成巨大危害,促使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或工作状态,回归到健康社会群体中来。

滥用毒品禁毒教育对象群体主要是滥用毒品者。

对这一部分群体应结合吸毒人员的动态管理,以强制戒毒为主体,采取多种办法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

对吸毒成瘾者,一律送戒毒所强制戒毒;对强制戒毒后又吸毒者,一律劳动教养,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毒。

对不宜收入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在家属监护下和住地公安派出所的教育、管理下,令其限期戒毒,还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监督帮助吸毒人员戒毒的做法,使他们在开放式社区矫治环境中接受有效的禁毒教育。

(四)禁毒教育内容层次化一是编写适合普通成年市民阅读的禁毒教材;二是编写适合高危涉毒人群和接受开放式矫治吸毒者阅读的禁毒教材;三是编写适合在封闭环境里接受戒毒治疗和戒毒教育者的教材,所有教材均应具备指导性、针对性、知识性、说理性和可读性等,使各种层次的禁毒教育对象都能受到适合于己的禁毒教育。

同时,在充分体现思想性,正确把握宣传导向的前提下,禁毒宣传教育还要着力追求宣传教育艺术、形式和效果,提高品位和观赏性,使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应当组织创作更多以禁毒为题材的影视剧、小品戏剧、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类艺术作品,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魅力,雅俗共赏,兴味盎然,赏心悦目,给人以鼓舞、启迪和美的享受。

(五)禁毒教育超前化超前预防刻不容缓。

大量国内外青少年禁毒教育成功的范例表明: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禁毒最有效的形式。

毒品预防教育应该始终坚持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道路。

如今,当务之急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比较全面直接地学到识毒、防毒的知识,从而在走向社会前增强对毒品的抵御力。

在英美等国家,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开始把毒品的相关知识加入到学习教材中,不仅是社会学课程,而且在化学课、生物课中也都讲到了毒品的特性和危害。

为此,有关部门要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供学生阅读的防毒、禁毒教育读物。

当前我国青少年吸毒现象依然严重,本文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阵地的作用、注重家庭教育的重大预防作用、家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以杜绝毒品来源、做好吸毒青少年的戒毒和帮教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社会整体功能来建立防范青少年染毒社会机制、增强青少年自身防毒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