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他人从改变自己开始
有时候,聆听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洗礼。
12月21日和22日,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艺术与班主任魅力养成高级研修班”学习,我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从教二十年了,也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感觉当班主任太累太苦,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操的心碎得没办法数得清,有时候干脆对自己说,自己就是保姆就是勤务员就是母亲最后才是老师吧。
干脆就这样劳苦一生罢了……可是,这次讲座,我终于意识到,班主任原来可以那样当,原来动点心思,班主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会满满的。
那就让我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一、改变自己的精神风貌
当教师的,特别是班主任,走在大街上,许多人一眼就能判断出我们是老师,难道我们老师的脸上写着“教师”的字样?还是我们的一举一动呆滞笨拙?或者是我们的音容笑貌、衣冠打扮有点孔老夫子的味道?大概都有点吧!我们身上带着那么几分酸秀才的味道,更多的鼻梁上还架着一副明晃晃的眼镜!难道这一切是我们骨子里就有的吗?完全不是。
因为我们太累,我们无暇顾及自己的精神风貌,我们只是一味地忙碌,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琐碎的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
我们为什么不停下来反思一下呢?
余国良老师说“教育者应该确立一个鲜明的观点,首先为自己的快乐健康而奋斗,其次才能为学生的健康而奋斗。
”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文英老师说:“时尚、阳光是为了你的学生。
”“一个老师带个学生的是一个世界。
”“力求丰富,因为我们站在学生面前就是一座丰碑。
”“想走进学生的世界,先给他一个喜欢你的理由。
”哪个学生都不想看到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精神颓废的,蓬头垢面的老师,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或班主任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年龄可以大点,但健康有活力;皱纹可以深点,但笑容灿烂。
当他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时,他们感受到的是力量和活力,这样的老师一定会渲染每个孩子,从而让孩子们更加努力。
余国良老师告诉我们每天应该换一身衣服,给孩子们一点新鲜感;同样王文英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衣着打扮开始,改变我们自己,改变人们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
老师原来也活得很滋润!
二、改变自己的态度
我们因为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面对的是几十个天真幼稚的孩子,每天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甚至班主任老师就是包青天,得盼很多案子,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倦怠,我们看孩子,会放大他们的缺点,甚至到厌恶。
但余老师讲:埋怨不如换个眼光看。
我们何不告诉自己:满校园满教室都是好学生。
调皮捣蛋是需要智慧的,那些班里最调皮的恰恰是动了脑子的,是最有潜力的,他们将来做事可以做到极致和超越。
当我们的眼里少了责备和厌恶的时候,当我们给他们期待的时候,或许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出现。
我们班里就有一个调皮捣蛋鬼,好动和顽劣机会成了他的全部。
他在你上课的时候可以随意问问题,可以随意跑到别人那去斗别人……班里要评选班级之星了,好几次他都很期待,但都落选了,他很失望,但极力在我面前表现自己,整整一周,他都遵守班级纪律,而且超快。
他老问我:“老师,这周超越之星是谁呀?”“你好好表现,老师的眼睛是雪亮的。
”今天中午放学,他站路队第一个站好,我送他们的时候,他有问我“老师,班级之星应该是谁呀?”“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老师已经发现这个同学了。
”他有模有样地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前走着。
我想他肯定感觉非他莫属了,我也在暗暗地想这周该给他了。
下午他光荣地拿到这个荣誉,还在继续表现,下周还想连任呢!小不点,够虚荣的!而看着他那尽心尽力的样子,他即使怎样打断我的课堂,怎样淘气,我都感觉他是个智慧的孩子。
“不要扼杀孩子的野性,否则,就扼杀了中华名族的野性。
”欣赏孩子吧,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换一种方法去处理班主任的事务时,或许我们的心情会舒畅,眼界会开阔。
余国良老师讲:教育不是工业,机器一开就能出产品,教育好比农业,急不得,教育中,每位老师都应该懂得学生的心理,
这样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改变自己的知识内存
终身学习,博学真知。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杯水。
今天不学习,明天就会落后。
同时,教师就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溪流,是源头活水,不学习怎能给学生更多的智慧和知识呢?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教师课堂的观念变了,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
通过教师给自己不断充电,不但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改变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同时,通过对教育方面的书籍的阅读,我们懂得如何去把握教育机会,懂得“情绪转移法”懂得“陆生塔尔效应”“连作障碍”等。
当我们与这些教育专家、学者进行文字交流或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的眼界多么宽阔,我们的心情开始明朗。
我们终于彻悟,教育原来可以这样有味道,教育也可以这样轻松。
教育真的是无痕的,教育就是生活,就是玩。
原来我们和孩子相处可以看做是玩,我们终于不再那么累,我们终于舒展了自己紧缩的心!
一次讲座,来得这么突然,而对我们心灵的震撼也来得这么猛烈,我们累了两天,但我们与全国这些有经验的老师相逢,相逢就是一首歌,一首可以改变我们一生的歌,一首重新审视我们职业的歌!改变我们的学生就从改变我们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