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下列对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都是半圆B.赤道是最长的纬线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所有纬线中,只有赤道指示东西方向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经线就叫本初子午线 B.本初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C.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4、关于经纬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纬度的最大是90度 B.经度的最大是180度C.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东经 D.纬度向北增大的写作“N”5、一架飞机从南京起飞,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可以( )A.到达北极点 B.到达南极点 C.回到南京 D.不能回到南京6、有甲,乙两人分别位于10°S和15°N,两人与赤道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B.甲距赤道近C.乙距赤道近D.甲距赤道远7、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O,东经116O,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A.1处 B.2处 C. 3处处8、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北纬15度、东经135度……”,此时台风中心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9、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 )°N °S °S °N10、下列地理位置的写法,正确的是( ) °,160° B.北纬20°N,东经160°E°,160°S °S, 40°W11、与东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东经60ºB.西经120ºC.西经60ºD.东经120º12、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W 60°S °W 26°N °W 30°N °W 5°S13、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W 60°N ° 26°N °E 37°N °W 15°S1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200W经线和1600E经线 B.赤道C.200E经线和160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15、图中阴影部分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低纬度 B.西半球 C.跨东西半球 D.南半球16、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江苏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17、在正午时间,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得多,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地壳运动18、南京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月20日前后月22日前后月23日前后月22日前后19、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学生放暑假时,我国的学生( )A.放寒假B.五一节放假C.放暑假D.国庆节放假20、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至南极科考站—中山站(690S,760E),途经五带中的几个( )个个个个21、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2、在比例尺为l:1 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 A.4千米 B.40千米 C.400千米 D.400米23、某学校东西长200米,画在图上是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10 :100 :1000 :1000 00024、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颜色25、读右图,下列关于方向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B点的西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
26、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B.世界地形图C.世界气候图D.甘肃省政区图27、图幅大小相同的三幅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南京市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最大B.中国地图的内容最详细C.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最小D.南京市地图内容最详细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8~30题。
28、图中①表示的山地部位是 ( )A.山积 B.山谷 C.鞍部 D.陡崖29、图中的等高距是(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30、③地的海拔范围是( )A.200—300米 B.300—400米C.400—500米 D.500—600米二、综合题(40分)1、读右图,回答问题:(12分)(1)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同一条经线的是,位于同一条纬线的是。
(2)图中A在C 的方向;B在C的方向; B在A的方向。
经度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C点D点2、读五带图,回答。
(6分)(1)五带的名称:A ;D ;C(2)界线名称..:②界线纬度..:④(3)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温度带是(写名称)图1 图23、读图1和图2,按要求完成问题:(12分)(1)图1中①②两条虚线,一条表示晨昏线,一条表示经线,其中表示经线的是。
(2)在图2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如果图1中北半球的甲所在地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北半球节气应该是,南半球的季节是;对应图2中地球的位置在处。
(4)当地球公转到、(填字母)处时,南京昼夜等长。
(5)2017年中秋节(10月4日),地球运动至图2中和之间(填字母)。
(6)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C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北极地区出现现象。
(7)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南京市的白昼将变(填“长”或“短”)4、读地形图回答(10分)(1)甲山的海拔是,甲山和乙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甲山在乙山的方向(2)甲、乙两山顶间的图上距离为厘米,则实际直线距离为千米。
(3)山地的不同部位:A处为;G处为;DC线表示;EF线表示。
(4)丙的海拔是。
(5)从B处与H处进行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D )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下列对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所有纬线都是半圆B.赤道是最长的纬线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所有纬线中,只有赤道指示东西方向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经线就叫本初子午线 B.本初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C.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4、关于经纬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纬度的最大是90度 B.经度的最大是180度C.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东经 D.纬度向北增大的写作“N”5、一架飞机从南京起飞,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可以( C )A.到达北极点 B.到达南极点 C.回到南京 D.不能回到南京6、有甲,乙两人分别位于10°S和15°N,两人与赤道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BA.相等B.甲距赤道近C.乙距赤道近D.甲距赤道远7、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O,东经116O,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B )A.1处 B.2处 C. 3处处8、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北纬15度、东经135度……”,此时台风中心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A )9、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 B )°N °S °S °N10、下列地理位置的写法,正确的是( D )°,160° B.北纬20°N,东经160°E °,160°S °S, 40°W11、与东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C )A.东经60ºB.西经120ºC.西经60ºD.东经120º12、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D )°W 60°S °W 26°N °W 30°N °W 5°S13、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B )°W 60°N ° 26°N °E 37°N °W 15°S1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A.200W经线和1600E经线 B.赤道C.200E经线和160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15、图中阴影部分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B )A.低纬度 B.西半球 C.跨东西半球 D.南半球16、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C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C.江苏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17、在正午时间,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得多,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B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地壳运动18、南京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B )月20日前后月22日前后月23日前后月22日前后19、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学生放暑假时,我国的学生( A )A.放寒假B.五一节放假C.放暑假D.国庆节放假20、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至南极科考站—中山站(690S,760E),途经五带中的几个( B )个个个个21、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D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22、在比例尺为l:1 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C )A.4千米 B.40千米 C.400千米 D.400米23、某学校东西长200米,画在图上是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C ):10 :100 :1000 :1000 00024、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D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D.颜色25、读右图,下列关于方向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A)A.A点位于B点的西北。
C.C点位于A点的西南。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
D.B点位于A点的正东。
26、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