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监测制度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害作业点必须进行定期定点监测。

2、监测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对有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监测。

4、项目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要定期检测和监测。

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向劳动者公布。

5、建立施工现场监测档案,妥善保管。

定期监测,数据归档后移交卫生行政部门。

二、生产现场卫生清洁制度
1、应保持生产现场清洁,足够通风量。

三、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1、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劳动者,用工单位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2、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劳动者,用人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在健康检
查中发现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3、对曾从事过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离岗(退休)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4、职工职业健康体检,每两进行一次,安排在单数年进行。

5、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和有害作业监护档案,职业健康档案和有害作业监护档案以集团公司、子、分公司为基本单位分别建立和保存。

四、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制度
1、产生职业危害的工程项目部要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对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2、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职业卫生相关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未培训人员不得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

培训资料要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

3、采取板报、宣传橱窗、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4、凡是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作业岗位警示标识要载明生产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设施等内容。

设备警示标识要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