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教案教材分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同义词之间的异同。
学生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同义词产生的原因和途径,了解同义词的内部类型,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够辨析同义词和恰当地使用同义词。
教学目标1、了解同义词、同义词之间的异同。
2、通过从具体的语言现象入手,在讨论中逐步将同义词剥离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并能。
教学重点1、同义词的作用2、辨析同义词和恰当使用同义词教学难点在练习中正确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方法手段讨论、阅读、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据说一个在学中文的外国人看到“wife”的同义词,几乎要吐血而亡。
(见课件)“妻子”,简称作“妻”,别称作“太太”,尊称作“夫人”,口语作“老婆”,书面上的文言词语作“妻室”、“内助”、“中馈”等,方言作“媳妇(儿)”、“堂客”、“屋里人”、“屋里的”、“婆娘”、“婆姨”等;称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作“糟糠之妻”,称掌柜的妻子作“内掌柜的”;称自己的妻子作“元配”、“原配”、“发妻”;称元配死后续娶的妻子作“继配”、“继室”、“续弦”;“家小”、“家眷”有时也专指妻子;妻子还有其他的称呼:“小君”、“细君”、“室人”、“山荆”、“荆妻”、“荆室”、“内当家”、“家里”、“内人”、“拙荆”、“孩子他妈/娘”……“大老婆”——“正房”“小老婆”——“偏房”、““妾”,侧室”,书面称作“造室”,古代称作“姬”;“配偶”一词则专指结婚后男女的任何一方,多用于法律文件。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一种表现,但太多的同义词对学习者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不要说老外,就是我们学了那么多年汉语,天天讲中国话的人遇到一些同义词的辨析也会晕头转向找不到北。
那么什么是同义词?同义词是如何产生的?同义词之间又有怎样的差异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辩一辩同义词的兄弟姐妹。
)二、阅读课文“课堂活动”:一双眼睛百种“看”法(我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认识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在汉语里,关于“看”的词语非常多。
请大家翻开课本64页,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各种不同的看法。
)(课文中把这些词语分成了四个大类,而在65页的下面又分了许多个小组,你能说出这些小组的特点吗?)三、课堂活动:让世界充满爱——藏在心中多少“爱”(用眼来认识世界,而用心来感受生活,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叫做爱,那么你能够写出关于爱的词语来吗?)1、写出与爱有关的词语(我们分成两大阵营,看一看究竟哪一个阵营能写出更多关于爱的词语来)[请学生来写]2、划分跟爱有关的词语的小类(同学们都写的很好,那么我们也仿照书上的形式来分一分爱的小类吧)四、同义词的作用(很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说写不出丰富多彩的语言,可是大家看看满黑板的“爱”,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注重这些同义词的选用,难道还会觉得自己语言贫乏吗?其实同义词虽然让老外难过得想吐血,但是它的作用也不小。
)1、表义准确、精细。
(它使我们的文章在表达时更加准确、精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纪念刘和珍君》我们这样站着,雄壮而多情温柔地呼唤风象召唤姑娘们——《让我们一起奔腾吧》2、突出强调,加强语气。
(使用同义词也可以加强我们所要表达的语气。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纪念刘和珍君》3、避免重复呆板,使语言富于变化美。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写作时想表达相似的意思,如果用相同的词显得呆板,那么用同义词,就会让语言富有变化的美感。
)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五、同义词不可误用(但是不要以为反正是同义词就随便挑一个就能用了,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义词也是有差别的,如果误用了同义词,会让语句变的很别扭。
)例:听说您奶奶前两天一命呜呼了……他坦白我别忘了把东西交给她。
原来您是徐博士的犬子,见到您真是荣幸。
六、同义词辨析及运用(所以在同义词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仔细的辨析,恰当的选用,一般我们辨析同义词会从这样三个大方面入手)一).词义方面1、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2、词义轻重的不同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二).用法方面1、适用对象不同如“严厉”与“严格”,“严厉”常与制裁、批评、处分、惩罚“等词语搭配,”严格“常与”遵守、执行、要求、监督”等词语搭配2、词类和功能不同如“发现”与“发觉”,发现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而“发觉”往往只做动词3、搭配关系不同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三).色彩风格有差异1、感情色彩不同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
2、语体风格不同"讨饭"与"乞丐",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七、应用---理解比较下列几组同义词,想一想他们是属于哪一类不同•边疆---边境词义范围大小的不同•轻视---蔑视词义轻重的不同•交换---交流搭配关系不同•成果---结果---后果感情色彩不同•父亲---爸爸语体风格不同•芳龄---年龄适用对象不同•加剧---急剧词类和功能不同八、特别说明:1、正确理解词义是辨析的基础。
2、要充分分析句子的语境。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化装化妆)分析:1)理解词义:“化装”指改换装束,“化妆”指美化妆容。
2)结合语境:①目的是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②“珠光宝气”指装束上的变化故选“化装”。
九、高考链接1、我们需要储备的粮食,以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充足充分)分析:“充分的粮食”属搭配不当,应选“充足”。
2、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鲸和海豚的四肢也逐渐成了鳍状。
(蜕化退化)分析:“退化”是形体上的变化;“蜕化”指本质上的变化,多指人的腐化堕落,是贬义词。
选“退化”。
3、这次“三讲”活动,群众反映李华为官不,反而被提拔,意见很大。
(廉政廉正)分析:“廉政”是名词,不能与原句中“不”直接构成偏正关系;“廉正”是形容词,廉洁正直,形容品质。
符合句意。
4、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有实力国际奥赛金牌。
(获得染指)分析:“染指”,分取非分的利益,含贬义,应选“获得”。
5、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可供食用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流传留传)分析:“流传”,对象多是故事、消息等;“留传”,对象多是具体的物品。
考虑语境,应选“留传”。
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500年前的孔子,曾对着的江水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千禧之年的门槛,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了先哲的睿智。
②营房各处的灯火,欢腾热闹的情景,使他又激动起来,回想起白天参加国庆大典的场面。
③鲁迅的作品,即使是纯属个人生活的回忆,也总能使我们有乐观、清醒的感觉,得到深刻的。
A.流逝闪烁启发B.流逝闪耀启示C.流泻闪烁启示D.流泻闪耀启发分析:选B[流逝:时间悄悄逝去;流泻:指光线,液体迅速流出,射出。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闪耀,有耀眼之意。
启发,有开导其心引起联想之意;启示,有使之有所领悟之意,当用后者。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阅读优秀作品,()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自然力,不仅可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D.品味体味珍惜【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选用能力。
具体的语言环境是“阅读优秀作品”。
正确答案为A。
第一空,如果不看下文,似乎都可以,但联系下文的“感受”来看,必须选“品味”,即仔细体会;“品评”是评论高下,与下文不合。
第二空,“体味”是仔细体会的意思,符合阅读优秀作品这个语境;“体验”指亲身经历,与语境不合。
第三空,“珍爱”,重视爱护,重在“爱护”,与“自然”搭配合理;“珍惜”,珍重爱惜,不合语境。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的工作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待之后,即可付诸实施。
(2)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3)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治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审定许诺谋取B.审订承诺谋取C.审订许诺牟取D.审定承诺牟取【解析】此题考查运用近义词的能力,正确答案为D项。
命题体现了“常见、耳熟能详、使用频率高”的原则,不偏不怪,但这些又是容易出错的。
“审定”意为“审查决定”,“审订”意为“审查修改”,(1)句中计划“已经呈报上级有关部门”,语言文字上应该没有问题,只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决定了,所以用“审定”,B、C两项可以排除。
“许诺”、“承诺”都有“应允、答应、应承”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不同,前者轻后者重,(2)句中“郑重立下誓言”,应该用“承诺”。
“谋取”指通过谋划取得,“牟取”侧重在指通过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此句用“牟取”符合上下文语言环境。
十、课堂小结(总之,辨析同义词既需要我们平时有丰富的积累也要求我们注意从语境去认真分析选用词语,当然也要注重掌握一定的方法,让我们再一起记一遍同义词辨析的要领)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对象有区别词类有差异搭配有不同色彩有褒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