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业学院单招试题滨州职业学院怎么样本文关键字:信息来源:/jianjiemore.asp滨州职业学院是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并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以及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自建院以来,积极实施打基础、创特色、上水平发展战略,先后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由分散办学向集中办学的转变和由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赢得了省、市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办学条件学院现占地面积3832 亩,建筑面积63.53 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3.95 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592.58 万元,总资产6.68 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 余人。
学院现设3 个二级学院、6 个系和3 个教学部,现有52 个高职专业涵盖了农林牧渔、生化与药品、土建、制造业、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交通运输、环保气象与安全等12 个专业门类。
二、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1118 人,专任教师884 人。
专任教师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 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2 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65 人,获博士学位6 人,获硕士学位251 人,双师型教师443 人。
建立了616人的生产一线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内涵建设学院坚持以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为主,已建成 2 个省级示范专业(点)、3 个省高校特色专业、2 个省级主体专业,国家精品课程3 门、省级精品课程10 门;3 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1 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1 名教师被评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5 项,三等奖1 项;省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3项;全国首届实践教学设计奖 3 项。
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ERP 沙盘、英语大赛及全省数控、机器人、电子设计、软件设计、计算机操作等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7 项,二等奖23 项。
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高职毕业生当年年底就业率达100%。
用人单位综合评价称职率为98.6%。
四、办学特色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设集学生实践、生产经营、技术研究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吸引社会投资近2 亿元建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7 大系列14 个院内实训基地(实习园),校企合作、院园一体,学生在实训基地半工半读、工学交替。
该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并在职业教育版进行详细介绍,《大众日报》内参予以推介,谈松华、杨金土、刘占山、陈解放等专家实地考察后给予充分肯定,100 多所兄弟院校来院考察交流。
五、校企合作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先后与5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上海浦东新区组织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护士基金、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等用人单位在校内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与济南海尔工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定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书;成立了中国平安保险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班、东方地毯班等冠名班,实现了校企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
六、科技研发学院科研坚持突出实用性,承担各级各类课题364 项,有323 项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获国家专利13 项,实施成果转化48 个,1 课题是国家863 课题。
学院自主研发的LVDS 接口芯片被山东省科技厅、信息产业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我国第四个成功研发芯片的高校;滨职豆一号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鉴定;2008 年滨职棉1 号顺利通过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七、校园文化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初步形成了知行垂范的教风、博知敏行的学风、崇德尚能的校风;将与市场共舞,助群雁起飞确定为基本办学理念。
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是26个获奖院校中唯一的高职院校。
学院先后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等7 项评估并均获优秀等级;先后获得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8 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富民兴鲁劳动奖状、省级文明单位等23 项省级荣誉称号,集体二等功等30 余项市级荣誉称号。
2005 年已被确定为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院,被评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山东省职业院校。
滨州职业学院校园记者团记者团简介滨州职业学院校园记者团成立于2007年,是滨州职业学院院团委直接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记者团的主要任务是弘扬时代主旋律,全面深层次报道学院重大方针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情况,报道我院、各部门、各二级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和教学科研信息;促进学院内新闻、文学爱好者的交流,提高广大的素养及文学素质,锻炼写作水平,扩展知识空间,丰富课余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宣传学院精神文明建设。
记者团成员积极深入到学院组织的各项重大活动中进行新闻报道,为学院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院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和同学们的积极肯定。
部门分工采访部: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及时的去采访(佩戴好采访证,穿着整洁)要保证有一名采访者、一名记录员,采访后要及时写稿注意稿件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编辑部:主要负责审核采访部写的稿件质量,审核合格后交由广播站进行播音,还有团内刊的制定及排版等工作。
文秘部:主要负责会议通知,例会考勤,请假统计,会议记录,和团内经费的管理,按时整理好团内部资料和稿件。
信息部:主要负责搜集全校的活动信息,要求准确,真实,然后通知采访部的成员前去采访。
摄影部:主要负责配合采访部,要把活动的照片,记录采访照片。
负责新闻图片的编辑、技术制作等,搜集有关作品满足记者团需要。
外联部:记者团日常经费及举行大型活动,经组织许可可向社会企业拉赞助。
评选十佳小记者为激发我院新生记者潜能,并为广大小记者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迎接记者节的到来,由院团委主办,校园记者团协办的十佳小记者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受到全院师生密切关注的和积极响应参加。
据悉,参与同学表示十佳小记者评选活动为新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培养了应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体现了我院学生的综合水平,将本院记者的综合素质发挥的淋漓尽致。
记者节晚会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
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
滨州职业学院校园记者团为庆祝记者节的到来,在每年的11月8日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庆祝记者节的到来。
校园爱心伞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历来多雨,夏天雨季来临,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出行,让他们在变幻莫测的雨天中能有一把雨伞为他们挡雨。
滨州职业学院校园记者团举办了校园爱心伞温馨无极限为主题的校园公益活动。
为了解决因天气突变和其他因素而造成师生在准备离开教学楼或餐厅时无伞可打的问题,为了保证师生能正常出行,同时扩大[力和知名度,体现校园记者团为同学们服务的宗旨。
活动口号:让爱在风雨中传递记者团的影响2016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测试题附答案(语文)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一、选择题。
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全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赛后的球场,一片狼藉(jí),见此情景,几十名志愿者迫不急待地抄起扫帚,冲.进场地,开始打扫起来。
B.面对生活中的诱惑,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贻(yí)人笑柄,同时还要懂得感恩、知足,.适可而止。
C.凡事都应该在道理上求得一致认识,随声附和(hé)、委屈求全,以此来维持团队.和谐,怎么可能?D.台风季节将到,各单位必须未雨筹谋,预作防范。
这样,才能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稳操胜券(juàn)。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4题。
启功先生称自己给学生开设的课程为‚猪跑学‛。
这个词源于俗语‚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虽则带有调侃和① 的意味,但是,也② 地道出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仅就写字来说,是可以甲,即‚没吃过猪肉‛,但是不能乙,即‚没见过猪跑‛。
这与梨园行演戏‚丙‛是一个道理。
因此,‚猪跑学‛,要求一个人在读书、治学上要□□□□,有一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以此来辨妍媸、明正误,求得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不能开口就③ ,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
2.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①自卑②直接③露怯B.①自谦②生动③露馅C.①自卑②直接③露馅D.①自谦②生动③露怯3.根据文意,在甲乙丙三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甲写不对乙写不好丙宁穿错,不穿破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B.甲写不好乙写不对丙宁穿错,不穿破 C.甲写不好乙写不对丙宁穿破,不穿错D.甲写不对乙写不好丙宁穿破,不穿错4.填入文中□□□□处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博闻强识 B.多闻阙疑 C.博学多闻 D.旁征博引5.对下列对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莲‛与‚怜‛、‚梨‛与‚离‛谐音。
B.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谜语联,谜底是我们日常用的‚暖水瓶‛(暖水壶)。
C. 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茶馆门前悬挂的对联。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题联。
6.慈禧太后生于公元1835年,据说她一生忌食羊肉,宫中称羊肉为福肉寿肉。
按照干支纪年,1835年应该是()A.乙未 B.乙酉 C.乙丑 D.乙巳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9题。
曾庭闻①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
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
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
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
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
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
近二十年则出入西.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
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
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
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
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
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
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云之气为多也。
余读史,尝怪赫连氏②,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