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四节 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学习目标:
1、识别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与具体过程。

过程方法:
能独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取拿与安放
取显微镜时应该一手握___,一手托___。

2.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起___作用。

遮光器的作用是___。

转换器的作用是___。

目镜越短,物镜越___,放大倍数越大。

3.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___,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___。

探究问题一、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件的用法
1、对照教材和实物认识并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小组内互相指认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和作用。

3、动手探索:
⑴分别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操作中发现有什么不同? ⑵物镜分高倍镜和低倍镜, 可转换镜头。

⑶转动遮光器,发现了什么?
⑷转动反光镜,看看有什么不同?4、小组内思考讨论:光线如何到达我们眼睛的? 探究问题二、
练习使用显微镜(要求:能规范、独立操作,并通过调节看到物像。


1、阅读教材,总结方法步骤:⑴如何取放显微镜?⑵如何对光?总结三转:
①转动 ,使 镜对准通光孔。

三转: ②转动 ,选择一个较大光圈。

③转动 ,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⑶如何调节观察到物像?(动作记忆) 放→压→降→升→ 讨论: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上”的标本。

思考:①“上”的物像是 ;标本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思考: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
探究问题三、
读教材P17观察图1.1-14了解其他常用的研究工具。

课堂自测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小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2.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两手托镜座 B.两手握镜臂
C.右手提着镜臂
D.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3.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

A.镜筒和镜座 B.目镜和物镜 C.反光镜和光圈 D.镜筒和载物台
4.(2007·济南中考)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

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5.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___,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放大倍数和___放大倍数的___。

6.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___轻轻擦拭干净。

知能提升
1.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调节放大倍数
C.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D.使镜筒快速上升 2.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3.一台显微镜,它的三个目镜分别是5×、10×、15×,两个物镜分别是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50、400 B.100、200 C.50、600 D.400、600
4.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①对光②观察③整理和存放④安放装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5.下面(1)至(3)题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请分析回答。

(1)如图1所示,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异物不动,则异物位于()。

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
(2)要将图1中染色较好的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上B.下C.左D.右
(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的亮度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应如何调节?()。

①选用小光圈②选用大光圈③选用平面镜④选用凹面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B.转动转换器C.转动遮光器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
7.对光时,通过调节___来调节视野的明暗。

8.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欲使原标本放大600倍,如果使用15×的目镜,则应选用__×的物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