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的综合》专项训练附答案一、无机综合推断1.下列各物质中只有A、B、C三种单质,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主要以G形式存在于海水中,F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H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是:_____,C是:_____,L是:______,I是: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a Cl2HCl CO2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2NaHCO3Na2CO3+CO2↑+H2O【解析】【分析】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单质是钠,钠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淡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常见的无色液体是水,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

因此,A是钠,B是氧气,C是氯气,D是氢氧化钠,E是氧化钠,F是过氧化钠,G是氯化钠,H是水,I是二氧化碳,J是碳酸氢钠,K是碳酸钠,L是盐酸。

【详解】(1)A是钠,化学式为Na,C是氯气,化学式为Cl2,L是氯化氢,化学式为HCl,I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①是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②是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③是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点睛】无机框图推断题要找出题眼,关键点,熟记特殊物质的颜色,特殊的反应,工业生产等等,找出突破口,一一突破。

2.已知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B、C、D三种元素的单质与甲、乙、丁三种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2)B、C、D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丁与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分子中的电子数均为________,实验室如何检验丙_______ 。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周期ⅤA族 N>O>F 2NO+O2===2NO2 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5O2+4NH36H2O+4NO【解析】【分析】本题有几个重要的突破口:①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②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③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说明丁为NO,C的某种单质可能为O2。

【详解】A、B、C、D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三种化合物:甲、乙、丙。

化合物丁与C的某种单质在常温下反应可生成红棕色气体,则丁为NO、C为O元素;丙与甲、乙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甲、丙为无色有不同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由图中信息可知,丙与O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NO,也可以由O的单质与D的单质化合而得,则丙为NH3、D为N元素,乙为H2O;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则其都有10个电子,结合图中信息,B的单质可以与H2O反应生成甲和O 元素的单质,故甲为HF、B为F元素。

综上所述,A、B、C、D分别是H、F、O、N,甲、乙、丙、丁分别为HF、H2O、NH3、NO。

(1)D为N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ⅤA族。

(2)B、C、D的原子都是第2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其大小关系为N>O>F。

(3)丁与C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4)甲、乙、丙分子中的电子数均为10,实验室检验丙(NH3)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因为其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5)C的单质+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5O2+4NH36H2O+4NO。

【点睛】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最关键的是找好突破口,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殊的反应条件以及特殊的结构,找出一定的范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常都能快速求解。

3.已知A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部分产物未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D→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e3O4 4Fe(OH)2+O2+2H2O===4Fe(OH)3 3Fe + 4H2O(g) Fe3O4 + 4H2 2Fe2++ Cl2 =2Fe3++2Cl-2Fe3++Fe=3Fe2+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D中含有Fe3+。

【解析】红褐色固体固体出现,为氢氧化铁,说明金属单质A为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和氢气(F),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铁(D),氯化铁又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E),接着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铁与水蒸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B)和氢气(F);(1)B为四氧化三铁,正确答案为 Fe3O4 。

(2)正确答案:① 4Fe(OH)2+O2+2H2O===4Fe(OH)3;② 3Fe + 4H2O(g) Fe3O4 + 4H2。

(3)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铁:2Fe2++ Cl2 =2Fe3++2Cl-;氯化铁又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2Fe3++Fe=3Fe2+;正确答案:2Fe2++ Cl2 =2Fe3++2Cl-;2Fe3++Fe=3Fe2+。

(4) Fe3+检验方法: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②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红色溶液,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正确答案: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D中含有Fe3+。

点睛:推断题要抓住题眼:红褐色固体为氢氧化铁,从而推出金属单质铁。

4.化合物甲由四种元素组成。

某化学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已知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____。

(2)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已知化合物甲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则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答案】AgOCN 2AgOCN=2Ag+N2↑+2CO↑ 1:2【解析】【分析】已知丙和丁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常见气体,其中丁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此可知丁是氮气,丙是一氧化碳。

根据流程图可知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 (3-2.16-0.0128)g0.02mol28g/mol⨯=,由此可知甲中C、N、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化合物由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正价,另两种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负价,撞击甲容易发生爆炸生成三种物质,则甲中应该有一种金属元素,设甲的化学式为R(CNO)x,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根据反应2R(CNO)x=2R+2xCO+xN2,有2M+84x x=30.01,所以M=108x,设x=1,2,3,……,当x=1时,M=108,R为银元素,当x取2、3……时,没有对应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合要求,所以甲为AgOCN。

【详解】(1)由分析可知,甲的化学式为AgOCN,故答案为:AgOCN;(2)由分析可知,乙为银单质,丙为一氧化碳,丁为氮气,则甲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OCN=2Ag+N2↑+2CO↑,故答案为:2AgOCN=2Ag+N2↑+2CO↑;(3)根据爆炸反应方程式可知,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为氮元素,共2mol,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和一氧化碳,共4mol,则爆炸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答案为:1:2。

5.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金属A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

②红褐色沉淀C与物质E反应__________。

③F与黄绿色气体乙反应____________。

④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实验过程中的黄绿色气体乙,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

(3)将G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会产生一种红褐色的液体。

你认为该液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______之间,验证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Cl2 FeCl2 2Na+2H2O=2Na++2OH﹣+H2↑ Fe(OH)3+3H+=Fe3++3H2O2Fe2++Cl2=2Fe3++2Cl﹣ Cl2+2OH﹣=Cl﹣+ClO﹣+H2O 1~100nm 是否有丁达尔现象【解析】【分析】金属A是食盐中的元素为Na元素,Na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黄绿色气体乙为Cl2,则与Cl2反应的气体甲为H2,丙为HCl,物质E为盐酸,金属A与水反应生成的D为NaOH,盐酸与金属B反应,生成的产物F和气体甲为氢气,金属B与氯气反应生成的G与D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C为Fe(OH)3,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