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模施工方案

翻模施工方案

吉河高速公路ZB1项目部LJ5分部乡宁西互通##大桥、冷泉沟2桥1冷泉沟墩身翻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平阳路桥桥梁二工段一三年五月O二目录一、编制依据 .............................................. . (1)二、工程概况 .............................................. . (1)三、施工方案 .............................................. . (2)四、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 .. (6)五、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设备 .............................................. .. (7)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8)七、质量保证措施 .............................................. .. (9)八、安全保证措施 .............................................. (10)九、文明环保施工和职业健康措施 .............................................. .. (12)##桥大桥、冷泉沟2冷泉沟1墩身(翻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路基ZB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二、工程概况#大桥是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经乡宁县前冷泉村北1100m乡宁西互通冷泉沟时斜跨冷泉河而设的一座大桥。

桥梁中心桩号AK1+222.312,上部结构采用5-2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6-4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3—25米装配式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实心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446.4米。

#桥是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经乡宁县前冷泉村北100m乡宁西互通冷泉沟2时斜跨冷泉河而设的一座大桥。

桥梁中心桩号AK2+065,上部结构采用3-25+3-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箱+3—25米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实心墩,桥台采用柱式台、肋板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296.4米。

#大桥7~111号墩为矩型实心双墩,共包括10个单实心墩。

最高墩冷泉沟身9号右侧墩柱高32.20m,总延米258.016m,平均高度25.802m。

墩身截面尺寸为3.0×2.2m,外角30cm半径圆角。

3,钢筋199.695t。

C30主要工程量包括:砼1684.2m#桥2~6号墩为矩型实心双墩,共包括10个单实心墩。

最高墩身冷泉沟29号右侧墩柱高32.20m,总延米316.882m,平均高度31.688m。

墩身平面尺寸为半径圆角。

30cm,外角)2.2m×2.5号墩为4(2.0m×2.5.3。

,钢筋砼1294.3m158.825t 主要工程量包括:C30右左截面形名墩台序(cm)(cm)(cm)(cm)22030019.10071等截面实心方19.100830022026.00025.9082等截面实心方冷泉932.108332.200220300等截面实心方号大10300等截面实心方28.10022028.10041123.700等截面实心方523.7003002202625025.06020025.280等截面实心方3730.11029.996200250等截面实心方冷泉沟4 40.953 等截面实心方墩40.921 8 250 220 号大桥5 等截面实心方墩250 9 34.137 200 34.13762002501028.144等截面实心方墩 28.144三、施工方案 3.1、总体施工思路桥高墩身采用翻模分节段依次进行施工,翻模模大桥、冷泉沟2#冷泉沟1#开始,标准节段混凝土浇筑米,翻模施工以首节2.25m板分三节,每节高2.25 4.5m,顶节浇注高度根据墩身实际高度确定。

高度为4 (2.25m外模因墩身设计为实心墩双柱结构,每个实心墩投入翻模模板一套。

共投入模板四节,左、右,剩余每次浇筑两节4.5m)。

第一次浇筑一节2.25m 节天,2节墩身施工时间。

平均每节施工时间为15天,钢筋绑扎幅流水作业,搭接天。

2.5天,混凝土浇筑0.5模板安装调整、垂直运输起重设备配置3.1.17号墩 8号墩 9号墩 10号墩 11号墩 1#冷泉沟25.908 32.108 28.1 23.7 19.1 大桥25T吊车 50塔吊(10 25T吊车号墩安装) 25T吊车3号墩号墩2 4号墩 5号墩 6号墩 2#冷泉沟29.996 40.921 34.137 25.06 28.144 桥号墩安装)5塔吊(40 号墩安装)3塔吊(40 吊车25T、翻模模板周转方案3.1.2.序型号规改装规第一第二第三号号号号113.0mX2.2m号号2.5mX2.0m3.0mX2.2m号号号2号2.5mX2.0m3.0mX2.2m号3号号号1号42.5mX2.2m号2 号墩6号桥2 号墩5号桥2 52.5mX2.0m、施工准备3.2、工程施工前,工程部,测量组和现场技术员进行图纸的审核,确认3.2.1在承台上面定出墩图纸无误后,由测量组依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身角点实际位置,测量标高,标出墩身轮廓线;对图纸审核及现场放样时,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交监理、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首先要进行模板预拼,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模板进场后3.2.2、,, 装检查模板各部分的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为墩身施工奠定基础。

并放出墩身纵横方向的护、高墩在承台顶面用全站仪放出墩身边线3.2.3,, 桩以便在以后的墩身施工中校模时使用的发电、从墩位相邻的变压器分别接线到各施工墩位处,另设3.2.4200KW 机备用。

、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提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3.2.5 用于工程施工。

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审C40由试验室对墩身施工的、3.2.6、C50 批,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施工前组织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墩翻模施工存在3.2.7 的安全隐患及施工注意事项,提高人员安全、质量意识。

、施工工艺流程3.3施工准备→绑扎第一节钢筋→安装第一节模板→浇筑第一节砼→绑扎第二、三节钢筋→安装第二、三节模板→浇筑第二、三节砼→拆除第一、二节模板,提升至第四、五节砼→绑扎第六、五节安装→浇筑第四、七节钢筋→进入下一循环。

3.4、钢筋工程下6.5m和5.5m在承台施工时,先加工好墩身预埋钢筋,预埋钢筋按照长度.料,预埋深度分别为2m,钢筋外露端长度分别为3.5 m和4.5 m米,钢筋外露端需用胶皮套套住防止生锈。

墩柱施工前先调整墩身预埋在承台中的预埋钢筋,使其直顺,将预埋筋上的水泥浆敲除掉,采用逐根主筋连接的方式与承台顶预埋钢筋连接,再绑扎箍筋。

在预埋墩身钢筋的同时在承台上墩身范围外预埋8根锚固钢筋方便调整墩身模板。

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间距和连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受力钢筋加工长度偏差为±10mm;箍筋各部分尺寸偏差为±5mm;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受力主筋同排间距偏差为±20mm;骨架长度为±10mm,宽度偏差为±5mm;保护层偏差为±10mm。

墩身竖向Φ28主筋连接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主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的接头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1m。

为保证镦粗钢筋的质量,每加工一根镦粗直螺纹钢筋, 用通规和止规检测。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 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

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 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

绑扎第一节钢筋时在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做钢筋安装的施工平台,用钢管或角钢斜撑固定住钢筋笼,防止钢筋歪斜、倒塌。

绑扎第二节以后钢筋时用钢管支架支撑在模板顶层操作平台上。

通过定位钢管架对钢筋骨架进行定位,保证钢筋骨架垂直度及其间距。

钢筋骨架连接完成后绑扎、焊接水平箍筋。

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钢筋骨架上事先牢固设置垫块,垫块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垫块,垫块应错开布置,一般按间距1m布设(每平米4个布置)。

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绑丝按逐点改变绑扎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钢筋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安装。

3.4、模板工程3.4.1、模板组成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厚5mm大块钢板,横肋、竖肋加劲骨架采用槽钢焊接而成。

施工平台采用槽钢或角钢焊接而成,宽度为80cm,与模板焊接成整体,既能增加模板刚度又能作为护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模板单节高度为2.25m,每节由四块大面板和四个特制倒角端模组成,拼装时采用高强螺栓拼接。

三节模板循环使用,每次拆除两节模板,留下一节作为连接支撑模板,将.拆除的两节模板采用吊车或塔吊提升至连接支撑模板之上拼装。

除首节施工高度为2.25m外,每次施工高度为4.5m。

3.4.2、模板安装模板的固定和调整通过拉杆和两层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实现。

模板吊装到位后用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用PVC管做套管便于重复利用和结构成品保护,在PVC套管两端安装PVC喇叭口,将喇叭口与内外模顶紧,防止漏浆;首节模板调整采用在承台上预埋地锚拉缆风绳的方式校正,从第二节开始,采用手拉葫芦拉住下面用于支承模板的肋进行,首节模板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均用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然后再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为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首节外侧模板,在首节模板安装前,用砂浆在模板四周浇筑一个约10cm宽,3~5cm高的平台,水泥砂浆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保证模板底部不漏浆,在拆模前,凿除水泥砂浆,使模板有足够的空间自由下落、拆除。

模板安装好后,对模板的位置、倾斜度、顶部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浇筑混凝土。

3.5、混凝土工程3.5.1、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水平运输采用罐车,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或吊车吊灰斗入模。

混凝土通过串桶进入模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