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7·东营模拟) 小滨同学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 人体的体积约为0.05m3B .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C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D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2. (2分)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你认为,对“井在运动”的参考系判断正确的是()A . 井B . 奶公C . 墙D . 风3. (2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 . 1.65mB . 1.75mC . 1.85mD . 1.95m4. (2分)一列火车在半小时内以72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其中前20min行驶25km,则火车在后10min行驶的路程是()A . 0.47kmB . 24kmC . 11kmD . 12.5km5. (2分)(2017·内江) 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小芳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在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变小B .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像的C . 小猫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 . 侧面看到白纸很亮,是因为光照看到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6. (2分)(2017·东营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7. (2分)(2017·营口模拟) 下列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A .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120m/sB . 教室里的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40mAC . 捡起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所做的功约为2JD . 一名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8. (2分) (2017八上·福田期中) 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道上实现自动对接,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对接时,“神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的速度很小B . 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是静止的C . 对接后,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D . 对接时的图片不是通过声波传播的二、填空题 (共9题;共35分)9. (4分)(2018·毕节) 正确读数是做好试验的前提,请你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

(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为1cm。

(2)如图乙所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1km/h。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秤物体质量为1g。

(4)如图丁所示某患者的体温为________℃.10. (1分) (2018九上·桐城开学考) 五一节假期,楠楠同学全家自驾从无锡回庐江老家,7:00出发,中途在服务区一共休息2小时,13:00到庐江老家,全程360km,则全程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11. (2分)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右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12. (3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声音的哪一个特性:(1)“你的声音真好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

(2)“雷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

(3)“小孩尖叫声刺耳”是指声音的________。

13. (3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活动中,小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________(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

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逐渐变小。

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________。

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m 1.5 2.0 1.014. (2分)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80”的含义:________,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15. (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超声波“看”世界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发射波n1、n2如图丙所示.(1)频率高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 提出问题B . 猜想假设C . 进行实验D . 得出结论(3)蝙蝠用来接收反射超声波的器官是()A . 眼睛B . 耳朵C . 鼻子D . 嘴巴(4)如果图乙和图丙中的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5s,则测速仪每秒钟发射________ 次超声波,图丙中p1、n1之间的时间间隔t1=0.2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v=340m/s,可知超声波第一次发射时汽车离测速仪的距离为________ m;(5)图丙p1、n2之间的时间间隔t2小于之p1、n1之间间隔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 . 静止B . 向左运动C . 向右运动D . 无法判断16. (9分) (2016八上·江夏期中) 2015年10月3日,武汉网球公开赛在光谷网球中心圆满落幕.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于2013年7月份正式破土动工,并作为2014年至2028年“世界女子职业网球赛WTA超五巡回赛”比赛场地,这是武汉市首次承办世界级网球赛事.(1)在场馆中,配备了许多高速摄像机来拍摄,高速摄像机能捕捉到快速运动变化的人肉眼无法分辨的瞬间.通过电视转播,运动员击打的网球始终处于屏幕内,我们却能够感受到运动员打出的球快速移动,这是因为我们以________为参照物;(2)从武汉二桥到光谷网球中心的距离约20km,可通过武汉市内的快速通道﹣﹣二环线到达.二环线全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道路两旁装有塑料幕墙,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3)在二环线道路旁设置有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该标志牌的含义是________;(4)在二环线事故多发路段装有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用来检测行驶的车辆的速度,从而确定车辆是否超速,已知测速仪发出第一次超声波信号,0.2s后收到第一次回波信号,收到回波信号的同时发出第二次超声波信号,并在发出第二次信号后0.22s收到第二次回波信号,求: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并判断其是否超速(答案保留两位小数)。

17. (1分)城市中的﹣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由于太阳光照到玻璃幕墙上发生________,形成了光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三、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18分)18. (2分)(2017·无锡模拟) 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但两端粗细不同的圆木棍,其长度为________ cm,若沿重心的竖直方向将其锯成左右两段,则两段重量的关系是G左________ G右.(选填“>”、“=”或“<”)19. (2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力了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填写中文名称),伏特是________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基本单位.20. (5分)(2018·大连)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1. (2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不同,同时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填序号)(2)另外两个现象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答:________。

22. (2分) (2019八上·广州期中)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

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________求出平均速度。

23. (5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 EO 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OF(1)图中________是反射角,当入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2)将纸板 NOF 沿 ON 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则在 NOF 板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填“在”或填“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24. (10分) (2017八上·太原期末) 为了减少超速事故,我市计划将“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km,全程限速40km/h,由“电子眼”抓拍到某辆货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30km/h和45.6km/h,通过A、B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20min.请你通过计算解答:(1)该货车通过监测段AB时是否超速?(2)为了不超速,至少需要的时间.25. (10分) (2017八上·雅安月考)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撞上障碍物.26. (15分) (2016八上·蚌埠期中) “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1)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填空题 (共9题;共35分)9-1、9-2、9-3、9-4、10-1、11-1、12-1、12-2、12-3、13-1、14-1、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17-1、三、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18分) 18-1、19-1、20-1、21-1、21-2、22-1、23-1、23-2、23-3、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24-1、24-2、25-1、25-2、26-1、26-2、2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