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D.以上A. 8.60cmB. 1.60cmC. 1.6cm读数都不正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D. 用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0.8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1.2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D. 1.2m/A. 0.8m/sB. 1.0m/sC. 0.96m/ss4. “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 光的传播速度太快B. 光发生了反射现象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C. 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5. 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 )D.条件不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足,无法判定6. 铝的密度是2.7×10 kg/m ,它的物理意义是( ) 33A. 每立方米的铝的密度是2.7×10 kg/m 33B.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kg/m 33C. 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kg 3D.2.7×10 m 33的铝的质量是lkg7. 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ρ<ρ,则下列说法中正铅铁铜确的是( )A.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B. 若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C. 若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D. 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铁球8.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离为3m,检查视力时( )B.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2.5mC.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距离为3m9. 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D.A. 音调B. 音色C. 响度声速10. 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的过程化的过程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固的过程的过程) 共,29.0分小题本大题共填空题二、(12 :11.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_______;(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____________.1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传入甲同学耳朵的.1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运动.1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现象,后者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15. 如图所示,“40”表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min1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m.17.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40m,后2s内的通过路程是20m,这个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s内的平均速度是.1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这种金属可3能是;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19. 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kg.2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则入射角为,折射角为.21.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22.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 在图1、2、中完成光路,填上适当的透镜.如图3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4.0分1小题,共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4.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测平均速度.(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 ,路程s ,路程s 上的v v 上的平均速度为上的平均速度为31122.那么,v 、v 、v 的大小关系是.v 平均速度为(选填>、<、=) 3213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五、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25. 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音调的高低与有关得出结论:26. 美术课上同学们用橡皮泥捏动物模型时,想知道橡皮泥的密度有多大.课后,他们在实验室选择了天平、量筒、水和细线进行了实验操作.(1)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2)由图可知:橡皮泥的质量m= g;橡皮泥的体积V= cm ;橡皮泥3的密度ρ=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7.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28.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音经3s被他听到;过20s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29. 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ρ=7.9×10 kg/m ) 33)(钢铁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答案】1. B2. D3. C4. B5. C6. C7. A8. A9. B 10. B11. μm;km/h12. 钢管;空气13. 车;西14. 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15. 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km/h;1216. 8;517. 10m/s;15m/s18. 2.7×10 kg/m ;铝;2.7×10 kg/m 333319. 2.420. 60°;30°21. 升华;凝华22. 0℃的冰;熔化;吸收23. (1)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3)先将两条反射光线AB、CD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B、SD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故答案为:24. (1)斜面小车.(2)v= .变速.(3) .>v (4)v >v 231频率高;低;快;25. 慢; ;、26. (1)C、AB .10;1.34g/cm (2)13.4;327. 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首先作图如下:解28.人站在A处,在B处第一次鸣笛,在C处第二次鸣笛S =V ×3s;BA声S =V ×20s;BC车S =V ×2s;AC声S =S +S ;ACBCAB×3s=V ×20s+V ×2s V 则:声声车= V 车.=17m/s .17m/s答:汽车的速度为=7.9×10 ,ρ=234gm ,=160mL=160cm ,=100mL=100cm V 已知29. :V 3321铁钢学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kg/m =7.9g/cm ,ρ=0.8×10 kg/m =0.8g/cm 333333煤油求:判断钢球是否空心,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钢球的总质量mρ=可得:解:(1)根据==≈29.6cm ,3V 实心钢球的体积球-V =160cm -100cm =60cm >29.6cm ,3333V=V 该球的实际体积12所以该钢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V -V =60cm -29.6cm =30.4cm ,333钢球空=ρV =0.8g/cm ×30.4cm =24.32g,33m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的质量空煤油煤油+m =234g+24.32g=258.32g.m=m 钢球的总质量煤油球答:此钢球是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钢球的总质量约为258.32g.【解析】1.试题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60cm-7.00cm=1.60cm;故选B.2.试题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都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确定,则假定他不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同,也可能不同;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快慢不变,二是经过的路线是直线;根据速度公式可理解t/s的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越小说明V越大,故= ,D正确.根据速度公式V= 可知,故选D.3.试题分析:根据速度公式先算出前半程用的时间,再算出后半程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商就为全程的平均速度.设总路程为2S,=,同理后半程的时间为t= t′= ==根据速度公式前半程的时间为,,+那么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t+t′= ==0.96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2S×故选C.4.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根据””、““水中月镜中花,: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析“水中月,都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镜中花”、“故选.B5.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大小由物距决定.解题时可通过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能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先推测出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再比较物体移动后的新物距跟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再次利用凸透镜成像条件判断成像的性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凸透镜前能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此时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f<20cm <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10cm<f<20cm.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条件可知,得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6.试题分析:物质的密度值的物理意义,若正确描述,关键是对单位的理解要准确无误,密度所描述的就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kg/m ,它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 kg.3332.7×10 铝的密度是故选C.7.试题分析:假设三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若三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V 铁球体积铁,=V 铜球体积铜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V 铅球体积铅∵ρ<ρ<ρ,铅铜铁∴V >V >V ,铅铁铜又因为题目告诉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选A.8.试题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视力表的像离镜子也是3m,所以人离镜子2m时,视力表的像离人距离为3m+2m=5m,正好符合要求.分析过程示意图如下:.A 故选9.,就是指音色不同.声音的特色不同试题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解: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B.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0.试题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晶体全部熔化之后,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A、图甲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熔化图象.A错误.B、图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升高,说明吸热,所以是非晶体熔化图象,B 正确;C、图丙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凝固图象.有一段图象温度不变,说明这种物质是晶体,C错误;D、图丁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物质的温度在逐渐降低,说明放热,所以是非晶体凝固图象,D 错误;故选B.11.试题分析:(1)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根据自己常用的纸张做比较,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2)根据道路行驶的规章,可知车辆行驶限速一般在40km/h或80km/h左右.解: (1)可测量二百张纸的厚度为1.26厘米,则一张纸的厚度为1.26cm÷200=6.3×10cm=63μm,由此可知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是合理的.-3(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时速度限制在40km/h左右,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km/h.故答案为:μm;km/h.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2.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声,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敲击钢管时,声音既通过钢管传播,又根据空气传播,又因其速度是不同的,所以会听到两次响声;故答案为:钢管;空气.1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而树木本身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所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地面是向西运动的.故选取火车为参照物.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向西运动.故答案为:车;西.14.试题分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倒影和水中的鱼,倒影是光的反射,看到鱼是光的折射,所看到的像都为虚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可知,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些看到的都是虚像.故答案为: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15.试题分析: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了解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速度40km/h,8km代表路程.求时间.(2)根据速度变形式解: (1)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8km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的路程是8km.(2)根据=0.2h=12min 得=故答案为: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km/h;12.16.试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距等于物距,物像对称,则可求出人与像的距离.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距等于物距,已知此人距离平面镜4m,可知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由题意可知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1.5s=1.5m,则此时它与平面镜的距离为4m-1.5m=2.5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距等于物距可知,此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则人和像的距离为:2.5m+2.5m=5m.故答案为:8;5.17.= ;内的平均速度4s内的平均速度试题分析:分析题意知物体后2s,将数据代入计算.=====10m/s;v 内的平均速度2s物体后24s内通过的路程是s =s +s =40m+20m=60m;21总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5m/s.=v 4s内的平均速度则平故答案为:10m/s;15m/s.18.试题分析:(1)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查密度表确定金属的种类;(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1)这种金属的密度:ρ= ==2.7×10 kg/m .33查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铝;(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如果将它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2.7×10 kg/m ;33kg/m ;铝;2.7×10 kg/m .3333:2.7×10 故答案为19.试题分析:瓶内装满水后的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即为所装水的质量,因瓶子的容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瓶子装满酒精时酒精的质量,水的质量减去酒精的质量即可得出答案.瓶内装满水后水的质量:m =m -m =17kg-5kg=12kg,1瓶水∵瓶子的容积不变,=,,即可得∴根据ρ= ,瓶子的容积V= =,=9.6kgm 解得:酒精=12kg-9.6kg=2.4kg.-m m=m 整个瓶子可装酒精比装水少的质量酒精水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故答案为:2.4.20.试题分析:先由入射角的概念得出入射角的大小,再由反射定律得出反射角的大小,由已知得出折射角的大小.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则入射角为60°,反射角也为60°,而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故折射光线与界面成60°角,即折射角为30°.故答案为:60°;30°.21.试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1)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2)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升华;凝华.22.试题分析:因为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因此不难判断谁的冷却效果好.0℃的冰变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故答案为:0℃的冰;熔化;吸收.23.(1)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向,判断光线被会聚了还是发散了.若光线被会聚则填凸透镜,若光线被发散则填凹透镜.(2)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3)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24.试题分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 来计算.(1)图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将沿斜面做加速运动,分别测出不同时间段的路程和时间,可以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斜面小车.计算速度.,测出路程s,对应的时间t用(2) 故答案为:v= .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3)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故答案为:变速.s 在表示的v,若题中小车在斜面末端速度为(4)小车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端2 v′,的速度为= >=v ,.== <,v =v 则132>v >v .v 故答案为:23125.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①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②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答案为:①慢;低.②快;高.频率.2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程序设计能力和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对固体密度的测量应先称量质量,后测量体积(防止水对固体质量的影响,减小测量误差).(1)对固体密度的测量应先称量质量,后测量体积(防止水对固体质量的影响,减小测量误差),所以本题的测量顺序应为:C、A、B.(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指示数值的和,所以橡皮泥的质量为m=13.4g,,橡皮泥的体积等于量筒中两次示数的差,所以橡皮泥31cm ,量筒的分度值为由图知-20cm =10cm 333V=30cm 的体积为.3=1.34g/cm ρ= = 所以橡皮泥的密度为故答案为:;、(1)CA、B ;(2)13.410;1.34g/cm .327.,:解决此题要知道水在受冷的情况下会凝固成固态凝固时会向周围放出热量.28.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首先画出图象来分析;,根据V 的路程,设汽车的速度为2s的路程,以及汽车传播20s求出声音传播3s和车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一个方程,求出汽车的速度.29.(1)根据钢球的质量和密度求出其体积,然后与实际体积(160-100)ml比较,如果等于其实际体积则为实心,如果大于其实际体积则为空心;(2)用实际体积减去实心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空心部分注满煤油时煤油的质量,然后再加上钢球的质量即为此球的总质量.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