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鸡文理学院马原试题

宝鸡文理学院马原试题

宝鸡文理学院试题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时间试卷类别加:第一套适用专业、年级、班全院本科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1.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是(B)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D。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哲学基本问题是(C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笫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3.旧唯物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相脱离 B.不懂得实践C.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D.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4.“二元论”最终将导致( B)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教条主义 D.折衷主义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是通过(A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D)A.运动性 B.实物性 C.矛盾性 D.客观实在性7。

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说明(C )A.意识是由主体自由创造的 B.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8.设想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D )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9.“时乎时乎不再来”说明了时间的(A )A.一维性 B.有限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10.决定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D.阶级斗争实践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D.共性和个性的观点12.“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B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1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变化速度的快慢C.事物的变化是否起出了度的范围 D.事物是否发生了某些性质上的变化14.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B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作用1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D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D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17.“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这句话是强调(B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8.真理的根本属性是(D )A.有用性 B.绝对性 C.阶级性 D.客观性19.“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20.理性认识的特点是(D )A.直接性 B.具体性 C.综合性 D.抽象性二、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有( ABCDE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B.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又哲学C.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D.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具体科学发展的材料E.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2.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性质的有( ABCDE )A.万物皆备于我B.心包万理C.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D.存在就是被感知E.物是感觉的复合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 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4.下列各项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是( ACE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地制宜 D.物极必反 E.因材施教5.下列对“度”含义的正确表述是( AB )A.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B.度是保持事物质的量的限度C.度是引起事物变化的关节点D.度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E.度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过程6.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ABE )A.世界是可知的B.物质第一,意识第二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E.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7.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D )A.科学的思维方法B.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C.发挥主观能动性D.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E.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8.科学家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BCE )A.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B.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D.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E.不仅整个人类意识的形成过程离不开社会,而且在人类意识形成以后,个人意识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9.具有辩证法思想的人都认为( BDE )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联系的C.世界是神造的D.世界是充满矛盾的E.世界是变化发展的10.当今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还有人相信唯心主义,这是由于( ABCE )A.剥削阶级的偏见B.思维方法的片面性C.私有制度的存在D.唯心主义有其合理性E.唯心主义还具有欺骗性三、简答(每小题8分,共40分)1.意识是怎样产生的?(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4分);(2)意识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4分)。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只有一个本原(2分);(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分);(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2分);(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2分)3.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4分)它有两个特点: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分)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2分)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2分)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分)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3分)实践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3分)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和构成事物的各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分)(2)联系具有客观性(2分)、普遍性(2分)、多样性和条件性(3分)。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2分);坚持整体性、系统论思想(2分);联系理论也是我国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2分)2.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5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分)宝鸡文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适用时间试卷类别加:第一套适用专业、年级、班全院本科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BCCBA DCDAA BBCBD DBDAD二、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DE 2.ABCDE 3。

ABD 4.ACE 5.AB6.ABE 7.ABCD 8.ABCE 9.BDE 10.ABCE三、简答(每小题8分,共40分)1.(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过程经历了三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4分);(2)意识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4分)。

2.(1)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有着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只有一个本原(2分);(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分);(3)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2分);(4)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具有物质统一性(2分)。

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4分)它有两个特点: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分)4.(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区别。

(2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分)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2分)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2分)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分)真理的本性就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3分)实践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3分)四、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和构成事物的各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分)(2)联系具有客观性(2分)、普遍性(2分)、多样性和条件性(3分)。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一切事物和现象(2分);坚持整体性、系统论思想(2分);联系理论也是我国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

(2分)2.(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5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