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4题;共40分)1. (15分) (2017七上·盐都月考)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材料二: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2. (11分) (2017八上·环县月考) 填空诗词默写填空。

(1)《龟虽寿》中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鹤楼》中思乡的句子是________。

(3)《使至塞上》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4)《三峡》中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2分)(2014·咸宁) 香城中学九(1)班组织开展“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方言兴趣小组”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为做好方言研究,传承地方文化,请你对媒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A________;B________(2)请你为“方言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对其主要内容稍加说明。

(3)下面两道小题,选作一题。

A.请用普通话书面语翻译下面这句咸宁方言。

想舞饭得你恰,又冇得好菜。

B.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

2014年5月,一位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人来到咸宁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

咸宁外事办特地为他找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作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4. (2分) (2017九上·北京开学考) 中美技术合作所就是在红岩,离那里不远的地方是抗日战争时______驻重庆办事处。

要投奔延安的青年如果不熟悉红岩的话,很容易被特务引到监狱里面。

后来办事处撤走了,监狱还是用来关押政治犯人。

()A . 新四军B . 八路军C . 解放军D . 红军二、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5. (3分)(2018·虹口模拟)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加点词“余”的意思是________。

(2)本诗描写了诗人________时的所见所思,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一个词是________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

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唯君图之。

”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

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赵孤名曰武。

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

”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

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节选自《史记·赵氏孤儿》)(1)下列句中的“之”与“唯君图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悍吏之来吾乡B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 . 万种则不辨礼义而受之D . 何陋之有(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晋景公生病,经占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

B . 韩厥就把赵氏孤儿还在世的实情告诉了景公后,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

C . 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

将军们见到赵氏孤儿后,立刻答应帮助立赵氏的后代。

D . 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

将军们见到赵氏孤儿后,立刻答应帮助立赵氏的后代。

D.程婴、赵武在将军们的帮助下,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①事先君文侯事:_________ ②国人哀之哀:________③韩厥具以实告具:_________ ④微君之疾微: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②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7. (19分) (2017九上·点军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寂寞书院冷叶文玲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这个书院,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

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

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它们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

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

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

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

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

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可我不愿它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

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1)从文章内容看,书院的“寂寞”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请用“冷”字组词来揭示冷在文中的含义,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冷”字在文章中有以下含义,一是书院________;二是历史文化、高尚精神受到________。

(3)在文中第④段,作者写到了嵩山及少林寺的热闹,其用意是什么?(4)第⑿段中,作者以讽刺的口吻说,将“书”改成另一个字,书院情况将大为改观,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作者想把它改成一个________字。

(5)第⒀段中,作者说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请用原文中的话说说它曾经承载过的光荣使命是什么?(6)积累链接:“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

《山坡羊骊山怀古》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是:________。

8. (17分) (2017七下·耒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守桥》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

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

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

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

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

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

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

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

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

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

”说完,就往石桥下冲。

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

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

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

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

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

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

老葛剁了几下脚。

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

老葛的心更慌了。

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