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西方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川大网络教育本科2018春《西方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X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5 分,共2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供给量超过需求量,这种情况叫做()。

A.短缺
B.过剩√
C.稀缺
D.均衡
2.帕累托最优状态:如果对于某中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
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的资源配置状态。

以下哪个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A.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B.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相等
C.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D.资源不再是稀缺的√
3.如果政府对汽油征收0.5元/升的税,那么一般说来,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的上涨幅
度是()。

A.大于0.5元
B.等于0.5元
C.小于0.5元√
D.无法判断
4.毕加索油画的供给价格弹性是多大?
A.无限大
B.0√
C. 1
D.<1
5.最低工资规定了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最低工资。

这种提高对不熟练劳动市场的就业的
影响是()。

A.就业率上升
B.就业率下降√
C.就业率不变
D.没有影响
6.房东收房租700元每月,韩梅梅愿意花1000元租这间房,她的消费者剩余是()。

A.1000
B.700
C.1700
D.300√
7.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8.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9.
A. A
B.B√
C. C
D.D
10.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
征。

也可以说,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是指()。

A.比较静态分析
B.静态分析√
C.动态分析
D.规范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
A.必需品与奢侈品√
B.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C.市场的定义√
D.时间的长短√
2.作为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货币的货币在经济中的三种职能是()。

A.价值储藏√
B.交换媒介√
C.计价单位√
D.购买商品
3.货币在经济中有三种职能,它们共同区分经济中的货币与其他资产,这三种职能是
()。

A.价值储藏√
B.交换媒介√
C.计价单位√
D.购买商品
4.农民用了新的肥料,提高了橘子的产量。

这些变化对橘子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有什么
影响?
A.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增加√
D.没有影响
5.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A.消费者减少√
B.消费者增加
C.生产者剩余减少√
D.生产者剩余增加
6.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配由哪些因素决定?
A.供给弹性√
B.需求弹性√
C.商品价格
D.以上都不正确
7.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庇古税通常好于命令和控制方法,是因为()。

A.减少污染更有效率√
B.庇古税对环境更有利√
C.管制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效
D.庇古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
剩余的总和√
B.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C.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D.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9.公共资源是()的物品。

没有政府干预,人们使用这种物品会太多。

所以,公共资
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A.无排他性√
B.有竞争性√
C.有排他性
D.无竞争性
10.如果你是广告的拥护者,你会用以下哪些理由论证广告会增进经济福利?
A.广告加剧了竞争,因为广告使顾客更充分地了解市场上所有的企业,这样顾客
可以更容易地利用价格差别√
B.企业通过广告来操纵人们的嗜好,创造出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欲望
C.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时,每个企业都可以收取远远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
D.广告向消费者提供了各种购买信息,使顾客更好地选择想购买的物品,从而提
高了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45.0分。

1.X
看书有利于人们满足精神需要,所以它没有机会成本。

2.√
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政策会影响激励,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3.X
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但并非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4.√
“政府应该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是规范表述。

5.X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6.X
某些极有才能的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有比较优势。

7.√
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它指引着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8.√
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往往富有需求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9.√
工资使劳动市场上的劳动供求平衡,同时又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10.√
公园、名胜游览区、电影院等许多地方出售学生票。

是经营者成功使用价格歧视的例子。

11.√
城市道路属于共有资源,因为它无排他性却有竞争性。

12.X
无论是庇古税还是商品征收从量税或从价税,都不存在一种税收不会产生无谓损失,而只会增加政府收入。

13.√
在长期内,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当TR<TC 时,利润小于零。

此时,企业选择退出市场,状况会更好。

14.√
一般而言,市场供给曲线在长期中更富有弹性,是因为企业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容易进入和退出一个市场。

15.√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为下式: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