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国家海洋公园基础调查项目要求资质:1、具有国家计量认证CMA资质 2、具备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乙级及以上测绘资质,且业务范围中海洋测绘应取得乙级以上资质。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摸清日照国家海洋公园海域水文、海水环境质量、沉积物质量、地质地貌及海洋生物状况,托清海洋环境底数,建立日照海洋环境质量数据库,并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制定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全面掌握该区域水深地形地貌特征、浅层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等提供数据支持;作为本底数据,使海洋公园建设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到有量化指标对比,让数据说明保护的绩效。
二、调查内容、站位及频次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海洋环境调查和水文地质调查两方面。
其中,海洋环境调查包括海水质量调查、海洋沉积物质量调查、海洋生物调查、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情况调查、渔业保护区及保护性水生生物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单波束水深地形测量、海底地貌探测、浅层剖面探测、工程地质钻探、底质取样以及潮流观测。
(一)海洋环境调查设置潮间带4条(R1-R4,图1中红色三角),根据保护区范围设置6条断面(A-F),41个调查站位。
序号经度纬度序号A1 119.6848 35.58654 C6 119.6355 35.43647 A2 119.6613 35.56104 C7 119.6187 35.4084 A3 119.645 35.54045 C8 119.5955 35.37558 A4 119.6317 35.51097 D1 119.7585 35.55569 A5 119.6163 35.47985 D2 119.7389 35.53027 A6 119.597 35.44833 D3 119.7259 35.51195 A7 119.5778 35.42127 D4 119.7083 35.48721 A8 119.5642 35.38848 D5 119.6892 35.45765 B1 119.7041 35.57949 D6 119.6708 35.42589 B2 119.6819 35.55258 D7 119.6518 35.39775 B3 119.6683 35.53234 D8 119.6292 35.36188 B4 119.6521 35.50458 E1 119.7384 35.47586 B5 119.6319 35.47432 E2 119.7134 35.44431 B6 119.6127 35.44209 E3 119.6946 35.41302 B7 119.5952 35.4152 E4 119.6771 35.38513 B8 119.5814 35.38388 E5 119.6528 35.34736 C1 119.7255 35.5706 F1 119.7447 35.42783 C2 119.7037 35.54352 F2 119.7293 35.40172 C3 119.6911 35.52393 F3 119.7107 35.37884 C4 119.672 35.498 F4 119.6926 35.34004 C5 119.6548 35.4676图1.海洋公园生态调查站位图1、海水质量调查(1)调查项目及方法:水温、水色、盐度、水色、透明度、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盐(NH4+-N)、磷酸盐(PO43--P)、硅酸盐(SiO42--Si)、总悬浮物(TSS)、油类和重金属(Cu、Pb、Zn、Cd、Hg、As、总Cr)。
依照GB 17378.4进行。
(2)调查频次:(1)春、夏、秋、冬季代表月进行常规水化学要素观测;(2)春、夏、秋、冬季代表月对pH、DO、COD、营养盐、总悬浮物等要素各进行一次周日连续观测(每三小时观测一次)。
2、沉积物环境调查(1)调查项目及方法:重金属(Cu、Pb、Zn、Cd、总Cr、Hg、As)等、沉积物的有机碳、类型、粒度、中值粒径、pH、氧化还原电位、含水率、油类。
粒度依照GB/T 12763.8进行,其他项目依照GB 17378.5进行。
(3)调查频次:夏季开展一次。
3、海洋生物调查(1)调查项目及方法:叶绿素a、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微生物(细菌和大肠杆菌)。
依照GB/T 12763.6进行。
(2)调查频次:春、夏、秋、冬季代表月进行一个潮期的大面观测,并各进行一次周日连续观测(每三小时观测一次)。
4、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情况调查:包括海域主要经济鱼类的种类、数量、群落结构及生活习性等,沿海渔业生产情况,半径20km范围内近三年捕获量和季节,半径20km内海水养殖场分布和生产情况。
5、渔业保护区及保护性水生生物调查:包括保护区的位置、保护性生物的种类、级别、数量和生活习性。
(二)水文地质调查1、单波束水深地形测量:利用单波束测深仪按照1:50000比例尺进行测绘,离岸2km范围内按照1:10000进行加密测量,(遇有特殊地貌体或特殊地质体时,应适当增加测线),对海域的水深地形特征形成总体把握。
2、海底地貌探测:利用侧扫声纳系统对规划用海海域进行全覆盖探测,准确划分各种海底地貌的分布特征,并探明潜在的海底障碍物的位置、性质及空间分布图特性。
3、浅层剖面探测:利用浅层剖面探测系统对用海海域浅表层沉积物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探测。
4、底质取样:采取站位原则上按照以2.5km为间隔网格状布设,根据侧扫声纳探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预设站位约60站,其中四分之一为柱状样品。
5、工程地质钻探:预设工程地质钻孔5个,钻孔深度约20m,每1m取一个样品,钻孔位置在分析整个区域的浅层剖面探测结果后确定。
根据室内实验结果,结合搜集到的其他区域地质和水文气象资料,对海洋公园用海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工程特征进行评价。
6、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调查:进行大、小潮期间的潮流观测,预设2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点,对该海域的气象、波浪、潮汐等进行现场观测,结合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对其水文气象特征进行分析。
对于高潮线附近利用船只无法测量的区域,应利用低潮期使用RTK-GPS对该范围内的地形分布特征进行测量。
另外,广泛收集用海海域陆地段的地形资料,实现陆上地形与海底水深地形特征的衔接。
图2 海洋公园海域工程勘察工作布置图表2 底质取样站位坐标表编号北纬(°′″)东经(°′″) 编号北纬(°′″)东经(°′″)1 35 34 10.86 119 39 44.78 31 35 26 28.54 119 42 07.012 35 33 48.74 119 41 00.96 32 35 26 06.38 119 43 23.193 35 33 26.61 119 42 17.14 33 35 25 04.03 119 42 56.114 35 32 02.22 119 43 06.24 34 35 25 26.20 119 41 39.935 35 32 24.35 119 41 50.06 35 35 25 48.36 119 40 23.766 35 32 46.48 119 40 33.88 36 35 26 10.53 119 39 07.587 35 33 08.61 119 39 17.70 37 35 26 32.69 119 37 51.408 35 32 06.35 119 38 50.62 38 35 26 54.85 119 36 35.229 35 31 44.22 119 40 06.80 39 35 27 19.25 119 35 20.0810 35 31 22.08 119 41 22.98 40 35 26 16.92 119 34 53.0011 35 30 59.94 119 42 39.16 41 35 25 52.51 119 36 08.1412 35 29 35.51 119 43 28.26 42 35 25 30.34 119 37 24.3213 35 29 57.65 119 42 12.08 43 35 25 08.17 119 38 40.5014 35 30 19.80 119 40 55.90 44 35 24 46.01 119 39 56.6815 35 30 41.94 119 39 39.72 45 35 24 23.84 119 41 12.8516 35 31 04.08 119 38 23.54 46 35 24 01.66 119 42 29.0317 35 30 01.79 119 37 56.46 47 35 22 59.28 119 42 01.9518 35 29 39.65 119 39 12.64 48 35 23 21.46 119 40 45.7719 35 29 17.50 119 40 28.82 49 35 23 43.64 119 39 29.6020 35 28 55.35 119 41 45.00 50 35 24 05.81 119 38 13.4221 35 28 33.20 119 43 01.17 51 35 24 27.98 119 36 57.2422 35 27 30.88 119 42 34.09 52 35 24 50.15 119 35 41.0623 35 27 53.03 119 41 17.92 53 35 25 14.57 119 34 25.9224 35 28 15.19 119 40 01.74 54 35 24 12.40 119 33 58.1825 35 28 37.34 119 38 45.56 55 35 23 47.97 119 35 13.3326 35 28 59.49 119 37 29.38 56 35 23 25.80 119 36 29.5127 35 27 57.18 119 37 02.30 57 35 23 03.62 119 37 45.6928 35 27 35.02 119 38 18.48 58 35 22 41.44 119 39 01.8629 35 27 12.86 119 39 34.66 59 35 22 19.27 119 40 18.0430 35 26 50.71 119 40 50.84 60 35 21 57.08 119 41 34.22表3 工程钻探钻孔坐标一览表编号北纬(°′″)东经(°′″) 编号北纬(°′″)东经(°′″)1 35 29 45.31 119 42 00.234 35 28 29.06 119 37 39.662 35 25 03.03 119 39 56.71 5 35 32 26.51 119 39 41.903 35 25 18.93 119 35 41.34表4 水文观测站位坐标一览表编号北纬(°′″)东经(°′″) 编号北纬(°′″)东经(°′″)1 35 30 12.44 119 40 09.12 2 35 25 49.40 119 38 11.96三、提交成果日照海洋公园基础调查由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综合评价、成果集成。