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基础知识-3

病理学基础知识-3

病理学基础知识-3(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总题数:50,分数:50.00)1.下列关于上皮内瘤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B.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C.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与浸润癌同时存在D.属于一种早期癌E.用于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分数:1.00)A.B.C.D. √E.解析:2.不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是A.细胞毒性T细胞 B.B细胞C.肥大细胞 D.NK细胞E.巨噬细胞(分数:1.00)A.B.C. √D.E.解析: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细胞免疫反应中的效应细胞包括细胞毒性T细胞(CTL)、巨噬细胞和NK细胞;B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通过体液免疫因素发挥作用。

因此不参与肿瘤免疫的细胞是肥大细胞。

3.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肿瘤的A.大小 B.分化程度C.组织来源 D.生长方式E.生长速度(分数:1.00)A.B. √C.D.E.解析:病理学上主要依据形态学指标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即肿瘤的分化程度或异型性,良性肿瘤的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

4.下列肿瘤组织继发病变中,应除外A.钙化 B.黏液样变C.坏死 D.恶性变E.出血(分数:1.00)A.B.C.D. √E.解析:5.关于肿瘤免疫逃逸的描述错误的是A.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B.恶性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增强C.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D.极少数恶性肿瘤自行消退与宿主免疫功能增强有关E.肿瘤细胞可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分数:1.00)A.B. √C.D.E.解析:6.下列不符合良性肿瘤特点的是A.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B.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C.极少复发D.可发生转移 E.可恶变(分数:1.00)A.B.C.D. √E.解析:7.不符合非典型增生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细胞大小形态不一B.细胞核DNA增多,浓染C.核分裂象增多D.核仁数目增多,体积变小E.细胞排列极向消失(分数:1.00)A.B.C.D. √E.解析:非典型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主要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而浓染、核质比例增大、核仁增多、体积增大,核分裂象增多(多为正常核分裂象)、细胞极向排列消失(紊乱)等。

8.下列最符合交界性肿瘤的是A.发生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肿瘤B.癌前病变C.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D.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结构的肿瘤E.肿瘤中既有鳞状细胞癌成分,又有腺癌成分(分数:1.00)A.B.C. √D.E.解析:交界性肿瘤指的是一些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有些交界性肿瘤有发展为恶性的倾向;有些的恶性潜能目前尚难以确定,有待通过长时间随访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行为。

9.下列属于交界性肿瘤的是A.良性瘤局部恶变 B.分化好的恶性瘤C.性质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D.混合性肿瘤 E.癌前病变(分数:1.00)A.B.C. √D.E.解析:10.非典型增生是指A.损伤因子刺激下的反应性增生B.间变性肿瘤细胞的生长特点C.细胞异型增生,未累及上皮全层D.肿瘤细胞的异型性E.无浸润、无转移的肿瘤性增生(分数:1.00)A.B.C. √D.E.解析:非典型增生或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肿瘤的一些病变,主要用于上皮组织的增生。

根据异型性大小和累及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

轻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较小,累及上皮层的下1/3;中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中等,累及上皮层的下2/3;重度非典型增生,异型性较大,累及上皮2/3以上但未达到全层。

11.下列不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的是A.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B.核与胞质的比例增大C.核深染、核仁肥大 D.胞质嗜酸性增强E.病理性核分裂象(分数:1.00)A.B.C.D. √E.解析: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主要体现在细胞核上,胞质的改变为嗜碱性染色增强。

12.下列最能够体现恶性肿瘤特征的是A.出现转移 B.细胞增殖旺盛C.核分裂象增多 D.血管丰富E.对机体的影响较大(分数:1.00)A. √B.C.D.E.解析: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特征,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

13.最能体现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点的是A.核大 B.多核C.核仁大 D.核分裂象E.病理性核分裂象(分数:1.00)A.B.C.D.E. √解析:14.呈浸润性生长的良性肿瘤是A.纤维瘤 B.血管瘤C.平滑肌瘤 D.神经鞘瘤E.脑膜瘤(分数:1.00)A.B. √C.D.E.解析:浸润性生长是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但一些特殊类型的良性肿瘤也可呈浸润性生长,如血管瘤,需特殊记忆。

15.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宿主内在因素不包括A.遗传因素 B.年龄因素C.营养状况 D.激素水平E.免疫状态(分数:1.00)A.B.C. √D.E.解析:16.区别子宫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主要病理学依据是A.肿瘤的数量 B.肿瘤的硬度C.肿瘤的分化情况 D.肿瘤的活动度E.肿瘤的大小(分数:1.00)A.B.C. √D.E.解析:考查间叶组织源性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其本质区别是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即异型性的大小,肉瘤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低,呈现明显的细胞异型性。

17.下列病变中癌变可能性最大的是A.轻度非典型增生 B.中度非典型增生C.重度非典型增生 D.肠上皮化生E.鳞状上皮增生(分数:1.00)A.B.C. √D.E.解析:18.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A.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B.是一种早期癌C.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D.上皮内出现异型性的细胞E.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分数:1.00)A.B.C. √D.E.解析:原位癌一词通常用于上皮的病变,指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并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如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原位癌,可防止其发展为浸润性癌。

19.对于综合判定肿瘤良恶性来说,最关键的是A.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B.肿瘤的生长速度C.肿瘤的复发 D.对机体的影响E.肿瘤的继发性改变(分数:1.00)A. √B.C.D.E.解析:临床上肿瘤的良、恶性是指其生物学行为的良、恶性,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式、生长速度,是否有侵袭、转移,以及继发改变等因素的综合判定,因此正确答案应为A。

20.下列不属于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是A.黏膜白斑 B.乳腺纤维腺瘤C.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D.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E.皮肤慢性溃疡(分数:1.00)A.B. √C.D.E.解析:21.恶性肿瘤最本质的特征是A.肿瘤生长迅速 B.细胞分化不成熟C.浸润性生长 D.复发E.出血坏死(分数:1.00)A.B. √C.D.E.解析:病理学上主要通过形态学等指标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包括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肿瘤的异型性、是否有病理性核分裂等。

恶性肿瘤在形态学上的本质特征是细胞分化不成熟,即组织、细胞的异型性明显,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22.制订肿瘤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是A.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B.肿瘤的组织来源C.肿瘤的发生部位 D.肿瘤的大小E.肿瘤的异型性(分数:1.00)A. √B.C.D.E.解析: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是制订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医学上,常用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等统计指标来衡量肿瘤的恶性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这些指标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分级和分期越高,生存率越低。

23.最易发生恶变的痣是A.蓝痣 B.交界痣C.表皮样痣 D.皮内痣E.混合痣(分数:1.00)A.B. √C.D.E.解析:24.下列关于恶性肿瘤分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T代表原发肿瘤B.N代表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C.M代表远处转移D.T1N1M1表示肿瘤处于早期E.T4N3M1表示肿瘤处于晚期(分数:1.00)A.B.C.D. √E.解析:肿瘤分期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TNM分期系统。

T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依次用T1~T4来表示;N指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未受累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M指远处转移(通常是血道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者用M1表示。

在此基础上,用TNM三个指标的组合划出特定的分期。

无论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多少,只要已有远处转移即M1,均为处于晚期肿瘤。

25.下列关于交界性肿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的形态介于良性、恶性肿瘤之间B.肿瘤细胞的形态上属于良性,但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C.肿瘤细胞的形态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的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D.交界性肿瘤不需手术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E.交界性肿瘤治疗既要手术切除干净,又要术后定期随访(分数:1.00)A.B.C.D. √E.解析:临床上及时正确治疗交界性肿瘤是阻止其恶变的关键。

有些交界性肿瘤需及早手术切除,有些需长时间随访观察。

26.下列属于原位癌的是A.乳腺导管内癌 B.胃黏膜内癌C.早期食管癌 D.早期子宫颈癌E.局限型子宫内膜癌(分数:1.00)A. √B.C.D.E.解析:原位癌常见于鳞状上皮或尿路上皮被覆的部位,如子宫颈、皮肤、膀胱等处;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癌变而未侵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者,称为导管原位癌或导管内癌。

该题除答案A外其他均为早期浸润性癌。

27.子宫颈柱状上皮鳞化后发生的恶性肿瘤称A.腺癌 B.鳞癌C.腺鳞癌 D.腺棘皮癌E.癌肉瘤(分数:1.00)A.B. √C.D.E.解析:有些非鳞状上皮被覆部位,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恶变,也可形成鳞癌。

腺鳞癌指的是既有鳞癌又有腺癌成分;腺棘皮癌是腺癌组织中可见鳞状化生的上皮成分;癌肉瘤是同一肿瘤中既有癌又有肉瘤成分。

28.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中,应除外A.生长速度 B.生长方式C.复发和转移 D.细胞异型性E.局部压迫和阻塞的严重程度(分数:1.00)A.B.C.D.E. √解析:29.上皮内瘤变指的是A.一种早期癌B.特指发生于子宫颈上皮内的异型增生C.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D.可长期保持原来的结构,甚至消退E.不发生浸润和转移(分数:1.00)A.B.C. √D.E.解析:上皮内瘤变用来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这一连续的过程,将轻度非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Ⅰ级,中度非典型增生称为上皮内瘤变Ⅱ级,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

最早用于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现已扩展到其他部位的上皮组织。

上皮内瘤变Ⅲ级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浸润性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