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1.记住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预习探究
1. 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 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
()组成的。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和“”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和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制成的生物制品。
6.艾滋病是一种,又称(AIDS)。
它的病原体是,英文简称是。
这种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或、、和中。
二.合作交流
1.阅读P79资料分析,完成P80的讨论题1、2、3题
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3.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抗体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特异性免疫?
5.免疫有哪三方面的功能?免疫有哪些危害?
6.什么是计划免疫?
7.艾滋病的有什么样的发病特点?艾滋病如何传播?怎样预防艾滋病?
三.基础演练
1.下列哪一项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接种过水痘疫苗的人不再得水痘B.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
C.对青霉素不过敏 D.得了非典型肺炎,病愈后不会再被感染2.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人工免疫
3.下例实例中,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例子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阻挡细菌进入
B.泪液或唾液中的溶菌酶溶解病菌
C.血液中的白细胞吞噬病菌
D.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再感染性
4.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毒的物质,叫做( )
A.抗原
B.抗体
C.激素
D.酶
5.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英国
6.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包括()
A.肝脏、淋巴结、脾脏 B.胸腺、脾脏、淋巴结
C.心脏、肺、胰腺 D.胸腺、胃腺、唾液腺
四.课堂检测
1.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一种酶
D.生长激素
2.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疫苗并免费提供给人们注射。
该过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3.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口服的“糖丸”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口服“糖丸”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4.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 ) A.抗原和抗体 B.抗体和抗原
C.抗原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
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A.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D.皮肤和黏膜
6.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A.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B.特异性免疫不是针对某一类病原体
C.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D.特异性免疫主要是产生抗体对付病原体
7.下列选项符合抗体特点的是()
①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②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③能吞噬病菌④有些种类可长时间存留在人体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A.艾滋病;B.过敏反应;C.肺结核;D.肝癌。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