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承天寺夜游综合练习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综合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综合练习
班级姓名成绩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月色入户.__门_____
2、欣然
..起行_高兴的样子__ 3、念.无与乐者._想到(考虑到)__;__......的人_
4、遂.至承天寺__于是……就__
5、怀民亦.未寝._也___;___睡觉______
6、相与
.. ___清澈透明____ ..步于中庭. _共同,一起___;__庭院__ 7、庭下如积水空明
8、水中藻荇交横
....__水草____;__交叉错杂_ 9、盖.竹柏影也___原来是__
10、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____只,不过__;_轻闲的人__;__罢了__
二、翻译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

月光照进门户,我高兴地起来走动。

____________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想到没有可以一同欢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______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怀民也没有睡觉。

我们就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____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月光洒满庭院,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什么夜晚没有月亮。

什么地方没有竹树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轻闲的人罢了。

_ 三、回答问题
1.文中表现兴奋喜悦的句子是__欣然起行__,它与__解衣欲睡__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泼。

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心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样的特点“__空明__”请用文中原词回答。

作者是怎样写出月色的这种特点的?请结合原文,做简要分析。

运用了正面、侧面相结合的手法。

“空明”是直接描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荇交横”借写竹柏的影子来表现月光的皎洁,属于侧面衬托的手法。

同时,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竹柏比喻成藻荇,借以表现月光清澈透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