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瓷工艺材料课小结

陶瓷工艺材料课小结

陶瓷工艺材料课小结
指导老师:石小涛
姓名:陈雪
班级:09陶设(2)班
学号:2009100111221
摘要: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就懂得利用石器作为工具,这是陶瓷制品的最初级产品。

中古偶的陶瓷制品及其制造技术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大约一万年前,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商朝,就有了原始陶瓷的出现。

到了汉代,开辟了陶瓷的时代,进过唐宋元明的不断发展,到了清代,陶瓷制造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陶瓷制品精美华贵,不仅是实用的器皿,也是高超的艺术品。

近几年来,随着陶瓷技术的发展,陶瓷制品的应用领域也广泛拓展,逐渐由传统的陶瓷形成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和特种陶瓷等系列。

关键词:陶瓷材料,结晶釉,裂纹釉,陶瓷首饰
正文
在四周的时间里,我们先对陶瓷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了解到陶瓷材料的原料、配料是些什么,之后按比例配制配料,再将配料装入球磨机进行混磨,经过八小时的研磨最终磨成釉料,在泥坯上施,到最后的装窑烧成。

一.陶瓷材料的原料
原料是生产陶瓷的基础,从陶瓷工业的发展历史看,人类最初使用的主要是天然的矿物原料或者岩石原料。

这些天然原料主要是硅酸盐矿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地址或者成矿条件复杂多变,天然原料很少以单一的纯净的矿物出现,使得天然原料的化学组成,工艺性能产生波动,因此天然原料已经不能满足陶瓷工业的要求。

陶瓷工业中,随着对陶瓷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一般需要采用均以又高纯的人工合成原料。

黏土类原料
粘土是一种颜色多样,细分散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其矿粒径一般小于2μm,其晶体结构式由硅氧四面体[SiO4]组成(Si2O5)n层和铝氧八面体组成的AlO(OH)2层相互连接起来的层状结构,这种结构决定了粘土的性质。

除了可塑性外,这种粘土还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良好的吸水性,膨胀度和吸附性。

它包括高岭土、瓷石、叙永土、膨润土、叶蜡石以及一些含杂质较多的粘土页岩、沉积粘土等。

高岭土等前 5种粘土质原料质地较纯,其中纯度较高的灼烧后呈白色,是瓷器和精陶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原料。

后两种粘土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用于制造缸、盆等粗陶器。

较纯的粘土原料中,各含有一种主要的、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矿物,称之为粘土矿物。

例如高岭土以高岭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瓷石、叙永土、膨润土、叶蜡石分别以伊利石、多水高岭石、微晶高岭石、叶蜡石为主要粘土矿物。

尽管这些粘土各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各自的矿物类型,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粉碎后与水掺和能产生可塑性,成型的生坯在干燥后有足够的强度即结合性,烧成后能转变成坚实的岩石般物质。

这些重要性质成为陶瓷器成型和烧成的工艺基础,也是远古时代发明陶器和现代陶瓷器制造所依赖的基本特性。

石英质原料
主要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

天然英石的主要成份为石英,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IMO,、CaO、MgO等。

它有多种类型。

一般质地较纯。

石英存在的形式很多,陶瓷生产中使用的一般为脉石英或石英岩,其SiO2的含量都在97%以上。

石英岩粉碎后与水掺和时不具有可塑性,因此利用它作为常温下坯料可塑性的调整剂。

石英在高温中有适当的膨胀性,可以补偿坯体的收缩,减少变形,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

长石类原料
长石是长石族岩石引的总称,它是一类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类矿物。

为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比例达到60%,在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中都可出现。

长石是几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长石在1160℃高温条件下分解熔融成粘稠的液态物质,可填充在坯体的空隙中以增进坯体的致密度,提高透光度。

这种作用称为熔剂作用。

长石的熔融物还能溶解石英及粘土类原料,促进莫来石的形成,使产品获得较高的机械强度。

瓷器生产中常用的长石为钾长石。

这种长石呈粉红色或灰白色,结晶明晰,易于坼裂。

中国辽宁海城、湖南平江、山西闻喜均有优质长石资源。

挪威长石也很有名。

伟晶花岗岩和霞石正长岩都是含长石的矿物。

伟晶花岗岩中长石含量为60~70%,石英含量为25~30%;霞石正长岩中主要含长石,还含绢云母、高岭石和石英等。

这两种岩石均可代替长石作熔剂原料。

新型陶瓷原料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氧化物陶瓷,如Al2O3、ZrO2、MgO、CaO、BeO、ThO2等;另一类是非氧化物系陶瓷,如碳化物、硼化物、氮化物和硅化物等。

新型陶瓷则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经成型、烧结和其他处理而制成具有微细结晶组织的无机材料。

它具有一系列优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其应用范围是传统陶瓷远远不能相比的,这类陶瓷又称为特种陶瓷或精细陶瓷。

二.裂纹釉
瓷器釉面布满许多小裂纹,有疏有密,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形似龟裂、蟹爪或冰裂的纹路,称为裂纹釉。

本是制瓷工艺中的一种缺陷。

以后利用来装饰瓷器。

哥窑即以此特点而著称。

纹路交错成许多细眼状的,称鱼子纹,纹路繁密,较为细碎的,称百圾碎。

裂纹釉产生原因,在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在加热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

一般分为填充型与覆盖型两大类型。

前者是在已烧成的釉的裂纹中填充煤烟、墨汁等物质,使纹路呈现棕、褐、黑等色调。

后者是先将制品施上底色釉,烧成后再在上面覆盖颜色釉,经煅烧,覆盖色釉呈现裂纹,露出底釉的颜色。

三.结晶釉
结晶釉是指釉内出现明显粗大结晶的釉。

它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艺术釉,源于我国古代的颜色釉。

结晶釉区别于普通釉的根本特征在于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见结晶体(即我们所能看到的釉面上或釉中的晶花)。

结晶釉的晶花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大的肉眼能见,小的需用显微镜分辨。

还可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合理控制晶花的分布。

形状有星形、针状或花叶形等等。

作为一种高级陶瓷艺术釉,结晶釉美丽、新颖的自然晶花,及其外观的多种多样、色彩的缤纷,给人以强烈
的艺术效果,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三.陶瓷首饰
陶瓷首饰的表面装饰设计可从刻、划、画、釉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陶瓷首饰块体表面纹饰处理方法有阳刻、阴刻、镂空、堆贴、拍打、弯曲折叠、粘接、挤压、印纹等。

阳刻、阴刻可以在首饰表面划出不规则的装饰纹样。

镂空是在形体的表面位置,挖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孔洞,孔洞的大小形状排列的方式不同,会产生风格各异的肌理效果。

镂空可使首饰的造型局部发生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