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沙湖小学
徐科群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上学的时候就遇到了好老师,工作后又遇到了好领导、好同事。
真的很感谢平日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也感谢校领导能给予年轻老师一次次的学习机会。
人们常说“眼界决定境界”。
我想:首先我们要确立一种全新的思想,问问自己,我今天的工作究竟为了谁?广义上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崛起的中华民族,而狭义的说就是为了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而老师唯有把工作时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献给学校的发展,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浅见吧:
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有工作中升学的压力,还要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褒贬不一的舆论。
人们忽视了教师群体也是一些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也需要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在这种状态下如何调压,我认为应该重新确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面子、牌子,而是自己的孩子。
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生活,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可是怎样的批评才能让学生虚心接受呢?
记得我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很大的,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这样批评学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气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不是真的服气。
后来我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也有了
一些比较有效的“招数”。
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她的三个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丑恶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灵美!”我们的孩子再怎么调皮也不至于将他同罪犯等同起来吧?孩子们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一点信任和温情,他也是知道回报的。
每当我感受到和孩子们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时,就让我对自己的这份工作越来越热爱,而且情有独钟。
事实证明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是魔力般的神奇。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也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今天的教师难当,今天的学生难教,这是大家的共识。
如果仅仅只有爱,还远远不够。
有人认为是信息化社会造成的,有人认为是教育大环境造成的,有人认为是启动实施新课程造成的,这一切我们都管不了。
我们唯一的应对策略只能是,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充满教育智慧、充满教育激情、充满教育艺术,以走出教师工作的无奈和尴尬。
比如有时我常给自己一点精神胜利法,告诫自己:我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我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用心去承受。
承受学生给我带来的一切大麻烦和小麻烦。
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对待工作都不要太急躁。
这样工作起来会更自然一些。
自然了也就自如了,我想在自如的状态下工作,一定很自信。
而一个人一旦充满了自信,再大的困难不是也不怕了么?
第二步:上好自己的课,让自己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
一位老师如能在自己的课堂上一展风采,学生必定会感受到你的魅力,为你折服。
很多培训者都说最好的德育就是上好自己的文化课。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具备深厚的学科功底。
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常规艺术。
那就要讲究自己上课时的语言艺术,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
还应该注意课堂上教学节奏的调控艺术。
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有波澜起伏的流程美,还要有水到渠成的衔接美。
要重视教学的启发艺术和评价艺术。
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赞扬学生的一切结论,鼓励和保持学生的一切创造欲望和尝试。
其次,第三步:一定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教师并不是单纯的授业解惑者,学生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纳者,师生应当都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讨论,总结,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所要学的知识,教师同样也能从学生那里学到自己尚未获取的知识。
特别是现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教师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稍不注意就落在学生的后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更应强调学生思维活动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过去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操作学生看的教学活动方式,这种教育方
式极大地遏制了少年儿童思维机能的发展,是创新教育的显形障碍,必须坚决清除。
我们每天面对着的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地信任和敬慕。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对话和交流中,他们求知,他们长才,他们立志,他们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成为社会的栋梁。
而我们每一位教师,除了岁月的流逝之外,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我们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我们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
我们付出了多少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我们对学生有多少理解,他们会给我们更多的理解。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最大的成就和幸福吧。
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主动地把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位置让给学生,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多分给学生使用,把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多留给学生处理解决,教师做好组织设计、指导或点拨,主导者要让贤于主体者。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总之,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脑、口、眼、耳、手都动起来,这些部位动的次数多了,范围大了,便会使人的思维从量变发展质变,思维的运转质量越高,创新能力就会随之提高,创新精神就会随之形成并发挥作用。
现在教育手段飞速发展,若还是死搂着一本书加一本教案,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要说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甚至连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也落后或不全,甘当应试教育的遗老遗少,何谈为人师表。
为此,现代教师必须走出一次性教育的误区,不失时机的进行二次教育以及
终身教育,要加强继续教育,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我们只要把信任和期待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每次教学过程中,多俯身倾听学生的心声,就会赢得学生的信赖,难道离成为一名出色的老师还远吗?。
今天的教师,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所以我们要坚守“三个相信”: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