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长材和板材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长材和板材行业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8月正文目录1.半年回顾:地条钢出清已兑现,去产能进度超预期 (4)1.1.去产能进度超预期 (4)1.2.地条钢出清已兑现 (6)1.3. 盈利水平历史高位 (11)2.半年展望:长材盈利或持续,板材需求超预期 (14)2.1.电炉复产难冲击,长材盈利可能持续 (14)2.2.制造业利润修复,板材需求或超预期 (15)3.主要公司分析 (22)3.1.方大特钢 (23)3.2. 抚顺特钢 (24)3.3.南钢股份 (25)图表目录图表1:各地去产能进度统计(万吨) (5)图表2:地条钢取缔历史 (7)图表3:各地去地条钢去产进程统计(万吨) (8)图表4:中频炉产能分布 (9)图表5:钢铁行业用电量出现回落 (10)图表6:生铁废钢价格差 (11)图表7:2017年Q1钢铁企业利润情况(百万元) (12)图表8:钢厂盈利比例 (13)图表9:螺纹钢盈利水平 (13)图表10:实际调研情况看中转电并不多 (15)图表11: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及同比 (16)图表12: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及同比 (17)图表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及同比 (18)图表14:本年购臵土地面积累计及同比 (18)图表15: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及同比 (19)图表1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 (20)图表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及同比 (21)图表18: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制造业利润总额 (21)图表19:工业企业利润领先制造业投资 (22)图表20: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与制造业投资 (22)图表21:方大特钢盈利预测 (24)图表22:抚顺特钢盈利预测 (25)图表23:南钢股份盈利预测 (27)1.半年回顾:地条钢出清已兑现,去产能进度超预期1.1.去产能进度超预期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目标为1-1.5亿吨,其中2016年核定淘汰6500万吨,相较4500万吨的任务超出了44%。

2017年50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不减反增,但截止2017年前五个月,已压减粗钢产能4239万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4.8%,较大出市场预期。

去产能进度超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一,部分产能为中频炉产能。

尽管国家明确表示5000万吨去产能任务不包括地条钢,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地区将中频炉等落后产能作为退出产能公示。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若不包含中频炉产能,仅以转炉、电炉考虑,当前各省市已披露粗钢去产能任务为3554万吨,因此估计1446万吨粗钢为中频炉产能;二,部分产能为2016年已经去除产能,但未统计入2016年指标,例如广东2016年12月公示“广东省2017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分解表”,其中所公示企业2016年底即已停产。

这集中反映出的是当前钢铁企业盈利处于历史高点,政府去产能动力或有所减弱。

图表1:各地去产能进度统计(万吨)1.2.地条钢出清已兑现根据发改委、工信部数据,经过彻底清理排查,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关停“地条钢”生产企业600多家,涉及产能约1.2亿吨。

此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4月份称,全国各省区已清理出“地条钢”企业共500多家,涉及产能1.19亿吨。

5月份去产能部际联席派出9个工作组对各地“地条钢”清理开展专项督查,从实际效果来看各地存抵触情绪,但总体取缔效果良好。

7、8月份,部际联席会议还将组织开展验收抽查,确保各地“地条钢”处臵方案按照时间要求落实到位。

图表2:地条钢取缔历史全国地条钢实际总产能或达2亿吨。

根据我们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示出地条钢取缔情况包括广东、云南、重庆等20 个省市,合计涉及地条钢及中频炉企业共502 家以上,其中部分省份未公示具体产能及取缔情况,例如地条钢大省河北、山东。

而已公示产能及部分可推算产能合计约为7636万吨。

若以此前Mysteel估算,河北及山东地条钢产能合计约为6520万吨,则22个省份地条钢产能至少为1.4156亿吨。

这仍未包含福建、江西、广西、河南等十余个省份。

以卓创资讯此前统计数据估算,福建、江西、广西、河南等省份地条钢合计占比约30%,则全国地条钢产能约2亿吨。

图表3:各地去地条钢去产进程统计(万吨)图表4:中频炉产能分布我们判断4月份后地条钢产能真正开始逐步退出,6月底基本出清。

判断地条钢基本出清,主要看三个指标:包括行业用电量、废钢价格、粗钢产量。

可以看到,1-5月份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5.63%,增速连续回落,4、5月当月用电分别同比下降0.84%以及8.23%。

由于中频炉企业是用电大户,1吨钢大概耗电600度,用电的明显回落表明中频炉清除有一定效果。

另外中频炉主要原料是废钢,废钢与生铁的价格差是由4月初50-150元的价差逐步拉大到当前600-1100元区间。

而统计范围内粗钢产量的提升更是地条钢产能出清的必然结果,从统计数据上看,4 月全国生产粗钢7277.70万吨,同比增加 4.90%,5月全国生产粗钢7225.90万吨,同比增加1.80%,1-5月累计生产粗钢3.47亿吨,同比增加4.40%。

图表5:钢铁行业用电量出现回落图表6:生铁废钢价格差1.3. 盈利水平历史高位由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长,汽车产销超预期,2016年钢价结束将近五年的单边下行,自底部持续反弹至今。

进入2017年,整个行业在钢价持续回暖中,吨钢毛利达到历史高位。

根据我们测算,上半年螺纹钢平均吨钢毛利达477元,六月份以来持续维持在700元以上的高位,当前吨钢利润情况仅次于2016年4月及2009年8月。

在此情况下,整个行业盈利总额大幅回升,根据中钢协数据,2017年1-5月重点钢铁企业盈利总额达378.85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盈利额331.5亿元,销售利润率则为2.68%,较2016年回升1.36个百分点;上市钢铁企业利润普遍同比大涨,例如南钢股份2017Q1归母净利同比增加48.3倍,沙钢股份同比增加25.56倍,柳钢股份同比增加12.14倍。

民企利润亦相当可观,根据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数据,今年1至4月,河北省74家民营钢企60家实现盈利,实现利润131.73亿元,同比增长49.47%。

图表7:2017年Q1钢铁企业利润情况(百万元)图表8:钢厂盈利比例图表9:螺纹钢盈利水平2.半年展望:长材盈利或持续,板材需求超预期2.1.电炉复产难冲击,长材盈利可能持续地条钢清除之后,造成的供应缺口,主要由两部分补充:包括长流程高炉复产投产、短流程电炉复产投产。

其中,市场预估产量增量最大源头来自于电炉投产,此部分产能尽管无确切数据,但市场普遍估计为1000-3000万吨之间。

因为电炉改装无法在中频炉上进行,需要购臵全新设备,以60-70万吨电炉产能为例,仅设备投入需4000-5000万元,考虑其他产能建设投入,总体花费约1亿元左右,折合吨钢投资1600元,若以当前螺纹钢毛利约800元左右计算,2个月就能收回成本。

因此电炉投产热情高涨。

但我们认为电炉复产投产无法完全弥补地条钢出清造成的供应真空。

一是新增电炉产能有限,产量提升边际空间不大。

根据富宝资讯调研统计样本钢厂共计186座,总吨位11770吨,2017年新增2080吨,增长21.7%;按照工信部产能换算表测算,以上电炉理论年产能约为12115万吨,新增产能2000-3000万吨。

新增电炉产能乐观估计仅有中频炉产能1/6左右,再考虑全年合规建材产量3.43亿吨的较高基数,这部分电炉产能即使完全顺利释放,也难以对供给端造成太大影响。

二是电炉产能合规性不足可能导致实际投产率低于预期。

由于中频炉被大面积取缔,有部分厂家计划上新的电炉,但受制于产能指标和其他因素影响,计划能否落地仍待观察。

此外,大部分新建电炉产能处于灰色地带,后期是否能顺利投产仍有赖于政策界定。

目前政策面产能收紧态势明显,指标难以获得批复。

例如5月份督查组已经明确将各地区是否存在拆除中频炉后违规新上电弧炉或转炉等冶炼装备情况,是否存在将中频炉产能作为臵换产能的情况均算在督察重点。

7月份中钢协迟京东明确表态:“不允许电弧炉代替中频炉是钢铁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工作的重要原则,如果出现“中”改“电”就是违规的,决不允许的”,甚至于“原已具有电弧炉产能指标,但没建设电弧炉,而是建成了中频炉且已生产的企业,拆掉中频炉后,也不允许再建设电弧炉。

”三是短期合规电炉产能难以马上释放。

理想状态下,电炉产能投放周期约6-8个月,尽管从年初开始已有部分电炉开始复产动作,但产能真正大规模投放仍需要在四季度。

根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调研统计,上半年已经有五六十家企业在建设电炉,在6-8个月的建设周期之后,预计在今年7-8月份将有一批电炉会逐渐投产,但真正到10月份才会达到投产高峰,年化的产能约为2500万-3000万吨。

图表10:实际调研情况看中转电并不多综合而言,合规电炉产能指标不足,令大部分电炉产能难以释放。

而合规产能有限令产量提升空间相对较小,合规产能本身因建设周期较长亦无法立刻投放,因此电炉产能对供给端难以形成大冲击。

地条钢清除之后持续存在的缺口,大部分仍将由合规产能增加产量来填充,这一方面提升合规长材企业产能利用率,另一面供应偏紧下长材价格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因此我们判断长材企业盈利仍可能在地条钢出清之后延续高位。

2.2.制造业利润修复,板材需求或超预期对于下半年的需求,普遍预期相比上半年可能出现前高后低。

目前这种趋势相对确定。

但总体而言,需求并未如预期中悲观。

房地产投资下滑或低于预期。

尽管5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8.80%环比回落、房屋施工及新开工面积数据均未有所突破,但仍不能确定5月份就是下行拐点。

在上半年库存去化明显,且土地购臵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或维持相对平稳,下滑势头或低于市场预期。

图表1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及同比图表14:本年购臵土地面积累计及同比基建投资不太可能加速下滑。

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大项目比较多,因此基础设施投资的基数较高,导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下行,1-5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20.9%的同比增速为年内最低,但仍保持20%以上增速。

我们认为,尽管上半年利率上行令PPP投资热情有所下降,但当前利率上行势头有所放缓,预期下半年PPP仍将发挥作用延缓基建投资增速下滑。

此外结合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以及经济增长目标,基建投资仍将发挥调控作用,因此不太可能加速下滑。

图表15: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及同比图表1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制造业投资增速或超预期。

2017年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10%,增速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表明5月并非经济拐点。

对于下半年形态,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持续反弹,反弹的动力来自于工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