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临终关怀护理服务规范
(一)组织架构及职责
临终关怀服务由护理部、各临床科室、门诊部、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实施。

主要职责:
1、护理部:负责制定临终关怀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组织对护理人员及志愿者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2、科室护士长:组织对护理人员及临终患者家属临终关怀知识培训,负责实施临终关怀服务,负责评价与改进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3、门诊及志愿者:负责丧亲者访视。

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电话随访,有条件时,去家中随访,必要时给予丧亲者提供支持与辅导。

4、护理人员: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包括为临终者提供生理、心理、精神护理,为临终者家属提供咨询、心理辅导及随访等支持性服务。

(二)服务对象及服务程序
1、服务对象:住院临终患者及其家属
2、服务程序
(1)临终判定标准:通常指生存时间有限(3~6个月)患者。

(2)临终护理的基本原则
①关怀生命的原则
②维护尊严的原则
③尊重临终者权利的原则
④满足临终者意愿的原则
⑤全人关怀的原则
(3)生理护理
①病室环境: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将临终者搬入单间病房,同时创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可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与鲜花。

可依患者喜好在其房间墙上或床头摆放一些素雅的装饰画等。

②饮食护理: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尝试新的花样,少量多餐。

③口腔与皮肤的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口腔内有无改变。

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④睡眠护理: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夜间护理操作,遵医嘱可给予患者镇静剂或安眠药。

⑤排泄护理:患者发生腹胀、便秘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同时注意保持患者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症状控制
①控制疼痛
观察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止痛效果并记录。

协助患者选择减轻疼痛最有效的方法。

告知服用止痛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止痛药,切勿自行增减用量;与医护人员沟通,说出疼痛减轻或加重的情况及其它不适。

护理人员应同情、安慰、鼓励患者,多与患者交谈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②呼吸困难/气促
调整舒适体位,可取半卧位、坐位或前倾位。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环境安静。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加重气促。

衣着宽松。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给予氧气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协助排痰,应用雾化吸入,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痰。

(5)心理、精神护理
①有条件时护士应多陪伴患者,可采取握手聆听患者倾诉、目光交流、抚触额头,给予适当的反馈,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创造安全、接纳的环境,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疏导其内心情绪,给予心理支持。

②鼓励临终患者的亲友探视、陪伴,以给予患者更多来自亲人的抚慰。

鼓励患者与亲友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联系。

③满足临终患者文化与宗教信仰的要求。

④协助患者完成未了心愿,允许患者约见重要人物、办理重要事宜。

(6)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
①聆听家属的叙述,教会他们简单的护理患者的知识,使家属尽可能在自己亲人去世前充分尽义务,从而得到心理慰籍。

②进行死亡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家属正确面对和接受患者临近死亡的现实。

(三)善后护理
1、尸体料理
护士要严格按规定的操作程序料理好尸体。

尊重家属习俗,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始终对死者持尊重态度。

2、居丧期护理
(1)减轻哀伤反应可让家属参与尸体料理,进行认真整容、着装,并安排向遗体告别,这可减轻家属的哀痛。

可以遵照家属的意愿播放患者生前喜爱的音乐。

(2)对丧亲者访视与心理辅导: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电话随访,有条件时,去家中随访。

护士在对丧亲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时,用理解尊重的态度和适当的沟通交流技巧,允许丧亲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悲伤情感,使其经历一个正常、健康的悲伤反应过程。

指导家属学会调整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以使家属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情绪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3)必要时给予丧亲者提供咨询以及其他项目的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